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训练1 争取人类和平
一、选择题
1.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 )
①质疑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 ②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③欧洲是多极世界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④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06年12月15日,日本参议院投票通过“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D.日本逐渐成为经济大国
3.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上述材料表明了美国的真实目的是 ( )
A.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B.美国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
C.美国企图独霸世界 D.美国寻求自由世界
4.2009年9月11日上午,纽约在世贸中心“零地带”举行“9·11”恐怖袭击事件8周年纪念活动。数百名遇难者亲属、消防队员、官员参加了当天的纪念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称,要捍卫美国人民的安全就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打击恐怖主义。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 )
A.当今世界反恐任务严峻
B.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C.恐怖主义不得人心
D.恐怖主义导致地区动荡不安
5.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安理会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C.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不结盟运动标志 中国恢复在联
格局示意图 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二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
(3)上述材料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联合国徽标(右图)
材料二 冷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赖以运作的权力基础。世界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不断呼吁着手进行联合国改革。并为此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和设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安理会改组问题的讨论。
材料三 1992年,日本分担的联合国经费已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位,其对联合国活动的扩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2004年59届联大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认为日本已经发挥的作用为它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则反对单方面依据经济实力扩大安理会。主张按照地域平衡、人口比例、民族代表性等原则,增选新的常任理事国,即将新的理事国席位给予亚非拉国家。
请回答:
(1)从联合国的徽标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结合有关史实说明联合国建立初期,联合国的理念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改革问题为什么会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答案
1.D 2.C 3.C 4.D 5.B
6.(1)因素: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2)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作为经济合作前提,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试图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内部发生演变。
(3)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原因:苏东剧变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7.(1)信息:橄榄枝围绕地球,说明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建立初期被大国操纵,没有很好的维护其和平与平等的理念,如美国操纵安理会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
(2)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日益扩大;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力量对比改变,利益冲突加剧;环境问题、疫病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日趋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训练2 追求共同发展
一、选择题
1.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2.有学者指出:“全球性,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国家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 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 ④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是全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进入新世纪后,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全球化的挑战,人类社会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②加强国际合作 ③充分发挥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④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力量 ⑤以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4.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这句话最能说明 ( )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
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
5.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变化趋势是 ( )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北约标志
欧盟标志 伊拉克战争的图片
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
6.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而经济区域集团化却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若干国家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那么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后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握住时代脉搏,高瞻远瞩地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材料二
水污染 大气污染 艾滋病祸及儿童
请回答:
(1)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含义是什么?
(2)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在哪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三幅图片反映的现象是20世纪出现的一些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抵御和消除这些威胁的根本途径是什么?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自然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阻碍人类安全和生存形势?
答案
1.C 2.C 3.D 4.C 5.D
6.(1)联系: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2)区别: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7.(1)和平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
(2)防止局部武装冲突;反对外国军事侵略;裁军和防止核扩散;推动地区性和平;加强呼吁和宣传等。
(3)和平与发展。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等。
专题检测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是 ( )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剧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阵营
D.亚非会议召开后不结盟运动兴起
2.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段话表明 ( )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顺应世界格局变化趋势
C.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D.美国重视意识形态的推广
3.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明
(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4.1988年安理会全年共召开55次正式会议,1992年突破了100次大关。现今,安理会每年的会议基本上都在150次左右。安理会每年举行会议次数的增多反映了 ( )
①国际局势的复杂化 ②安理会职权扩大 ③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④安理会效率低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 )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③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 ④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两极格局结束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右图反映的是 ( )
A.民族冲突
B.恐怖主义
C.领土争端
D.宗教纠纷
7.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先后采用了美国、欧洲等19家世界顶尖供应商的产品。这反映了 (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世界科学技术一体化
8.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9.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 )
欧共体总部 日本经济崛起 不结盟运动会议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0.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 (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 )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包括 ( )
①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②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经是人心所向 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④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13题18分,14题16分,15题1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展览材料,回答问题。
(1)展览1: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以下是展览图片节选
名称
铸剑为犁——伫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
科学家
反核战争游行示威
千年首脑会议
图片
作为讲解员,请你参照图片向参观者叙述人类争取和平的行动。要求语言简洁。(8分)
(2)展览2:展望未来,关注和平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汇成了时代潮流。
作为讲解员,请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全球化是“馅饼”,还是“陷阱”
材料一 下图为《从太空中看贫富差距》
说明:图上灯火通明的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漆黑中的非洲、亚洲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强烈反差。在全球化过程中,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了。
材料二 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材料三
反全球化游行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二所言,你是否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为什么?(4分)
(2)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是世贸组织会议常见一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6分)
(3)有人欢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陷阱”。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6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
材料二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材料三中邓小平就当今世界局势着重阐述了哪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之间有何关系?(8分)
答案
1.A 2.C 3.C 4.C 5.A 6.B 7.C 8.D 9.D 10.C 11.B 12.A
13.(1)建立国际组织——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著名科学家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积极投身于反战和平运动;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以反核战争为中心;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倡导各国致力于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以促进和平力量的增长。
(2)牢记并反思反法西斯战争的教训;全球规模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核战争的浪潮;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形成对霸权主义的牵制;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14.(1)否。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污染转移事件。在全球化过程中,在环境问题引起国内关注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将一些重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反全球化是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但从根本上看,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人类社会应当更理智地对待全球化,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经济全球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应看到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素质的无形服务。与此同时,也要当心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发展途径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应对不好也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陷阱”。
15.(1)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宗教、民族、领土矛盾的激化等。
(2)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两大问题的关系: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