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之《春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之《春望》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1 16:38:4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六单元总结课《诵诗文名篇,悟君子品格》
《春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2.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诵读名句的探究中,学会鉴赏古诗的几种方法,并体会诗中的爱国之情。
3、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屏显杜甫介绍
师:同学们在预习中发挥想像,你在诗中看到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形像。
预设: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师:关于诗意,关于诗人的情感,关于背景。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二、板块二
一:读诗
(屏显。)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苏轼
1.字正腔圆地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后齐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有板有眼地读。学生个别试读。要求:读准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出示背景材料后学生诵读。要求:必理好语速、语气、语调。
叛军俘虏解回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次年三月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
二:品诗
(一)概括各联诗意;析字句明诗情;情感朗诵该联。
(二)分句赏析。预设: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已经残破,只是山河尚存;繁华的长安城如今草木深深,一片荒凉衰败。
“破”字让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开篇写景抒感,忧国之情极其沉痛。
2、领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为国家的残缺和家人的离散而伤感怅恨,我看花溅泪,听鸟惊心。
“感时”承上,“恨别”启下。诗人所感的时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离乱之时,所恨的别是生离死别。“花溅泪”“鸟惊心”小处落笔.将花鸟拟人,移情于物,情景交融,以美景写哀情。
3、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延续多月;音讯不通.一封家信能抵得上万两黄金啊。“连三月”写战事长久。“抵万金”写音讯隔绝。此联是悲情之笔。
4、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搔”写出了心中的焦虑。“不胜簪”写苍老之态,从则面写忧国、伤时、思家之情。总结:这首诗历来广为传颂,可从这几个角度品析。(屏显)
妙在修辞生动
妙在移情于景
妙在炼字精确
(三)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春望
望中所见——山河在.草木深――忧国
望中所感——花溅泪、鸟惊心――感时
望中所思——烽火、家书――思家
望中所想——白头、不胜簪――悲己
这首诗写了作者战乱时被困长安城看到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四)齐读全诗。要求:读出深沉,读出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