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基础检测卷+培优提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基础检测卷+培优提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3-15 15:19:21

文档简介

第3章《数据复习初步》培优提高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有一组数据:2,5,7,2,3,3,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平均数为4   B.中位数为3   C.众数为2   D.极差是5
2、一组数据2,4,x,2,4,7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  )
 
A.
3.5,3
B.
3,4
C.
3,3.5
D.
4,3
3、王明同学随机抽查某市10个小区所得到的绿化率情况,结果如下表:
小区绿化率(%)
20
25
30
32
小区个数
2
4
3
1
则关于这10个小区的绿化率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差是13% B.众数是25% C.中位是25% D.平均数是26.2%
4、在“大家跳起来”的乡村学校舞蹈比赛中,某校10名学生参赛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对于这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众数是90
B.
中位数是90
C.
平均数是90
D.
极差是15
5、在一次献爱心的捐赠活动中,某班45名同学捐款金额统计如下:
金额(元)
20
30
35
50
100
学生数(人)
5
10
5
15
10
在这次活动中,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30,35
B.
50,35
C.
50,50
D.
15,50
6、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
纸笔测试
实践能力
成长记录

90
83
95

98
90
95

80
88
90
A.甲 B.乙丙 C.甲乙 D.甲丙
7、对于数据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3 x1-2,3 x2-2,3 x3-2,3 x4-2,3 x5-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2, B.2,1 C.4, D.4,3
9、期中考试后,学习小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为( )
A. B.1 C. D.2
10、当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
A.21 B.22 C.23 D.24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一组数据3,4,6,8,x的中位数是x,且x是满足不等式组的整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12、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鱼,我们从湖里捕上150条鱼作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再捕上30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30条,则估计湖里约有鱼_______条.
13、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按测试得分1:4:3的比例确定测试总分,已知三项得分分别为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招聘得分为________.
14、今年4月20日在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的大地震,全川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某班组织“捐零花钱,献爱心”活动,全班50名学生的捐款情况如图所示,则本次捐款金额的众数是____元.
15、将5个整数从大到小排列,中位数是4;如果这个样本中的惟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_____.
16、若已知一组数据x1,x2,…,xn平均数为,方差为,那么另一组数据3 x1-2,3 x2-2,…,3xn-2平均数为 ,方差为 .
三、简答题(共66分)
17、(本题6分)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人)
1
5
x
y
2
(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18、(本题8分)某篮球队对运动员进行3分球投篮成绩测试,每人每天投3分球10次,对甲、乙两名队员在五天中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
队员
每人每天进球数

10
6
10
6
8

7
9
7
8
9
经过计算,甲进球的平均数为=8,方差为.
(1)求乙进球的平均数和方差;
(2)现在需要根据以上结果,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出一人去参加3分球投篮大赛,你认为应该选哪名队员去?为什么?

19、(本题8分)某公司招聘职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中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中包括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考察,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
候选人
面    试
笔   试
形 体
口 才
专业水平
创新能力

86
90
96
92

92
88
95
93
候选人
面试
笔试
形体
口才
专业水平
创新能力

86
90
96
92

92
88
95
93
(1)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4:6:5:5的比确定,请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2)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面试成绩中形体占15%,口才占20%,笔试成绩中专业水平占40%,创新能力占25%,那么你认为该公司应该录取谁
20、(本题10分)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
(1)两段台阶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并且数据15,16,16,14,14,15的方差S甲2=,数据11,15,18,17,10,19的方差S乙2=).
21.(本题10分)如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情况(单位:千米/时)
(1)找出该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计算这些车的平均速度;(结果精确到0.1)
(3)若某车以50.5千米/时的速度经过该路口,能否说该车的速度要比一半以上车的速度快?并说明判断理由。
22、(本题12分)某单位招聘员工,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项成绩的原始分均为100分.前6名选手的得分如下: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6
笔试成绩/分
85
92
84
90
84
80
面试成绩/分
90
88
86
90
80
85
根据规定,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一定的百分比折和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的满分仍为100分)
(1)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4.5 分,众数是 84 分.
(2)现得知1号选手的综合成绩为88分,求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个占的百分比.
(3)求出其余五名选手的综合成绩,并以综合成绩排序确定前两名人选.
23、(本题12分)某学校对初中毕业班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九年级(1)、(4)、(8)班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它们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分)
班 级
行为规范
学习成绩
校运动会
艺术获奖
劳动卫生
九年级(1)班
10
10
6
10
7
九年级(4)班
10
8
8
9
8
九年级(8)班
9
10
9
6
9
(1)请问各班五项考评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哪个统计量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并从中选择一个能反映差异的统计量将他们的得分进行排序.
(2)根据你对表中五个项目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设定一个各项考评内容的占分比例(比例的各项须满足:①均为整数;②总和为10;③不全相同),按这个比例对各班的得分重新计算,比较出大小关系,并从中推荐一个得分最高的班作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C 5、C 6、C 7、A 8、D 9、B 10、A
二、填空题
11、5 12、1500 13、65.75分 14、10 15、21 16、,
三、简答题
17、(1)x=5,y=7;(2)a=90,b=80
18、解:(1) (2)因为,选甲合适;或因为,乙成绩稳定,选乙合适。 (两答案都可以,只要说理正确)
19、解:(1)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5:5:4:6的比确定, 则甲的平均成绩为
86×5+90×5+96×4+92×6
5+5+4+6
=90.8. 乙的平均成绩为
92×5+88×5+95×4+93×6
5+5+4+6
=91.9. 显然乙的成绩比甲的高,所以应该录取乙. (2)面试成绩中形体占5%,口才占30%,笔试成绩中专业水平占35%,创新能力占30%, 则甲的平均成绩为86×5%+90×30%+96×35%+92×30%=92.5. 乙的平均成绩为92×5%+88×30%+95×35%+93×30%=92.15.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的高,所以应该录取甲.
20、(1)相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
不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均不相同.
(2)甲段路走起来更舒服一些,因为它的台阶高度的方差小.
(3)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原平均数)使得方差为0.
21.解:(1)该样本的数据的众数为52,中位数为52;
(2)千米/时
(3)不能。因为由(1)知该样本的中位数为52,所以可以估计该路段的车辆大约有一半的车速度要快于52千米/时,有一半的车速要慢于52千米/时,该车的速度是50.5千米/时,小于52千米/时,所以不能说该车的速度要比一半以上车的速度快。
22. 解:(1)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80,84,84,85,90,92,
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4+85)÷2=84.5(分),
则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中位数是84.5,
84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则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众数是84;
故答案为:84.5,84;
(2)设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百是x,y,根据题意得:

解得:,
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是40%,60%;
(3)2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92×0.4+88×0.6=89.6(分),
3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4×0.4+86×0.6=85.2(分),
4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90×0.4+90×0.6=90(分),
5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4×0.4+80×0.6=81.6(分),
6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0×0.4+85×0.6=83(分),
则综合成绩排序前两名人选是4号和2号.
23. 解:(1)平均数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用中位数或众数可以反映.
(2)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校运动会:艺术获奖:劳动卫生=3:3:2:1:1.
1=1.78,4=1.74,8=1.8 ∴8>1>4,


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基础检测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数据1,2,3,3,5,5,5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5,4 B. 3,5 C. 5,5 D. 5,3
2、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2)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米)分别是:1.83,1,85,1.96,2.08,1.85,1.9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1.83
B.
1.85
C.
2.08
D.
1.96
3、孔明同学参加暑假军事训练的射击成绩如下表:
射击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成绩(环)
9
8
7
9
6
则孔明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6
B.
7
C.
8
D.
9
4、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頻数分布
D.
中位数
5、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
A.众数 B.方差 C.平均数 D.中位数
6、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如下表:
则这四人中成绩发挥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4、5、5、x、6、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5
B.
5.5
C.
6
D.
7
8、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乙组数据的方差,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
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
9、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小时)
5
6
7
8
人数
10
15
20
5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
A. 6.2小时 B. 6.4小时 C. 6.5小时 D. 7小时
10、为了帮助本市一名患“白血病”的高中生,某班15名同学积极捐款,他们捐款数额如下表:
关于这15名同学所捐款的数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众数是100 B.平均数是30 C.极差是20 D.中位数是2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三)班的演唱打分情况为:89、92、92、95、95、96、97、,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的分数的平均数是最后得分,则该班的得分为  .
12、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孔明笔试成绩90分,面试成绩85分,那么孔明的总成绩是  分
13、某校对甲、乙两名跳高运动员的近期跳高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则这两名运动员中的_______的成绩更稳定。
14、为筹备班级毕业晚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最终买什么水果。该由调查数据的____________决定。(填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
15、若一组数据2、-1、0、2、-1、a的众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
16、我市某一周的每一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
最高气温(℃)
25
26
27
28
天数
1
1
2
3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三、简答题(共66分)
17、(本题6分)某校规定学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卷面成绩70﹪、课外论文成绩20﹪﹪、平日表现成绩10﹪,若方方的三部分得分依次是92、80、84,则她这学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18、(本题8分)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
月用水量(吨)
10
13
14
17
18
户 数
2
2
3
2
1
(1)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2)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19、(本题8分)甲乙两种水稻试验品中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吨/公顷)
品种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9.8
9.9
10.1
10
10.2

9.4
10.3
10.8
9.7
9.8
经计算,=10,=10,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甲乙两种中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
20、(本题10分)小亮和小莹自制了一个标靶进行投标比赛,两人各投了10次,如图是他们投标成绩的统计图.
(1)根据图中信息填写下表
(2)分别用平均数和中位数解释谁的成绩比较好.
21.(本题10分)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
每人加工件数
540
450
300
240
210
120
人 数
1
1
2
6
3
2
(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
22、(本题12分))某校要从九年级(一)班和(二)班中各选取10名女同学组成礼仪队,选取的两班女生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
(一)班:168 167 170 165 168 166 171 168 167 170
(二)班:165 167 169 170 165 168 170 171 168 167
(1)补充完成下面的统计分析表
班级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极差
一班
168
168
6
二班
168
3.8
(2)请选一个合适的统计量作为选择标准,说明哪一个班能被选取.
23、(本题12分)
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初中部
  
85
  
高中部
85
  
10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D 6、B 7、C 8、B 9、B 10、D
二、填空题
11、94 12、88 13、甲 14、众数 15、 16、27 , 28
三、简答题
17、解:=88.8(分)
18、解:(1)14(吨);(2)7000吨
19、解:甲种水稻产量的方差是:
[(9.8﹣10)2+(9.9﹣10)2+(10.1﹣10)2+(10﹣10)2+(10.2﹣10)2]=0.02,
乙种水稻产量的方差是:
[(9.4﹣10)2+(10.3﹣10)2+(10.8﹣10)2+(9.7﹣10)2+(9.8﹣10)2]=0.124.
∴0.02<0.124,
∴产量比较稳定的小麦品种是甲,
20、解:(1)根据题意得:小亮的环数为:9,5,7,8,7,6,8,6,7,7,
平均数为(9+5+7+8+7+6+8+6+7+7)=7(环),中位数为7,众数为7;
小莹的环数为:3,4,6,9,5,7,8,9,9,10,
平均数为(3+4+6+9+5+7+8+9+9+10)=7(环),中位数为7.5,众数为9,
填表如下:
(2)平均数相等说明:两人整体水平相当,成绩一样好;小莹的中位数大说明:小莹的成绩比小亮好..
21.(1)平均数:260(件) 中位数:240(件) 众数:240(件);
(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件的人数一共是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尽管260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因为24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较为合理
22.
(1)一班的方差=[(168﹣168)2+(167﹣168)2+(170﹣168)2+…+(170﹣168)2]=3.2;
二班的极差为171﹣165=6;
二班的中位数为168;
补全表格如下:
班级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极差
一班
168
3.2
168
6
二班
168
3.8
168
6
(2)选择方差做标准,
∵一班方差<二班方差,
∴一班可能被选取.
23. 解:(1)填表:初中平均数为:(75+80++85+85+100)=85(分),
众数85(分);高中部中位数80(分).
(2)初中部成绩好些.因为两个队的平均数都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
所以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初中部成绩好些.
(3)∵=(75﹣85)2+(80﹣85)2+(85﹣85)2+(85﹣85)2+(100﹣85)2=70,
=(70﹣85)2+(100﹣85)2+(100﹣85)2+(75﹣85)2+(80﹣85)2=160.
∴<,因此,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