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章末自选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选择题。
1、右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2、下列名称与符号相符的是( )
A.熟石灰CaCO3 B.n个硫酸分子nSO4
C.食盐HCl D.亚硫酸钾K2SO3
3、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gCuSO4·5H2O溶于95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4、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待测液体的pH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液体“中可能为纯净物的是( )
A.胃液 B.波尔多液 C.滤液 D.“84”消毒液
7、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
A.8 B.7 C.6 D.4
8、下列物质与水充分相混后,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A.H2SO4 B.NH3 C.NaCl D.Cu(OH)2
9、“以曾青CuSO4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西晋葛洪编写的炼丹术《抱朴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曾青的主要成分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能证明铁比铜活泼
C.硫酸铁不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重
10、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烧碱—NaOH B.纯碱—Na2CO3
C.小苏打—NaHCO3 D.熟石灰—CaO
1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pH B.检查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2、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NaOH
13、一些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4、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仅X溶解并产生氢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X >Y>(H)>Z B.X>(H)>Y>Z
C.Y>(H)>X>Z D.Y>X> (H)>Z
15、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②原子个数减少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
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二、填空题。
16、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17、我区某些冶炼厂想空气中排放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为避免污染空气,可用__ __溶液来吸收,化学方程式是__ __。
18、请根据课本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指出下列盐的溶解性:
(1)硝酸钾(KNO3)________,硫酸钾(K2SO4)________,
碳酸钾(K2CO3)________。 (2)碳酸钙(CaCO3)________,
碳酸钡(BaCO3)________,碳酸铜(CuCO3)________。
(3)氯化铵(NH4Cl)________,硝酸铵(NH4NO3)________,
碳酸铵〔(NH4)2CO3〕________。
19、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②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20、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编号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1、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自热米饭”加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接触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原因是______。
(4)“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蚊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22、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通常选用氢氧化钙溶液而不选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 ;现有等质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较多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用前者,而不选后者的原因 。
23、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 ,沉淀是 ;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 ;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
三、综合应用题。
2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_作用。
(3)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生活中硬水要通过______降低硬度后才能喝。
(4)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______。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 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食品中的化学
双吸剂(铁粉)在干燥食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FeO、Fe3O4、Fe2O3。现测定了两组样品,获得了如下数据。
样品 样品质量/克 铁元素的质量/克 氧元素的质量/克
1 7.00 4.90 2.10
2 7.20 5.60 1.60
(5)样品1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样品2的化学式是_____ 。
(三)农业生产中的化学
有一化肥硫酸铵包装袋上标有含氮量20%的说明,同学们产生了疑问,取了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吸收水和SO2,但不吸收NH3。浓硫酸能吸收NH3但不吸收SO2和O2。
②硫酸铵加热时生成O2和另外三种气体。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7)用A装置给硫酸铵加热,试管口有水珠。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 。
(8)取适量硫酸铵加入试管,连接A、C、D装置,加热,D中的现象是:
_____ 。
(9)取适量硫酸铵加入试管,连接A、B、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
____ 。
(10)硫酸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含量分析】将装置A、B、C依次连接,加入8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称量装置C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C装置的质量 125g
实验后C装置的质量 126.7g
(11)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g。
(12)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13)请计算此化肥中硫酸铵的纯度_____。
(14)50kg该样品中的氮元素质量与______kgNH4NO3中的氮元素质量相当。
四、实验题。
25、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之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该汁液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五、计算类题。
26、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的一次探究性活动中,他们将50g氢氧化钠溶液与50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9.8g沉淀。请你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章末自选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选择题。
1、右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答案】C
2、下列名称与符号相符的是( )
A.熟石灰CaCO3 B.n个硫酸分子nSO4
C.食盐HCl D.亚硫酸钾K2SO3
【答案】D
3、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gCuSO4·5H2O溶于95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答案】C
4、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
【答案】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待测液体的pH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A
6、下列“液体“中可能为纯净物的是( )
A.胃液 B.波尔多液 C.滤液 D.“84”消毒液
【答案】C
7、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
A.8 B.7 C.6 D.4
【答案】A
8、下列物质与水充分相混后,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A.H2SO4 B.NH3 C.NaCl D.Cu(OH)2
【答案】B
9、“以曾青CuSO4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西晋葛洪编写的炼丹术《抱朴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曾青的主要成分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能证明铁比铜活泼
C.硫酸铁不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重
【答案】D
10、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烧碱—NaOH B.纯碱—Na2CO3
C.小苏打—NaHCO3 D.熟石灰—CaO
【答案】D
1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pH B.检查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答案】B
12、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NaOH
【答案】C
13、一些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答案】D
14、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仅X溶解并产生氢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X >Y>(H)>Z B.X>(H)>Y>Z
C.Y>(H)>X>Z D.Y>X> (H)>Z
【答案】B
15、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②原子个数减少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
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答案】A
二、填空题。
16、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答案】(1)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2 NaOH+HCl=NaCl+H2O
17、我区某些冶炼厂想空气中排放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为避免污染空气,可用__ __溶液来吸收,化学方程式是__ __。
【答案】2NaOH + SO2 = Na2SO3 + H2O
18、请根据课本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指出下列盐的溶解性:
(1)硝酸钾(KNO3)________,硫酸钾(K2SO4)________,
碳酸钾(K2CO3)________。 (2)碳酸钙(CaCO3)________,
碳酸钡(BaCO3)________,碳酸铜(CuCO3)________。
(3)氯化铵(NH4Cl)________,硝酸铵(NH4NO3)________,
碳酸铵〔(NH4)2CO3〕________。
【答案】溶 溶 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 溶 溶
19、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②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答案】(1)①滴瓶 ②红色 (2)碱性 < (3)B C
20、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编号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答案】石蕊试剂 Fe 置换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21、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自热米饭”加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接触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原因是______。
(4)“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蚊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答案】(1) CaO+H2O=Ca(OH)2 (2) 肥皂水
(3) 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4)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5)C
22、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通常选用氢氧化钙溶液而不选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 ;现有等质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较多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用前者,而不选后者的原因 。
【答案】CO2与NaOH反应时无明显现象,与Ca(OH)2反应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NaOH易溶而Ca(OH)2微溶
23、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 ,沉淀是 ;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 ;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
【答案】(1)过滤; Na2CO3; CaCO3;
(2)2NaOH +MgCl2=Mg(OH)2↓+2NaCl;
(3) 除去过量的Na2CO3、NaOH;
(4)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飞溅
三、综合应用题。
2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_作用。
(3)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生活中硬水要通过______降低硬度后才能喝。
(4)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______。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 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食品中的化学
双吸剂(铁粉)在干燥食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FeO、Fe3O4、Fe2O3。现测定了两组样品,获得了如下数据。
样品 样品质量/克 铁元素的质量/克 氧元素的质量/克
1 7.00 4.90 2.10
2 7.20 5.60 1.60
(5)样品1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样品2的化学式是_____ 。
(三)农业生产中的化学
有一化肥硫酸铵包装袋上标有含氮量20%的说明,同学们产生了疑问,取了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吸收水和SO2,但不吸收NH3。浓硫酸能吸收NH3但不吸收SO2和O2。
②硫酸铵加热时生成O2和另外三种气体。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7)用A装置给硫酸铵加热,试管口有水珠。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 。
(8)取适量硫酸铵加入试管,连接A、C、D装置,加热,D中的现象是:
_____ 。
(9)取适量硫酸铵加入试管,连接A、B、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
____ 。
(10)硫酸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含量分析】将装置A、B、C依次连接,加入8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称量装置C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C装置的质量 125g
实验后C装置的质量 126.7g
(11)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g。
(12)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13)请计算此化肥中硫酸铵的纯度_____。
(14)50kg该样品中的氮元素质量与______kgNH4NO3中的氮元素质量相当。
【答案】(1)元素 (2)吸附 (3)煮沸 (4)C
(5)70% (6)FeO
(7)检验装置气密性 (8)溶液紫色褪去,同时有气泡产生
(9)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同时有气泡产生
(10)
(11)1.7 (12)17.5% (13)82.5% (14)25
四、实验题。
25、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之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该汁液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答案】(1)①滴瓶 ②红色 能 (2)碱性 < (3)B C
五、计算类题。
26、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的一次探究性活动中,他们将50g氢氧化钠溶液与50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9.8g沉淀。请你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