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0 21:2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 溶解现象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有关玻璃棒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A. 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B. 过滤时,引流
C. 蒸发时,转移固体 D. 测酸碱度时,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B. 汽油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完全相同
C. 经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也可以食用
D. 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高温条件和生成还原剂CO
4.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B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C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5.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A. X是O2,Y是Ca(OH)2溶液 B. X是CO,Y是Ca(OH)2溶液
C. X是CO2,Y是NaOH溶液 D. X是CO2,Y是稀硫酸溶液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 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7.下列所用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水
B. 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互相刻画
C. 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观察颜色
D.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 无色澄清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在一定温度下,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比低浓度的蔗糖溶液所含溶质多
D.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B. 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
C.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D. 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
10.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2分)
11.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
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
仪器任选。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_______(填序号)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
(2)【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
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 。
(4)【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小伟从日常的事实:
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 、 决定。
1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向下图A、B、C三个实验装置中盛有一定量水的小试管里依次加入固体NaCl、NH4NO3、NaOH(加入固体物质之前,三个实验装置中U形管两端的液面持平).
(1)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A B C
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原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溶解于水的对比实验中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 D 4.C 5.C 6.C 7.C 8.D 9.B 10.B
二、实验探究题
11.【答案】 (1)①⑤   (2)用玻璃棒搅拌 (3)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 (4)溶质种类;溶剂种类
12.【答案】 (1)a、b两液面持平;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C液面上升、d液面下降;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E液面下降、f液面上升;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2)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或温度的改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