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1区域及其类型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全国可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政区划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分布 D.生态系统特征
2.下列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生态大区内部特征相对一致②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③边界是明确的④边界具有过渡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4.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③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④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左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甘肃省四类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6.下列关于图乙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B.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C.各区域没有明确的区域特征 D.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不同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年降水量 B.气温 C.自然植被 D.地形
8.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Ⅰ区域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B.Ⅱ区域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C.Ⅲ区域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D.Ⅳ区域水热组合好,适宜种植水稻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的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10.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B.生活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 D.生活条件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亦称气温年振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丙两地相比,丙地比甲地气温日振幅小,主要是因为
A.丙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小 B.丙地多晴天
C.甲地位于沿海 D.甲地阴雨天气多
12.关于乙地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充足 B.全年高温
C.寒暑变化剧烈 D.植被均为森林
(2021·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三阶段练习)汉班托塔深水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1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港于2007年10月起由中国援建,2012年开始运营,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2017年7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协议,中国购得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99年。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简图。读图,完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广布,土壤呈碱性 B.西南部降水量远多于西北部
C.全年高温多雨,河网稠密 D.北部河流流速较南部快
14.由图文材料可推测,汉班托塔港( )
A.陆域广阔,经济腹地大 B.港口建设带动我国国内就业
C.为河口港,可实现河海联运 D.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
15.关于中国接管汉班托塔港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扩大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海外市场
B.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印度的交流合作
C.是我国西行航线上的重要补给站
D.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城镇分布略图。
材料二:从地理及交通而言,新疆处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通道上,能与周边国家直接互联互通,也是资源及生产要素交流的门户。
(1)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填地貌名称),影响图中铁路线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
(2)由于该地具有____和____的气候优势,出产的瓜果等农产品口感好、品质优,深受消费者欢迎。
(3)该区域以____为发展轴形成了“沿路型”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相比,该经济带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基础设施落后,____脆弱,____匮乏。
(4)试从地理角度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阿里卡,是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和重要鱼港,是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三国间的商业贸易中心。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但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海岸地区形成浓雾及无法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有什么绝佳的观星条件?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和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材料二:世界陆地面积前四大的国家和欧洲面积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欧洲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7 960 937 1010
(1)比较中国和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异同并评价。
(2)中国的疆域辽阔,居世界第三位,说一说疆域辽阔带来的影响。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合作学习小组的研究案例。
案例 研究课题: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
研究思路:
阶段Ⅰ:通过读图认识什么是不同尺度的区域,确定研究区域
阶段Ⅱ:收集图文资料,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特征
阶段Ⅲ:研究该区域的优势、不足,扬长避短,发展优势经济
研究结论:阶段Ⅱ研究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黄沙漫漫,驼铃叮当;万古荒原,油气蕴藏。
阶段Ⅲ研究成果:……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请在图中阴影区域选择适当位置填写该研究区域的名称,并写出它属于哪种尺度的区域。
(2)请你推断该地理合作学习小组得出阶段Ⅱ研究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阶段Ⅲ研究成果。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1区域及其类型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全国可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政区划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分布 D.生态系统特征
2.下列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生态大区内部特征相对一致②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③边界是明确的④边界具有过渡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D 2.C
【分析】1.由图中四个生态大区的名称及分布范围可知,四个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异,其划分依据是生态系统特征,D正确、ABC错。故D。
2.四个生态大区是按照生态系统特征划分的,其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①正确;各生态大区之间的边界不十分明确,具有过渡性,③错、④正确;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的生态环境较好,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②错。①④正确,故选C。
【点睛】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区域。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4.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③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④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3.D 4.D
【分析】3.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有些区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A错误;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B错误、D正确;区域的边界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则是模糊的,C错误。故选D。
4.划分区域可以进一步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并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点睛】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行政区划的界线是明确的,如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其他的自然界限是模糊的,如热量带、干湿地区等。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左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甘肃省四类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6.下列关于图乙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B.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C.各区域没有明确的区域特征 D.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不同
【答案】5.D 6.A
【分析】5.干湿地区主要表现为水分条件的差异,而A、C项体现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排除A、C;由图甲可知,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但四类干湿区与年降水量分布又不完全一致,故甘肃省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依据,被划分为四类不同的干湿区,B错误、D正确。故选D。
6.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地域范围和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区域有明确的区域特征,各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行政区划的界线是明确的,如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其他的自然界限是模糊的,如热量带、干湿地区等。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年降水量 B.气温 C.自然植被 D.地形
8.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Ⅰ区域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B.Ⅱ区域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C.Ⅲ区域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D.Ⅳ区域水热组合好,适宜种植水稻
【答案】7.D 8.A
【分析】7.由图例可知,Ⅰ、Ⅱ、Ⅲ、Ⅳ四个区域的最大区别在于地形差异很大,故四个区域是依据地形划分的,D项正确;图中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与Ⅲ、Ⅳ两区域分界线相交,故年降水量不是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A错;宁夏纬度跨度较小,地势南高北低,南北温差不大,所以气温不是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B错;图中缺少宁夏自然植被信息,故自然植被不是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C错。所以本题选择D项。
8.Ⅰ区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地形为冲积平原,干旱少雨,但靠近黄河,可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A项正确;Ⅱ区域水源较为缺乏,但可发展畜牧业,B项错误;Ⅱ区域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C项错误;Ⅳ区域位于山区,地势高,气候相对温凉,不适宜种植水稻,D项错误。所以本题选A。
【点睛】区域的基本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的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10.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B.生活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 D.生活条件
【答案】9.B 10.A
【分析】9.图示没有给出明确的面积、形状,A错误;区域内部的干湿状况,农业类型相对一致的,B正确;图示没有给出明确的下一级区域划分,C错误;图中农业区划分的界线是虚的,D错误。故选B。
10.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多形成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降水多,水源充足,多形成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开发利用发展方向,反映不出生活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区域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2.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亦称气温年振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丙两地相比,丙地比甲地气温日振幅小,主要是因为
A.丙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小 B.丙地多晴天
C.甲地位于沿海 D.甲地阴雨天气多
12.关于乙地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充足 B.全年高温
C.寒暑变化剧烈 D.植被均为森林
【答案】11.A 12.C
【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气温日较差大小受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影响,纬度越高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越小,气温日较差小,丙地比甲纬度高,所以其太阳高度日变化小,A正确;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气温日振幅大,B错;沿海受海洋影响气温日振幅小,C错;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气温日振幅小,D错。故选A。
12.由图可判断,乙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A错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寒暑变化剧烈),B错误,C正确;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D错误。故选C。
【点睛】西亚伊朗高原地处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故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渡类型。
(2021·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三阶段练习)汉班托塔深水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1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港于2007年10月起由中国援建,2012年开始运营,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2017年7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协议,中国购得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99年。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简图。读图,完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广布,土壤呈碱性 B.西南部降水量远多于西北部
C.全年高温多雨,河网稠密 D.北部河流流速较南部快
14.由图文材料可推测,汉班托塔港( )
A.陆域广阔,经济腹地大 B.港口建设带动我国国内就业
C.为河口港,可实现河海联运 D.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
15.关于中国接管汉班托塔港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扩大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海外市场
B.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印度的交流合作
C.是我国西行航线上的重要补给站
D.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3.B 14.D 15.B
【解析】13.结合题目中的材料可知,斯里兰卡的森林广布,土壤呈酸性,故A项错误;斯里兰卡的西南部位于夏季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远多于西北部,故B项正确;斯里兰卡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故C项错误;北部等高线较南部稀疏,坡度较缓,河流流速较南部慢,故D项错误。故选B。
14.斯里兰卡陆域为小岛,面积较小,经济腹地小,故A项错误;港口在斯里兰卡,建设不会带动我国国内就业,故B项错误;从图中看该港口距河口有一定距离,不是河口港,无法实现河海联运,故C项错误;由材料“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可知汉班托塔港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故D项正确。故选D。
15.中国接管汉班托塔港,有利于扩大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海外市场,A正确。使该港口成为我国西行航线上的重要补给站,C正确。有利于加强我国与斯里兰卡的交流合作,B错误,符合题意。斯里兰卡地处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上,因此汉班托塔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B。
【点睛】斯里兰卡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西南部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西北部。汉班托塔港位于岛屿南部,陆域面积,经济腹地小。有利于加强我国与斯里兰卡的交流合作。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城镇分布略图。
材料二:从地理及交通而言,新疆处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通道上,能与周边国家直接互联互通,也是资源及生产要素交流的门户。
(1)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填地貌名称),影响图中铁路线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
(2)由于该地具有____和____的气候优势,出产的瓜果等农产品口感好、品质优,深受消费者欢迎。
(3)该区域以____为发展轴形成了“沿路型”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相比,该经济带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基础设施落后,____脆弱,____匮乏。
(4)试从地理角度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冲积扇;城镇分布
(2)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3)交通干线(铁路);生态环境;人才(技术或资金)
(4)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旅游等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读图可知,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山麓冲积扇;影响图中铁路线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城镇的分布。
(2)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口感好,品质优。
(3)读图可知,该区域以铁路线为发展轴,形成了“沿路型”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相比,该经济带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和技术匮乏。
(4)新疆处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通道上,能与周边国家直接互联互通,也是资源及生产要素交流的门户。“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旅游的发展;促进产业的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少数民族脱贫的步伐。
【点睛】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阿里卡,是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和重要鱼港,是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三国间的商业贸易中心。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但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海岸地区形成浓雾及无法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有什么绝佳的观星条件?
【答案】(1)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②秘鲁寒流减湿作用明显;③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空气;④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
(2)当暖空气吹经秘鲁寒流冷海面上时,其中的水汽就会冷却凝结形成海雾;空气下层冷,上层热,大气层稳定,难成降水。
(3)①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极高;②荒无人烟,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③海拔较高,观测距离较近。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干极”成因,以及其海岸地区形成浓雾无降水的原因分析;需要学生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进行分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1)从影响该地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大气环流分析,该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导致降水少;从沿岸洋流分析,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导致降水少;从地形分析,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空气,导致降水少。
(2)从雾的形成条件分析,从下垫面分析,因有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从大气中水汽分析,因临近海洋,温暖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所以遇冷水汽易凝结,而形成雾。从降水的形成条件分析,因该地空气下层冷,上层热,大气层稳定,不能形成上升气流,所以不能形成降水。
(3)从大气条件分析,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极高,观测清晰;从周围环境分析,荒无人烟,光的干扰少,大气污染极少,透明度高;从地形条件分析,海拔较高,观测距离较近,观测清晰。
【点睛】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和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材料二:世界陆地面积前四大的国家和欧洲面积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欧洲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7 960 937 1010
(1)比较中国和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异同并评价。
(2)中国的疆域辽阔,居世界第三位,说一说疆域辽阔带来的影响。
【答案】(1)相同点:大部分都位于北温带;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漫长,有许多优良港湾;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不同点: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中国位于东半球;美国本土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中国东临太平洋;美国本土陆上邻国少于中国。评价:两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较好;海陆兼备,海、陆交通便利。
(2)陆疆和海疆绵长,通过陆上和海上通道有利于对外交流和发展对外贸易;东西跨经度、南北跨纬度大,幅员(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多样;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适合发展多种经营。
【分析】本题对比了中美两国的位置差异并分析我国疆域辽阔对我国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区域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向进行比较。读图,中国和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相同点表现在两国大部分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都濒临太平洋,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多优良港湾;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不同点表现在两国半球位置不同,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中国位于东半球;海陆位置不同,美国本土位于北美大陆中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相对位置不同,美国陆上邻国少,中国陆上邻国多。两国大部分都位于温带地区,气候适宜,光热条件较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海上和陆上贸易。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南北跨纬度近50度,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多样;疆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适合发展多种经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国界线,陆上邻国多,有利于通过陆上和海上通道对外交流和发展对外贸易。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合作学习小组的研究案例。
案例 研究课题: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
研究思路:
阶段Ⅰ:通过读图认识什么是不同尺度的区域,确定研究区域
阶段Ⅱ:收集图文资料,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特征
阶段Ⅲ:研究该区域的优势、不足,扬长避短,发展优势经济
研究结论:阶段Ⅱ研究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黄沙漫漫,驼铃叮当;万古荒原,油气蕴藏。
阶段Ⅲ研究成果:……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请在图中阴影区域选择适当位置填写该研究区域的名称,并写出它属于哪种尺度的区域。
(2)请你推断该地理合作学习小组得出阶段Ⅱ研究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阶段Ⅲ研究成果。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它属于省级行政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分布图等。
(3)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油气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淡水资源短缺,沙漠化严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沙漠化。(答出三点即可)
【详解】(1)由阶段Ⅱ研究成果可知该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省级行政区。
(2)阶段Ⅱ研究成果包括地理位置、气候、风力作用、河流、牧场、黄沙、油气等。由阶段Ⅱ研究成果可知所必须使用的地图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分布图等。
(3)阶段Ⅲ研究成果应该是该区域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发展优势经济。新建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油气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但新疆淡水资源短缺,沙漠化严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沙漠化。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详解】整体分析:本题考查瀑布对鱼类生长环境的影响、流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且尼罗河与维多利亚湖之问有瀑布,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阻碍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应从维多利亚湖的面积和生物资源两个方面分析。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引进尼罗河鲈鱼时维多利亚湖沿岸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尼罗河鲈鱼品质优良、产量大,有利于出口创汇;可带动捕捞、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点睛】本题考查瀑布对鱼类生长环境的影响、流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