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氧化和燃烧(第一课时)
学习档案:
1.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⑴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 不易 溶于水的气体,熔点是-218℃,沸点是-183℃,密度比空气 大 。
以后出现气体如何与空气密度比较大小方法
三态变化:常温下为无色气体,降温加压时变为 ___淡蓝_____色的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__雪花______状____淡蓝___色的固体。
⑵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文字表达式)
一些物质与氧气反应时的反应现象、反应表达式及注意点
物质(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 反应表达式
木炭(灰黑色固体) (1)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2)放热(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化学方程式: 碳+氧气 二氧化碳C + O2 CO2
硫(淡黄色固体) (1)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2)放热(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 O2 SO2
红磷(暗红色固体) (1)在空气中产生黄白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耀眼的白色火焰) (2)放热(3)产生大量的白烟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P + O2 P2O5
铁(银白色固体)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大量的热(3)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纯净的铁金属是银白色的,铁粉是黑色的铁在空气中不燃烧在集气瓶中放一层细沙和一层水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Fe + O2 Fe3O4
镁(银白色固体) 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大量热(3)生成白色粉末。
镁+氧气 氧化镁
结论:氧气的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都是由 氧 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都是 氧化物 。
总结:燃烧都放热的
【练习】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 极易溶于水 B.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C. 会变成无色液体 D. 会变成白色固体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A. 磷在氧气中燃烧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 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反应现象是 ( B )
A. 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红热,熔化 D.产生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A )
A. 磷 B. 硫 C. 铁 D. 碳
5.想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又不能混入新的气体,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 B )
A.硫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解析】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6. 以下对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氧气在常温时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极易溶于水;
C.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7.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发生的现象是(C )
A. 生成固体物质 B. 生成气体物质 C.放出热量 D.发出白光
8. 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 氧气可用于炼钢; B. 液氧可做火箭发动机里的助燃剂;
C. 氧气可做气焊时的气体燃料; D. 可供登山、潜水、航空等缺氧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呼吸
【解析】氧气不是燃料。只是助燃的气体。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是利用了液氧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延伸:以下关于氧气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氧气可供登山运动员呼吸 B.液氧是火箭发动机的高能燃料
C.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 D.使钢铁生锈
9.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B )
(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 (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1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13.1969年7月20日,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气和水。那么请你设想,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 C )
点燃蜡烛 B. 放风筝 C. 跳远 D. 种植太空蔬菜
14、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右图为火星大气含量示意图。与地球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火星大气N2的体积分数大于地球空气中N2体积分数
B、火星大气CO2的体积分数小于地球空气中CO2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没有水汽,地球大气中有水汽
D、火星大气中有稀有气体,地球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15、根据上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声音在火星上无法传播 B、金属铁在火星上不会生锈
C、火星上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火星上不会形成风
【解析】D、是可以形成风的: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A、火星有大气 而且不是稀薄到没有那种 只是相对地球比较薄 所以是可以传播的 但是距离比地球上的短非常多。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CO2
N2
Ar等第2节 氧化和燃烧(第二课时)
开始接触化学实验,通过常见的气体制取实验得出一般气体制取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常见仪器的名称和功能
燃烧匙:由铁丝和铜质小勺合成。主要用途是:少量固体物质燃烧时的反应
烧杯
烧瓶:分圆底和平底。主要用途:(1)做反应器,用于溶液之间或液、固之间的反应;(2)煮沸或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反应的容器
蒸馏烧瓶:液体蒸馏;做制备气体的发生器
锥形瓶:又称三角烧瓶。主要用途:(1)反应容器如中和反应滴定实验(2)盛放试剂(3)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4)蒸馏液体时用做馏出物的接受器(5)可以间接加热液体物体
集气瓶:主要用途:收集或者贮存少量气体,也可用于某些物质与气体间的反应器
试剂瓶:广口瓶和细口瓶,分为无色和棕色两种
普通漏斗:主要用途:装过滤装置;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对易溶性气体尾气,组装尾气吸收装置
分液漏斗:分梨形和锥形两种。用玻璃活塞控制液体的放出,上口配有玻璃塞或塑料塞。
长颈漏斗:主要用途:添加液体;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长颈漏斗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使长管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体里,借助”液封“防止气体通过漏斗逸出
长颈漏斗与分液漏斗区别:长颈漏斗必须插至液面下的原因是为防止气体生成时通过长颈漏斗下方逸出,也就是要形成液封。分液漏斗有活塞,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因为可以关闭,所以不需要伸入液面以下。
2.氧气的制备
⑴实验室制备:过氧化氢 水+氧气 (化学方程式 )
二氧化锰: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变快或者变慢)
注意:常考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的探究实验题目,重点给学生讲解一下
固液常温型(化学实验:清楚仪器的名称)
(2)收集氧气的方法:
① 排水法(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
② 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
一般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导管放置位置:集气瓶一定要倒置,这样气体可以将瓶中的水全部排出,有利于收集气体。
导管不要深入底部,那样的话集完气后取出导管就会比较麻烦了。最要注意的是:导管不是一开始就深入集气瓶中,应该先放入水中,使反应物先反应,等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再伸入瓶中,以防止混入原本导气管中的空气。
放在瓶口能始终看到气泡上浮,随时知道气流大小、反应速度;
2.导管有一定的体积,若伸到瓶底,将影响贮气量。到气体已集满时,取出导管后,瓶口液面又将小幅上升;
向上排空气法:导管放在集气瓶的底部
集满放置: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讲解】向下排空气法
(3)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验满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
其他制备方法: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化学方程式 )
氯酸钾、氯化钾为白色固体,二氧化锰为黑色固体,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方程式 )
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其中二氧化锰不是催化剂,而是生成物。
氧气一般采用 法或 法收集。
注意: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是反应物,氯化钾等是生成物(讲解一下: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步骤:谐音记忆: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1.查:查装置的气密性.
具体为:先把导管放入水中,染手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如果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手握住,试管内气温高,气体压强大,气体体积大,如果不漏气,则气体从导管口排出,看见气泡.
2.装:装药品.用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先让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固固加热型
实验注意事项:(以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为例)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蒸发出的水蒸气冷却后回流,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完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防止水槽中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注意】三个制取氧气的实验,(相同点都是分解反应;不同点是是否加催化剂和实验装置)高锰酸钾在试管口有棉花,氯酸钾没有;
⑵工业制法:利用分离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气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空气),得到氧气。
【典型例题】
1、工业上用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原理的依据是( D )
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C.氧气与氮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同 D.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2、家庭养鱼用的鱼缸内,常放入气泵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 ;它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 。
【解析】这是利用氧气是不易溶于水,在送气时,即不断向水中送气,以增加氧气与水的充分溶解,以达到水中尽可能溶解氧气在水中的鱼不至于因缺氧而窒息;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能供给呼吸等
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在大气层中有一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家用电冰箱中使用致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⑴臭氧的物理性质有 。
⑵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
⑶应采用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
。
⑷大气中的臭氧层遭破坏,它会引起( )
A.光合作用增加 B.动物生长更好 C.皮肤癌患者增多 D.太阳照射时间长
【解析】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冰箱制冷剂不使用“氟里昂”生产无氟冰箱;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应处理后排放等
4、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___(用编号回答,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___________(发生装置)和___________(收集)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来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选用装置___________作为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解析】长颈漏斗,集气瓶,E,C,E或F,A,D,F
【练习】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能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D )
A. 氮气 B. 空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2.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B )
A .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B. 氧气不易溶于水。
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 氧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
3. 收集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 B )
A. 排水法,导气管通入试管底部 B. 向上排气法,导气管伸近瓶底
C. 向下排气法,导气管放到瓶口 D. 向上排气法,导气管放在瓶口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C )
①撤去酒精灯;②以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B)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
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D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7.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C)
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 B.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 D.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8.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C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注意】有毒,就不可以用排空气法
9.下列能收集氢气的装置是(氢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B )
10. 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较快地放出氧气的一组是( C )
⑴过氧化氢 ⑵纯净的二氧化锰 ⑶高锰酸钾受热 ⑷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A.⑴⑵ B.⑵⑶ C.⑶⑷ D.全部
11.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使用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1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B )
通电
A.通电使水电解:水 氢气 + 氧气
二氧化锰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加热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D.氧化汞加热分解:氧化汞 汞 + 氧气
13、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在实验室用加热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用字母所示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f
(2)指出装置图中的主要错误,并用文字说明改正的方法。
错误之处: 改正方法:
【解析】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伸入试管的导管过长,伸入集气瓶中的导管过长
14、A为紫黑色固体,B为无色溶液,C、D都是黑色粉末,将A、B分别加热时都有F气体产生,用B和C混合不加热比只有B加热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只用A加热时,还会有C产生,D在F中比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⑴根据以上事实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 、B 、C 、D 、E 、F 。
⑵写出以上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解析】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碳,二氧化碳,氧气
15、为了保证潜水艇长时间潜航作业,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设备,有以下几种制氧气方法:
A加热高锰酸钾 B通电分解水 C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
⑴你认为最适合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 。
⑵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最佳方法的优点是(至少写两点) 、 。
【解析】C,不需要加热或通电,还能将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16、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⑵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够用带火星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⑶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 (填编号)。
A生成物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⑷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编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解析】长颈漏斗比较长。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装置气密性不好,B,A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加热
加热
a
b第2节 氧化和燃烧(第三课时)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分剧烈氧化(如:燃烧、爆炸等)和缓慢氧化(如:呼吸、铁生锈等)
缓慢氧化:铁生锈、呼吸作用
燃烧: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 、 发热 、 剧烈 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 、 。
①可燃物 ②达到着火点 ③有氧气(或空气)
【注意】
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多种金属及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要特别注意碳、磷、硫、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都是物质跟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氧化反应。物质和空气起氧化反应时,是否有燃烧现象发生,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同时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急速程度,主要决定了它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小;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决定于可燃物所处空间大小和是否有大量气态生成物骤然产生;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决定于氧化产生的热量能否及时散逸和物质的着火点的高低。
灭火的实质是使正在燃烧的物质不再具备燃烧的条件,任意一个条件被破坏,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方法及灭火器的种类及用途
(1)灭火的方法:a、与氧气隔绝 b、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器的种类a、泡沫灭火器:适用于一般物质的起火
b、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油类、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等起火
c、二氧化碳灭火器:精密仪器、文物档案等设备起火
【考点】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检验方法和氧化反应方程式(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
氧气的制取;燃烧的条件;
难点:氧气的制取实验(三个),固体与固体制取装置,固体与液体制取装置,液体与液体制取装置
燃烧、爆炸、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燃烧 爆炸 自燃
区别 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发生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由于急速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而引起爆炸 由于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失,聚积的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而发生自燃
联系 燃烧、爆炸、自燃均属于氧化反应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这种爆炸是化学变化.但是,还有一种爆炸不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而仅仅是由于气体的受热膨胀或压强增大而导致的现象;这种爆炸就是物理变化.
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自燃是指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如图所示: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不同点是剧烈程度不同;按照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的顺序,可以说是越来越剧烈.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相同点有两个:(1)都属于氧化反应;(2)都放热.
【燃烧与燃烧条件】
1、(2011 山西)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C.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D.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2.(2011 北京)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3、在野外游玩禁止乱扔烟头,以防发生火灾.你认为烟头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D )
A提供氧气 B.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D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B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重点)用酒精灯加热盛有水的纸杯底部,纸杯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 )
A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B.纸不是可燃物 C.纸杯没有和氧气接触 D.加水后,纸的着火点降低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B )
8、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可燃物一定是气体 B.可燃物一定是液体 C.可燃物一定是固体
D.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
【典型例题】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下述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都是固体
D.都需要点燃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F.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2)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
(3)做实验乙和丙时,红磷、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实验甲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__有关.
(4)将装置乙改装为如图所示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量必须______________,如果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如果将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并未发现倒吸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量筒中的水换成______________
,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反思此实验的探究过程,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
【解析】ABD;防止熔化物溅落到瓶底,炸裂瓶底,吸收生成的气体,避免污染空气;氧气的浓度;1/5;足量;偏小;氮气;木炭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体体积无明显减小;澄清石灰水;生成物最好是固体
2、下列说法: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
从定义来看,物质产生大量气体、热量,并且处于【有限空间】内,并对【周围的介质】产生剧烈作用,才算爆炸。因此,如果处于无限空间内燃烧,周围没有介质受到燃烧气体产生的压力,就不是爆炸
【巩固练习】
1、以下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是助燃剂,还能供给呼吸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关于下列物质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D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C )
A、臭氧 B、氯化氢 C、水 D、碳酸钙
4、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 B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呼吸作用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的水或在底部铺一层细砂(B )
A、防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防止生成熔融状态的四氧化三铁炸裂瓶底
C、防止生成的有毒物质逸出瓶外 D、防止生成密度很大的的四氧化三铁砸坏瓶底
6、下列物质:1空气2液氧3水4过氧化氢。其中含有氧分子的一组物质是( A )
A、12 B、14 C、13 D、23
7、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C )
A、过氧化氢水+氧气 B、酒精 + 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 + 氧气水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8、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C )
A、都发光 B、 都剧烈燃烧 C、 都是氧化反应 D、 都发生爆炸
10、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 ( B )
A、降低白磷的温度 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将白磷与水反应 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
【解析】红磷着火点260℃,白磷的着火点40℃,而且白磷在气温没有达到40℃的时候也可能燃烧。因为白磷是一种易自然地物质,其燃点为40℃,但因为摩擦或者缓慢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有可能使局部的温度达到40℃而燃烧。因此不能说气温在40℃以下白磷不会自燃。而且白磷有毒
11、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B )
A、向上排气法 B、排水集气法 C、向下排气法 D、无法确定
1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B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
14、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D )
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 秸秆,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 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
A、 B、 C、 D、
1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固体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酒精灯里的酒精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二
C、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16、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正确的操作是 ( A )
A、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 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
C、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里 D、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里
17、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D )
A、集气瓶 B、分液漏斗 C、水槽 D、酒精灯
18、某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判断该物质中 ( C )
A、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有碳、氧两种元素
C、一定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D、一定含碳元素,可能含氢元素
19、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正确顺序的是( B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20、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有可能进入 ( A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瓶 D、无法判断
【解析】若烧杯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甲、乙两瓶都有水流入,甲比乙快,且最终进入的石灰水体积相等
21、(2010 南京)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B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解析】A、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后使体内物质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包含着缓慢氧化的过程,故A错误;
B、蔗糖的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在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酒和醋的原料发酵时发生了缓慢氧化而产生的,故C错误;
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错误.
22、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B )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解析】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电灯通电后也能发光发热,却不能属于燃烧,因它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不正确.
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不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很多,有的可能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如高锰酸钾就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正确.
23、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遗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