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 《动物》单元 4.给动物建个“家”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动物》 课题 4.给动物建个“家” 课时 1
核心 概念 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及要求 6.2 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2年级 ②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学生通过给蜗牛建个“家”,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知道蜗牛要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科学思维 学生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探究实践 1.学生能够较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态度责任 学生能够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获取更多信息。 学生初步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持续观察蜗牛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特别关注它是如何吃食物的。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与学生相同的材料、课件、评价表
学生:2-3个挨饿的蜗牛、菜叶、石英沙、泥土、饲养箱或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蜗牛] 1.前一节课,我们与蜗牛成为了好朋友,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已经发现了蜗牛的这么多特点,为了继续观察蜗牛,我们来给蜗牛建个“家”吧! 3.揭示课题:给动物建个“家”
二、探索:蜗牛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预设20分钟)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菜叶、蜗牛] 1.提问: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别急,我们需要了解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 2.出示图片,提问:你是不是在这些地方找到蜗牛的呢?请你回忆一下,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更容易找到蜗牛?(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吃的,有泥土,有伙伴,有水……) 3.进一步讨论我们给蜗牛建的“家”应该是怎样的? 4.全班讨论,形成班级记录表。(预设学生的回答:能让蜗牛四处爬;有吃的东西;要保持潮湿;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为蜗牛能在我们建的“家”里舒舒服服地生活,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设计师,帮助小蜗牛设计一个“家”吧!设计的时候,我们可要充分考虑蜗牛的需要哦!可以用数字标出建“家”的顺序。 6.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设计蜗牛的“家”,并用数字标出建“家”的顺序。 7.展示自己的设计图,相互评判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8.小结:我们都是优秀的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蜗牛对环境的要求。现在就让我们按自己完善后的设计,给蜗牛建一个“家”吧!建好后,可以将蜗牛轻轻地搬到新“家”,看看它能不能在新“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9.分发材料(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菜叶、蜗牛、放大镜等),按要求给蜗牛建一个“家”。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在新“家”里的生活。
三、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建好的蜗牛的“家”、放大镜、记录单] 1.看一看:蜗牛在新“家”里生活的好吗?它在家里干什么?(预设学生的回答:排泄、吃菜叶、睡觉、运动、交流……)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是怎样吃菜叶的? 3.播放视频:蜗牛吃菜叶。 4.用手势来模仿蜗牛吃菜叶的样子。 5.我们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预设学生的回答:爬过的地方有痕迹,触角伸来伸去等)根据需要出示相关图片。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拓展:(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活动手册] 1.自然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下课以后,大家可以做个有心人,去找找小动物的家,注意安全! 2.根据活动手册P11“拓展活动”的要求,找找蚂蚁的家。
五、练一练 4.给动物建个“家” 一、选择题 1.蜗牛喜欢吃的食物是( )。 A.枯叶 B.菜叶 C.肉 D.面条 2.蜗牛有时会休眠,休眠时( )。 A.会用粘液封住壳 B.会把触角探在壳外面 C.排出大量粪便 D.需要喝水 3.在给蜗牛建“家”的时候,要注意( )。 A.不要被阳光直射 B.要喷一些杀虫剂消毒 C.把蜗牛直接放在塑料盒中 D.不需要喂食物 4.蜗牛的生活环境( )。 A.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 B.干燥的水泥地面 C.马路上 D.下水道中 5.蜗牛的足( )。 A.有3对足 B.能爬行 C.能和其他蜗牛交流信息 D.能感受食物气味 一、判断题 1.大海中生活着很多种鱼。( ) 2.骆驼生活在草原上。( ) 3.同种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只一处。( ) 4.有的动物生活在水里,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 ) 5.蜗牛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 ( )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B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4.给动物建个“家”
八、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要学生更多地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建个“家”,这实际上是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通过建“家”养蜗牛,促进学生继续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本课有以下活动: 1.探索蜗牛的“家” 2.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 二、活动材料 材料:带孔的透明塑料盒、棉签、放大镜 因为是学生自带的蜗牛,我就没有塑料盒,不过爱牛的材料准备很齐全。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探索蜗牛的家 活动目的:知道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进行生命活动。 活动方法:小组思考交流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接着全班交流,然后根据交流的信息画出蜗牛的家,最后分享。 活动反思: 1.在谈到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时候,很多孩子的第一反应:蜗牛背上的壳就是他的家。需要老师提醒学生听问题:如果给蜗牛建一个“家”,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2.学生的蜗牛要么是自己到大自然抓的,要么是网上买的,对于蜗牛的家学生已经有了前概念,在交流“家”应该是什么样时,学生有很多交流的内容:除了说到活动空间要大、阴暗潮湿等基本生活条件,还能说到要有同伴、有娱乐设施等等。 3.本节课我没有让学生再次动手给蜗牛建“家”,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的图再次去完善“家”,继续观察蜗牛。 活动二: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 活动目的:观察蜗牛吃菜叶时嘴、触角等身体部位的变化,在观察蜗牛进食的过程有更多有趣的发现。 活动材料:蜗牛、菜叶(自备) 活动方法:准备饥饿的蜗牛,让学生将蜗牛放在菜叶上,仔细观察蜗牛的进食的现象。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本来是通知学生带饥饿的蜗牛,活动发现有的同学带的蜗牛压根就不饿,导致活动中有的蜗牛都没有张过嘴,没有观察到蜗牛进食的现象。活动前需要老师提醒学生准备饥饿的蜗牛,或者老师提前准备好饥饿的蜗牛。 2.活动中,当学生有所发现时,他们很兴奋。分享时大多能说到蜗牛爬过后会留下痕迹,蜗牛的嘴看起来很小,但进食的速度比较快等等发现。 四、拓展 1.课后观察蚂蚁的进食现象 2.播放蜗牛的介绍视频,对蜗牛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