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体积大小的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兴趣。
3.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要有探索科学的精神
(2)教育学生要有辩证唯物观,要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教学难点: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初步了解
三、教学准备
实验 课件 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连线: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发现了原子核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建立了轨道理论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 创立了原子学说
1804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发现了电子
2、
: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带正电)
原子 (带正电) 中 子 (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
(4)带正电的的微粒有
(5)带负电的的微粒有
(6)质量最小的的微粒有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的微粒有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
4、构成原子核不可少的微粒是(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5、请你以氧气为例,对其进行微观层次分析,将下方空白处补充完整。
(二)预习·疑问(通过认真预习,请你写下疑惑摘要,在预习准备课上与组员交流)
加分评定 (由学习组长评定,对完成预习任务并积极讨论疑惑的组员给予加1分)
(三)学习·研讨
1、原子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引入:如果你想知道套娃里面还有几层,有什么办法?
师: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那么氧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科学家是怎样揭开原子结构的秘密呢?(师呈现科学家头像、原子模型图片和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
历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实心球模型——发现原子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镶嵌在中央,带负电)(图片)——发现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α粒子散射实验的FLASH:
现象:绝大部分α粒子 ;
少数α粒子 ;
极少数α粒子 。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 :分层模型(图片)——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
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 电子云模型(图片)——电子在核周围出现的频率不同
根据原子模型的历程,你能得出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生通过了解这些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在认识原子结构的成就和贡献,思想得到了熏陶。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情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2、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图片:碳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生: ,分析、归纳、对照、学生面对模型情景的刺激初步产生了“原子的组成”认识结构,构建微粒带电情况的认识结构。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动画:氢原子的动画模型
媒体说明:不停运动的黑色的小球是核外电子,中间的是原子核。
(2)、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的 和 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 构成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叫做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动画情境,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动画模型情景的刺激帮助产生学生认识结构和氢原子的动画模型中组成微粒上的“+”“一”号自然迁移到构成原子微粒带电情况。
(3)、质子、中子核电子的质量比较
巨型体育场的图片展示:学生直观的比较巨型体育场和体育场中央的米粒大小关系,领会原子与原子核的大小比例关系
质子、中子的质量大小几乎相等。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所以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景来感性上构建原子核的构成知识框架。
(4)、【读表】思考并讨论:在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设计意图:层层推进,由“原子的组成”推进到“核电荷数、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不断充实知识系,扩充学生的认知结构。
(5)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微粒是夸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热点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板书
原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五、练习巩固
1.【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又逐渐发展的过程,其历程是( )
①l卢瑟福行星模型 ②汤姆生西瓜模型 ③电子云模型 ④波尔分层模型 ⑤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A. ②①④⑤③ B. ⑤②①④③ C. ⑤②④①③ D. ②①⑤④③
3.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识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α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
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B.分子可分裂为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分子和原子均呈电中性
5、根据教材中的表格,填表并回答问题: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碳 6 6
钠 11 12
填完表后,分析此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
(2)
(3)
(4)
加分评定 (由教师评定,上课态度认真的给予加2分,认真完成学习稿中的学习任务的再给予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