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河南·南阳市创新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乙对应目前我国的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技术 C.信息 D.劳动力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资金 B.高端装备 C.矿产 D.技术
【答案】1.D 2.C
【解析】1.若甲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乙对应目前我国的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表示乡村地区输往城市地区生产要素,与城市相比,乡村的资金、技术、信息不具有优势,这些生产要素不会主要由乡村输往城市,排除ABC;乡村地区有可能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大量输往城市,D符合题意。故选D。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表示发展中国家输往发达国家的物质要素,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资金、高端装备、技术不占有优势,这些物质要素不会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输往发达国家,排除ABD;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矿产资源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因此可以大量输往发达国家,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区域之间的物质要素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之间商品、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在区域间的流动,从而促进区域发展。
3.(2022·河南·南阳市创新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区域发展过程中,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一阶段是( )
A.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C.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D.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答案】B
【详解】在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此时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故选B。
【点睛】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加速,空间结构出现一系列较大区域核心,内部差异变大,交通运输建设加快,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加速。
(2022·新疆昌吉·高三阶段练习)海口市江东新区东起东寨港(海口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包含面积为33km2的国际重要湿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18年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并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以来,江东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现象尤为突出。下图示意江东新区区域位置,下表示意1988-2019年江东新区设立前后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适宜等级 1988-2001年 2001-2009年 2009-2017年 2017-2019年
面积/km 占比 面积/km 占比 面积/km 占比 面积/km 占比
重点建设区 24.73 49.32 25.99 34.88 29.48 51.37 33.75 54.86
优化建设区 17.93 35.75 18.67 25.06 15.19 26.45 12.96 21.07
限制建设区 7.34 14.63 14.61 19.61 7.69 13.40 8.87 14.41
禁止建设区 0.13 0.26 11.50 15.43 3.99 6.96 4.19 6.81
生态恢复区 0.02 0.04 3.74 5.02 1.04 1.82 1.75 2.85
4.1988-2019年,江东新区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 )A.侵占农田面积小 B.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C.禁止建设面积大 D.侧重城市重点建设
5.东寨港附近有一-片区域用地类型始终未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被红树林覆盖②交通受限③环境湿热④人为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4.D 5.B
【分析】4.依据材料“江东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现象尤为突出”可知,1988~2019年,江东新区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侧重城市重点建设(面积由1988年-2001年的24.73km 增加到2017-2019年的33.75km ),建筑用地面积扩大,C错误, D正确;由材料“海口市江东新区东起东寨港(海口市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并结合图示,江东新区城市用地扩展中侵占农田面积较大,没有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据图,生态恢复区的面积从1988年-2001年的0.02km 增加到2017-2019年的1.75km ,增加面积较小)。AB错误。故选D。
5.东寨港附近为近海区域,用地类型未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覆盖了红树林,而红树林是保护植被,受到政府的保护,①④正确;交通条件不是影响用地类型是否转变的主要因素,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整个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都比较湿热,②③错误。故ACD错误,B选项正确。
【点睛】设立新开发区的意义:1.有利于带动就业。2.有利于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3.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4.有利于农民增收。
6.(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4年,新加坡人均国民GDP收入为55150美元,新加坡1965年建国开始,仅用50多年的时间就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但新家坡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新加坡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广阔的土地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先进的管理
【答案】C
【详解】新加坡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扼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C正确。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矿产资源匮乏,AB错误。管理经验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
【点睛】新加坡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有天然良港、劳动力众多民族独立。 新加坡发展的不利条件有:领土狭小、资源贫乏等。
(2022·浙江·玉环市玉城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我国四大自然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的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8.导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输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人口多少不同
C.文化习惯不同 D.经济水平不同
【答案】7.C 8.D
【分析】7.读图可知,南方的资金、技术和产品流向北方,北方的劳动力、自然资源流向南方,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开放性,与整体性、差异性和动态性无关,故选C。
8.出现这种流动是由于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生的,南方地区经济实力要比北方强,因而输出的都是资金和技术等,北方经济相对弱势,输出的都是劳动力和资源等。经济的互补主要考虑两地的经济差距,与地理环境、人口多少和文化习惯差距不大。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差异,我国南方地区经济要优于北方。
(2021·山东宁阳县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义乌小商品闻名海内外,从针头儿线脑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各种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各种产品应有尽有。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浙江义乌再次摇响“拨浪鼓”,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浙江义乌出口贸易中,义乌小商品( )
A.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B.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C.出口市场均为发展中国家 D.以资金密集型产品为主
10.义乌要想借助“一带一路”更好地摇响“拨浪鼓”应该( )
A.借助国外知名品牌,发展加工贸易 B.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靠近市场
C.增强创新意识,引进先进技术 D.产品档次多元化,强行扩大生产规模
【答案】9.A 10.C
【分析】本题考查义乌小商品的特点及未来小商品企业的发展方向,突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9.标题考查义乌小商品的特点,材料中体现出义乌小商品数量多,种类复杂,科技含量较低等特点,因此在销售上多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A正确,B错误,D错误;义乌小商品市场除了发展中国家外还有一部分发达国家,C错误,故选A。
10.本题考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材料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义乌小商品市场要进一步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应该加强创新意识,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品质,提升质量,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C正确;而借助国外知名品牌,发展加工贸易;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靠近市场及产品档次多元化,强行扩大生产规模等措施不利于长远发展,ABD错误,故选C。
(2019·河北邢台·高二阶段练习)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甲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乙对应目前我国的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技术 C.信息 D.劳动力
1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资金 B.工业制成品
C.矿产品 D.技术
【答案】11.D 12.C
【解析】11.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其主要向城市地区提供劳动力、自然资源。城市地区主要向农村地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箭头①从农村流向城市,故D正确,A、B、C错误。
12.依题意,箭头②表示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四个选项中,矿产品属于自然资源,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简单。
(2022·河南·南阳市创新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太原→秦 B.③→武汉→鄂 C.⑤→重庆→渝 D.⑦→宁夏→宁
14.为推动图示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财政补贴②增加对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③保护当地的工业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3.B 14.D
【解析】13.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①为山西,省会太原,简称晋,A错误;③为湖北,省会武汉,简称鄂,B正确;⑤为四川,省会成都,简称川或蜀,C错误;⑦为宁夏,首府银川,简称宁,D错误。故选B。
14.西部地区开发应首先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生态建议,这些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为推动西部地区的开发,应给予财政补贴,增加对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①、②符合题意;西部地区开发不能照搬东部地区的模式,同时西部地区人才紧缺,因此西部地区开发需要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并可持续发展,④符合题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可能保护西部的工业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而且这种方式不会增强当地产品的竞争力,不能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西部开发意义:缩小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15.(2021·辽宁·黑山县黑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km,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下图)。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
A.产业结构的差异 B.语言文化的差异
C.社会福利的差异 D.交通规则的差异
【答案】A
【详解】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产业结构的差异,有利于经济互补,A正确;交通规则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社会福利的差异不利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B、C、D错。故选A。
【点睛】厄勒海峡大桥,也称欧尔松大桥,连接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哥本哈根市与瑞典的马尔默隔厄勒海峡相望,是20世纪较繁忙的水道之一.这一海上走廊的建成将欧洲大陆的中部和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连成一体,从而把整个欧洲连接起来。
二、综合题
16.(2022·浙江·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北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其流动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25%以上。自“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来,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中唯一新出生人口连续四年断崖式下降的省份。
材料二:为促使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帮扶遵循“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的原则,通过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和高技人才共享平台、搭建资本对接平台、加强农业全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等办法,促进皖北城市发展。下图为“沪苏浙皖简图”。
(1)说明安徽与江浙沪城市结对帮扶后,对皖北地区人口增长的积极影响。
(2)推测徐州市选择淮北市结对的原因。
(3)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列举杭州市帮扶宿州市的具体措施。
【答案】(1)①皖北地区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减少;②经济条件改善,居民收入提升,扶养压力降低,提升出生率;③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吸引外来人口。
(2)①两市均为煤炭城市,有相近的产业链;②空间距离近,易帮扶;③属于同一都市圈,分工协作基础好。
(3)第一产业:打造特色、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等。(农业技术、品牌打造、销售渠道等角度均可)第二产业:向宿州市转移产业,增加就业;第三产业: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相关服务业,如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人才:为其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资金: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
【分析】本大题以“皖北和沪苏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徐州市选择淮北市结对的原因、对口帮扶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安徽与江浙沪城市结对帮扶后,能够促进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皖北地区的就业机会,使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人数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皖北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居民的收入提升,青年人的扶养压力降低,生育意愿增强,出生率得到提升;随着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多,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增强,使得外来人口增加。
(2)徐州市和淮北市两个城市煤炭资源丰富,他们具有相近的产业链;徐州市和淮北市地域相邻,空间距离近,帮扶方便;图中显示,徐州市和淮北市属于同一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条件好。
(3)杭州市对比宿州市科技先进、经济发达,能够为宿州市提供农业技术,为农产品提供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渠道,为打造特色、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提供保障。杭州市帮扶宿州市,可以向宿州市进行产业转移,将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宿州转移,增加就业机会。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业,如旅游业,并且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教育,为宿州市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为宿州市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
17.(2021·河北·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根据该规划,京津冀地区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1)简述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
(2)简述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地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该省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缓解北京、天津的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分散北京、天津部分城市职能;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止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碱、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止风沙危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3)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力、技术等联系;推动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分析】本题以京津冀区域为背景,涉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
(1)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可从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考虑。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日益凸显,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承接大城市的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可有效缓解大城市内部的人口和交通压力,分担大城市部分城市职能,同时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城市群,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措施可从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北方地多水少,农业生产用水短缺,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合理调节不同季节农田灌溉需水量;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水漫灌、蒸发旺盛等原因,盐碱化问题严重,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例如排灌结合,防止土地盐碱化,种植耐旱、耐盐碱作物等;北方多沙尘天气,通过营造防护林减少对农业的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
(3)三个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有不同的定位。河北发挥资源优势,北京发挥技术优势,天津发挥制造业等优势,使得三个地区在协调发展中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系,还可以从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共同治理环境等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
【点睛】
18.(2021·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2月14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对外宣布与卡塔尔签署了哈尔萨800.15兆瓦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合同。该光伏电站将成为卡塔尔首座非化石燃料发电站,预计将在2022年足球世界杯前全部投产发电,可满足卡塔尔用电高峰时10%的电力需求。此次卡塔尔光伏发电站项目是我国光伏产业继阿曼、阿联酋光伏项目后,在中东地区又一成功的国际产业合作,是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下图示意卡塔尔地理位置。
(1)评价卡塔尔光伏发电的开发条件。
(2)说明化石燃料丰富的卡塔尔积极开展光伏发电的理由。
(3)简述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对卡塔尔的有利影响。
(4)分析我国与卡塔尔开展积极广泛经济合作的原因。
【答案】(1)有利条件: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大。不利条件:国土面积较小,可供光伏发电厂建设的场地有限;缺乏光伏发电技术人才。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能源需求量不断扩大;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数量有限;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影响大;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利用;光伏电站建设对调整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抗风险能力有重要作用。
(3)带动建材、太阳能电池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能源供应来源;加强区域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和物资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4)扩大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提升国际地位;增加我国资本和产业向海外输出;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影响,侧重考查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开发条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卡塔尔位于中东,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依据材料,可满足卡塔尔用电高峰时10%的电力需求相关信息,可以推出,当光伏电站全部投产发电后,市场需求量较大;不利条件是国土面积较小,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场地有限,光伏发电量有限,再加上该国光伏电站项目开发较晚,缺乏光伏发电的技术和人才。
(2)本题主要从化石燃料的劣势和光伏发电的优势进行对比分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影响较大;光伏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当地能源利用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产业也重化工产业为主,光伏产业项目投入开发之后,有利于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时的抗风险能力。
(3)光伏发电产业作为一种新能源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即能够带动建材、太阳能电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增加当地的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光伏发电的建设,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光伏发电还可以拓宽当地的能源供应来源,缓解当地的环境污染,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整个产业的建设过程还可以加强区域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和物资流通,促进整体经济一体化发展。
(4)与卡塔尔开展广泛合作,可以扩大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稳定实施。并且卡塔尔地区的光伏发电站项目时我国光伏产业,增加了我国资本和产业向海外输出,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
【点睛】
19.(2021·安徽滁州·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原经济区是以郑州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郑州和开封位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相邻仅有70公里。自从郑汴一体化构想提出实施以来,两地交通、金融、电信同城均已初步实现,一体化发展正迈向深度融合,力图在中原地区打造一个超级大都市。下图为中原经济区范围示意图。
(1)简述中原经济区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2)简述河南省积极推行郑汴一体化的意义。
【答案】(1)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丰富;公路、铁路发达,交通便捷;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农业基础较好;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享有国家优惠政策等。
(2)推行郑汴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两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郑州在中原经济区中的龙头地位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原经济区区位优势以及城市一体化的相关知识。
【详解】(1)分析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地处中原,地理优势优越;郑州为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等级高,辐射带动作用强;交通便利,处于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交会处;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农业基础好,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础;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等。
(2)推行郑汴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两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减少区域内竞争,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能够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产业发展;能够更好的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会加快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速度,会使得中原经济区城市群进一步成形,使得中原经济区更好实现等。
【点睛】
20.(2021·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四川盆地的面积约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唐朝成都鼎盛时期李白的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使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比较而对蜀地地位加以确立的诗句,成都因此就取代了关中“天府之国”的桂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析成都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3)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化特征的表现。
(4)为将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群,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
(2)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四川省政治中心且历史悠久。
(3)城市数量多;城市用地规模大;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等级体系较合理。
(4)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增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和交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交流,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加强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国家政策,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分析】成渝城市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优化国土布局。
【详解】(1)成渝城市群在长江中上游,结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可知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有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
(2)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城市建设;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水运交通便利;位于古蜀道要冲,陆路交通便利;纬度位置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适宜早期农业发展和人口聚集;根据材料信息“秦间得及此间无”,可知成都作为政治中心历史悠久。
(3)城市群城市化特征的表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等级体系逐步完善,并趋于合理。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体系,加强交通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完善区域间合作,加强区域之间协作;进一步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提升成都、重庆在区域内的首位度,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培育中小城市,完善并优化优化城市体系结构,发挥不同等级城市的带动作用;调整城市群产业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提高成渝城市群内部之间的交通通达程度;依托国家政策,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对外贸易,提高与域外的经济联系程度;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充分利用域内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等。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河南·南阳市创新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乙对应目前我国的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技术 C.信息 D.劳动力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资金 B.高端装备 C.矿产 D.技术
3.(2022·河南·南阳市创新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区域发展过程中,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一阶段是( )
A.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C.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D.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2022·新疆昌吉·高三阶段练习)海口市江东新区东起东寨港(海口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包含面积为33km2的国际重要湿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18年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并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以来,江东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现象尤为突出。下图示意江东新区区域位置,下表示意1988-2019年江东新区设立前后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适宜等级 1988-2001年 2001-2009年 2009-2017年 2017-2019年
面积/km 占比 面积/km 占比 面积/km 占比 面积/km 占比
重点建设区 24.73 49.32 25.99 34.88 29.48 51.37 33.75 54.86
优化建设区 17.93 35.75 18.67 25.06 15.19 26.45 12.96 21.07
限制建设区 7.34 14.63 14.61 19.61 7.69 13.40 8.87 14.41
禁止建设区 0.13 0.26 11.50 15.43 3.99 6.96 4.19 6.81
生态恢复区 0.02 0.04 3.74 5.02 1.04 1.82 1.75 2.85
4.1988-2019年,江东新区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 )A.侵占农田面积小 B.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C.禁止建设面积大 D.侧重城市重点建设
5.东寨港附近有一-片区域用地类型始终未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被红树林覆盖②交通受限③环境湿热④人为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4年,新加坡人均国民GDP收入为55150美元,新加坡1965年建国开始,仅用50多年的时间就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但新家坡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新加坡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广阔的土地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先进的管理
(2022·浙江·玉环市玉城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我国四大自然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的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8.导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输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人口多少不同
C.文化习惯不同 D.经济水平不同
(2021·山东宁阳县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义乌小商品闻名海内外,从针头儿线脑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各种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各种产品应有尽有。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浙江义乌再次摇响“拨浪鼓”,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浙江义乌出口贸易中,义乌小商品( )
A.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B.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C.出口市场均为发展中国家 D.以资金密集型产品为主
10.义乌要想借助“一带一路”更好地摇响“拨浪鼓”应该( )
A.借助国外知名品牌,发展加工贸易 B.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靠近市场
C.增强创新意识,引进先进技术 D.产品档次多元化,强行扩大生产规模
(2019·河北邢台·高二阶段练习)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甲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乙对应目前我国的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技术 C.信息 D.劳动力
1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资金 B.工业制成品
C.矿产品 D.技术
(2022·河南·南阳市创新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太原→秦 B.③→武汉→鄂 C.⑤→重庆→渝 D.⑦→宁夏→宁
14.为推动图示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财政补贴②增加对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③保护当地的工业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2021·辽宁·黑山县黑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km,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下图)。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
A.产业结构的差异 B.语言文化的差异
C.社会福利的差异 D.交通规则的差异
二、综合题
16.(2022·浙江·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北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其流动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25%以上。自“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来,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中唯一新出生人口连续四年断崖式下降的省份。
材料二:为促使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帮扶遵循“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的原则,通过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和高技人才共享平台、搭建资本对接平台、加强农业全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等办法,促进皖北城市发展。下图为“沪苏浙皖简图”。
(1)说明安徽与江浙沪城市结对帮扶后,对皖北地区人口增长的积极影响。
(2)推测徐州市选择淮北市结对的原因。
(3)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列举杭州市帮扶宿州市的具体措施。
17.(2021·河北·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根据该规划,京津冀地区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1)简述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
(2)简述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地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该省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18.(2021·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2月14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对外宣布与卡塔尔签署了哈尔萨800.15兆瓦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合同。该光伏电站将成为卡塔尔首座非化石燃料发电站,预计将在2022年足球世界杯前全部投产发电,可满足卡塔尔用电高峰时10%的电力需求。此次卡塔尔光伏发电站项目是我国光伏产业继阿曼、阿联酋光伏项目后,在中东地区又一成功的国际产业合作,是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下图示意卡塔尔地理位置。
(1)评价卡塔尔光伏发电的开发条件。
(2)说明化石燃料丰富的卡塔尔积极开展光伏发电的理由。
(3)简述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对卡塔尔的有利影响。
(4)分析我国与卡塔尔开展积极广泛经济合作的原因。
19.(2021·安徽滁州·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原经济区是以郑州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郑州和开封位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相邻仅有70公里。自从郑汴一体化构想提出实施以来,两地交通、金融、电信同城均已初步实现,一体化发展正迈向深度融合,力图在中原地区打造一个超级大都市。下图为中原经济区范围示意图。
(1)简述中原经济区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2)简述河南省积极推行郑汴一体化的意义。
20.(2021·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四川盆地的面积约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唐朝成都鼎盛时期李白的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使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比较而对蜀地地位加以确立的诗句,成都因此就取代了关中“天府之国”的桂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析成都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3)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化特征的表现。
(4)为将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群,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