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2.2 切线长定理教学设计
课题 2.2 切线长定理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切线长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并会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切线长定理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定理经常用到,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核心素养分析 在教学时,注重给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图形、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内驱力,让他们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 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
难点 利用切线长定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对切线长定理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怎样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1)利用切线的定义;(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3)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圆的切线有什么性质?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圆的切线。你见过抖空竹表演吗?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进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讲授新课 如示意图,AC,BD分别与⊙O相切于点C,D,AC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P. PC与PD有什么大小关系?圆的切线长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通常我们把圆外这一点到切点间的线段的长叫做切线长.例如P是⊙O外一点,PA,PB 分别切⊙O于A,B两点,线段PA,PB的长就是点P到⊙O的切线长。动手量一量,比较PA,PB两条线段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PA=PB你能证明吗?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求证:PA=PB.证明:如图,连结AO,BO,PO.∵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AO⊥PA,BO⊥PB.而AO=BO,PO=PO, ∴Rt△ΑOP≌Rt△ΒOP.∴PA=PB.【总结归纳】关于圆的切线,有下面的定理:切线长定理 过圆外一点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符号语言:∵PA,PB是⊙O的两条切线,∴PA=PB. 【拓展提高】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例】如图,P为⊙O外一点,PA,PB分别切⊙O于A,B两点.若PA=3,则PB=( B )A.2 B.3 C.4 D.5总结:由切线长定理可以得到线段相等。【例1】如图,点O是弧AB所在圆的圆心,AC,BC分别与⊙O相切于点A,B. 已知∠ACB=80°,OC=102 m. 求点C到⊙O的切线长(结果精确到1m).解:如图,连结OA,OB.∵AC,BC分别与⊙O相切于点A,B,∴AC=BC (过圆外一点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比相等).又OA=OB,OC=OC,∴△OAC≌△OBC.∴∠ACO=∠BCO=∠ACB=×80°=40°在Rt△OAC中,∠OAC=90° ,∴AC=OC cos 40°=102 cos 40°≈78(m).答:点C到⊙O的切线长约为78 m.【总结归纳】在解决有关的切线长问题时,往往需要构造基本图形.(1)分别连结圆心和切点;(2)连结两切点;(3)连结圆心和两切线的交点.【例2】如图,⊙O表示皮带传动装置中一个轮子. 传动皮带MA,NB分别切⊙O于点A,B. 延长MA,NB,相交于点P. 已知∠APB=60°,AP=24cm,求两切点间的距离和弧AB的长(精确到1cm).解:如图,连结AB,OA,OB. ∵MP,NP分别切⊙O于点A,B,∴OA⊥AP,OB⊥BP,AP=BP ,又∵∠APB=60°,∴△ABP为等边三角形,∴AB=AP=24cm.∵OA=OB,∴OP平分∠APB,∴∠OPA=30°,答:两切点间的距离为24cm,弧AB的长约为29cm.【总结归纳】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要记牢,由基本图形可得到很多有用结论:①分别连结圆心和切点,可得垂直;②连结两切点,可得垂直平分;③连结圆心和圆外一点,可得角相等。 学生根据空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探究圆的切线长。学生探究圆的切线长定理。学生总结归纳。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例题。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增强他们数学地解决问题的意识。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方法,关注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形状、位置等语言,将其翻译成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对概念的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渗透类比思想.通过例题来巩固、强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练习 1.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AB,BC,CA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D=2,△ABC的周长为14,则BC的长为( C ) .A.3 B.4 C.5 D.62.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若∠P=70°,则∠ABO=( B )A.30° B.35° C.45° D.55°3.如图,AB,AC为⊙O的切线,B,C为切点,D为弧BC上一点,过点D作⊙O的切线分别交AB,AC于点E,F.若AB=6,则△AEF的周长等于( B )A.6 B.12 C.9 D.184.如图,AB,BC,CD,DA都是⊙O的切线.已知AD=3,BC=6,则AB+CD的值是( C )A.3 B.6 C.9 D.125.如图,⊙O的半径为3 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6 cm,经过点P引⊙O的两条切线,这两条切线夹角的度数为_60°__.6.如图,PA,PB是⊙O的切线,CD切⊙O于点E,△PCD的周长为12,∠APB=60°,求PA的长.解:由切线长定理得PA=PB,CA=CE,DE=DB.∵△PCD的周长为12,∴PC+CE+DE+PD=12.∴PC+CA+DB+PD=12,即PA+PB=12.∴PA+PA=12,∴PA=6. 学生做练习,教师订正答案。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 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圆的切线长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通常我们把圆外这一点到切点间的线段的长叫做切线长.2.切线长定理 过圆外一点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学生总结归纳。
板书 课题:2.2 切线长定理一、切线长的定义二、切线长定理三、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