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检测卷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 2022 年 3 月 22 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为防止水体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湘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2. 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A.一氧化碳 B.氧气 C.PM2.5 D.PM10
3. 为了防治水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5. 2022年蓝山县开展“五城同创”大力提高我县人民的生活品质,以下哪些是不提倡的
A.出行多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 B.大量使用塑料袋方便购物
C.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6. 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7. 净化少量自然界的水,可以采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水是
A.蒸馏水 B.软水 C.纯净物 D.混合物
8.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9. 2020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Time for Nature),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C.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D.工业废水——净化排放
10.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与O2在低温下反应生成CO2,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
11. 近期国内疫情有所反弹,政府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我们也要加强个人防护,注重营养均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医用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D.生产口罩的原料聚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1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氢气、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发生煤气泄漏一定先打开灯找出泄漏部位
D.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全国人民的心,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
D.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14.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碘、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人体缺钙会引起贫血 ③糖类、油脂、维生素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 ①广泛使用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乱扔塑料可能引起白色污染 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形成酸雨
C化学与生产 D化学与材料
①铝制炊具不宜用钢丝球用力擦洗 ②铵态氮肥不可与碱石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③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 ①塑料、棉花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②生铁、四氧化三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③玻璃钢和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1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1)“降碳”需要坚决控制化石燃料消耗,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新能源 。
(2)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是 。
16. 填空:
(1)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之一。大气中PM10 (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除了PM10、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还有 、 。
(2)为防治空气污染,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B.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直接焚烧垃圾
17. 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如图是工业制取氧气的过程。
(1)从变化的角度。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空气中氮气比氧气的沸点 (填“高”或“低”)的原理进行。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透过,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2)从环保的角度。
空气是一种的宝贵资源,请你写出一条有效保护空气的措施 。
(3)从工业的角度。
工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你认为工业生产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说出其中的一条: 。
18. 小雯向烧杯中浑浊的河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明矾粉末,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利用如图装置对其进行过滤,请回答相关问题:
(1) 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其作用是 。
(2) 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 滤纸破损 B 滤渣过多
C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D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 过滤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鉴别。
(4) 生活中通过 可降低水的硬度。
(5)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19. 共创美丽道州,你我有责,碧水蓝天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生活环境,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和空气资源,推进我县的发展与进步。
(1)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2)下列节水措施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及时关水龙头
C.用洗衣服的水拖地 D.用红色的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3)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B.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也包括了二氧化碳
D.我县水资源丰富,水质优,已生产出多个纯净水品牌,纯净水属于混合物
(4)我县某学校一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瓶雨后濂溪河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实验,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操作 1 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常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②操作2 主要除去液体B 中一些异味和色素,选用的试剂C 是活性炭,利用了其 性。
③操作 3 是消毒杀菌。该过程一般是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注: 的符号为 HClO)
20. 空气是宝贵的资源,绿色的道州处处有着清新的空气。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大约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标号)。
A. B. C.
(3)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工业液氧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氮气的沸点是-196℃,氧气的沸点是-183℃,在蒸发的过程中, (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
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氧气的用途是 (填序号)。
A.气体肥料 B.医疗急救 C.气割气焊 D.炼钢
③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4)从环保角度:
下表为我县某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质量。依据表格回答问题:
污染项目 PM2.5 PM10 SO2 CO NO2
污染指数 69 95 9 0.8 42
说明:PM2.5是指细颗粒物,即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10是指可吸入颗粒物,即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①首要污染物是 ;
②目前我县城区街道上也有一辆图示的新型环保车,在街道上通过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这款环保车喷水的作用是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
21.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B装置还需做的改进是 。
(3)已知实验室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其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序号,下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则选择装置 。
五、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是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已成为一大亮点。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有多种:将秸秆粉碎、添加乳酸菌发酵,即可做成牲畜饲料;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粉碎、厌氧发酵即可生产沼气;利 用秸秆和畜禽粪便为原料,经无害化处理、发酵腐熟就可制成有机肥料;秸秆经粉碎、水解、糖化发酵、蒸馏等过程,可获得燃料酒精。目前,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能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相当于它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为零。
(1)生物质能是一种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中,都需要经过的一个化学变化是 。
(3)推广使用生物质能的优点是 。
23.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2022 年 9 月 13 日,长沙橘子洲烟花燃放活动执行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拉需要,经研究决定,2022 年国庆节橘子洲不举办烟花燃放活动。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发生爆炸。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一些发光剂(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粉色。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1)黑火药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黑火药成分之——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为减少燃放烟花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例举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详解】A、地球上水很多,但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较少,而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故A正确;
B、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作用很大,为防止水体污染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但不能禁止使用,故B错误;
C、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
D、湘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得水中仍有可溶性杂质,故D错误。
故选A。
2. 【答案】B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详解】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指数,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符合题意;
C、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属于空气污染指数,不符合题意;
D、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10属于空气污染指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答案】D
【详解】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切合实际,不能采用;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可以防止水污染,可以采用;
③禁止使用衣药和化肥,当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不能采用;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可以采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是②④。故选D。
4. 【答案】B
【详解】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B。
5. 【答案】B
【详解】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燃料的使用,节约了能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塑料袋,虽然使购物变得方便,但是塑料袋难降解,会引起白色污染,污染环境,故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能够有效回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答案】D
【详解】A、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不符合题意;
B、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题意。
故选D。
7. 【答案】D
【详解】简易净水器只是起到了过滤和吸附色素和异味的作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属于混合物,故选D。
8. 【答案】D
【详解】A、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较大难溶性杂质;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
9. 【答案】C
【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解决有害垃圾污染问题,以及可回收垃圾的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减少硫化物、氮化物及粉尘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不得随意丢弃,否则容易造成土壤、水体污染,选项C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经过净化后,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避免水资源被污染,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将有毒的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有效的降低了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两种反应物生成一种反应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 【答案】BD
【详解】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A错误;
B、蛋白质、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B正确;
C、浓度为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而浓度为70%-75%的酒精既能顺利进入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故C错误;
D、生产口罩的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正确;
故选BD。
12. 【答案】BD
【详解】
A、碳和氧化铜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这两个反应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虽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但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选项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正确;
C、发生煤气泄露时,若先打开灯则容易产生电火花使煤气爆炸,故应先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选项错误;
D、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选项正确;
故选:BD。
13. 【答案】AD
【详解】A.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错误;
B. 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既能节约化石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故B正确;
C.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能保护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制造氧气,保卫蓝天,能保护环境,故C正确;
D. 废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应集中回收,故D错误。
故选:AD。
14. 【答案】BC
【详解】A、②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③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维生素不是人体供能物质,此选项错误;
B、①广泛使用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②乱扔塑料可能引起白色污染;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形成酸雨,此选项正确;
C、①铝制炊具不宜用钢丝球用力擦洗,以免破坏表面氧化铝薄膜;②铵态氮肥不可与碱石灰混用,会降低肥效;③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此选项正确;
D、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棉花属于天然材料;②四氧化三铁是种金属氧化物,不是金属材料,此选项错误。
故选BC。
15. 【答案】 石油 ; 风能或氢能或核能或地热能;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或使用电动车等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
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等
(2)“低碳”即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生活中的做法有: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或使用电动车等。
16. 【答案】 二氧化氮; 臭氧;ABC
【详解】(1)
现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
(2)
A、积极植树造林、种草,能净化空气,符合题意;
B、加强大气监测,可以检测大气质量,从而进行改进,符合题意;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D、直接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7. 【答案】 低; 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控制成本(合理即可)
【详解】(1)
工业制取氧气的过程可知,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空气中氮气比氧气的沸点低;根据“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可知,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大;
(2)
保护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建筑工地粉尘的产生等;
(3)
工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例如工业生产需要控制生产成本等。
18. 【答案】 玻璃棒 ; 引流作用 ;ACD ;肥皂水 ; 煮沸 ; 蒸馏
【详解】(1)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2)A、 滤纸破损后滤液没有经过过滤就直接进入烧杯中,故滤液可能仍然浑浊,故正确; B、 滤渣过多只能导致过滤速率太慢,不会导致滤液不干净,故错误;
C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会使过滤后的滤液被污染,故正确;
D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液没有经过过滤就直接流入烧杯中,故铝可能不干净,故正确;故选ACD。
(3)检验软硬水用肥皂水,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反之是硬水。
(4)煮沸可以将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沉淀出来,降低了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5)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19. 【答案】B;D;C; 玻璃棒 ;吸附 ;
【详解】(1)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禁止吸烟,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用淘米水浇花,及时关水龙头,用洗过衣服的水拖地,都可以节约用水,工厂排出的废水含有有毒和有害的物质,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故选D;
(3)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储量少,并不充裕,故选项正确;
B、太阳能、风能、氢能是清洁能源,故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故选项正确;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不包括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纯净水只有一种物质水的存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①过滤是将混合物中不溶于水的物质分离除去,所以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②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该物质具有吸附性的,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
③操作3是消毒杀菌。由氯气与水反应示意图可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0. 【答案】混合物;C; 氮气; A; 大; PM10或可吸入颗粒物 ; 吸收有害物质或降尘等
【详解】(1)空气含有氧气和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氮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四,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满足此比例的图为C。
(3)①氮气沸点比氧气的低,故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先被蒸发出来;
②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供呼吸,故可用于医疗急救、气割气焊、炼钢,但不能做气体肥料,故选A;
③空气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分离氮气和氧气,氧气能透过薄膜,故氮气不能透过薄膜,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大。
(4)①由上表可知,首要污染物是PM10或可吸入颗粒物;
②环保车喷水的作用是吸收有害物质或降尘等。
21. 【答案】锥形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A ; E
【详解】(1)
仪器②为锥形瓶;
(2)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B装置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固体进入试管堵塞试管;
(3)
实验室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择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则选择装置E。
22. 【答案】可再生;发酵;防止温室效应加剧
【详解】(1)
由资料可知,生物质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2)
由资料可知,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中,都需要经过的一个化学变化是发酵。
(3)
生物质能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为零,则能防止温室效应加剧。
23. 【答案】混合物;;尽量少放或者不放烟花爆竹或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或使用环保型烟花
【详解】(1)
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为
(3)
为减少燃放烟花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尽量少放或者不放烟花爆竹或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或使用环保型烟花(例举一点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