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全章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戴口罩是有效防疫方法之一,使用过的口罩应投入贴有下列哪个图标的垃圾桶( )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2.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 B.臭氧
C.细颗粒物 D.稀有气体
3.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为了使天空更蓝,积极植树造林
C.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无须分类回收
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D.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5. 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物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
B.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蚕丝素纱单衣
C.“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宣纸
D.“冰墩墩”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
6. 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中和”
B.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
C.建造潜水器外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等特点
D.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与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7.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B.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质
C.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 H2O
D.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障
8. 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9.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关系密切。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煤燃烧时排放的SO2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为减缓酸雨的形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填标号)。
A.禁止使用煤 B.用天然气替代煤 C.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目前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 。
10. 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如图所示,其中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
C.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11. 如图是氢燃料电池车,其原理是使液态氢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电力推动电动机。
(1)灯罩使用透明类塑料,塑料属于 (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
(2)轮胎上的挡圈用钢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氢燃料电池车是以内燃机燃烧氢气,把氢的 能转化为电能,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氢气是理想的清洁燃料,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的原因是 。
1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新疆长绒棉的色泽、细度、弹性、纤维长度等优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C6H10O5)n,新疆长绒棉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相比的优点是 , 可以采用 法来区分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
(2)“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
①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B.该材料硬度很小
C.该材料可有效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②镁锂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铁锅易生锈,而铝锅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三、阅读理解题(每空2分,共10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H2,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1所示,产生的H2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合成液态燃料CH3OH(甲醇)。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图2)。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3)。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1 图2 图3
(1)图1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 ;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
(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其中一个即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
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
四、计算题(6分)
14. 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为原料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每天需要吸收0.64 t二氧化硫,则该发电厂每个月(按30天计)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多少吨 (杂质不参与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疫情期间,使用过的口罩属于有害垃圾。
2. D 目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细颗粒物、臭氧等。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3. B A(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C( ):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D( ):生活垃圾需分类、放到指定位置,如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回收的需回收。
4. B B(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5. D 青铜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蚕丝属于有机天然高分子材料;宣纸由植物制作而成,属于有机天然高分子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6. D A(√):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可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有助于推进“碳中和”。B(√):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C(√):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建造潜水器外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等特点。D( ):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以满足能源需求并有利于保护环境。
7. D A、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B(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是混合物。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混合物。D(√):可燃性气体在爆炸极限内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在点燃前都应验纯,高纯度的气体燃烧更安全。
8. A A( ):汽车中的燃料燃烧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人体中的葡萄糖和氧气发生的是缓慢氧化。B(√):燃料燃烧和葡萄糖氧化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C(√):燃料燃烧和葡萄糖氧化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都参与了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D(√):自然界中的能量在不断转化,并遵循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
9. (每空2分)(1)石油 混合物
(2)BC
(3)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合理即可)
10. (每空2分)(1)2.53% (2)C
11. (每空2分)(1)合成材料
(2)硬度大(或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3)化学 2H2+O22H2O
(4)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运输贮存困难(合理即可)
【解析】 (1)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2)钢是铁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更大、抗腐蚀性更强。
12. (每空2分)(1)有机物 透气性好(合理即可) 灼烧
(2)①B ②金属材料
(3)铝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节约金属资源,保护环境
(4)可再生 C2H5OH+3O22CO2+3H2O
三、阅读理解题
13. (每空2分)(1)FeO(或氧化亚铁) 能耗低(合理即可)
(2)化学 2CO+O2 2CO2(合理即可)
(3)AD
【解析】 (1)题图1过程中,反应Ⅰ为2Fe3O46FeO+O2↑,反应Ⅱ为H2O+3FeOH2↑+ Fe3O4。由反应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FeO,该过程利用太阳能实现,能耗较低。
(2)题图2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物质中的过程。
四、计算题
14. 解:设每天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为x。
2CaCO3+2SO2+O2 2CaSO4+2CO2 (2分)
200 128
X 0.64 t (1分)
= (1分)
x=1 t
则每个月需要石灰石的质量为×30≈33.3 t (2分)
答:该发电厂每个月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约33.3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