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知能升级
【达标集训】
1.(2013·绵阳中考)与图中所示细胞比较,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2.科研人员对某海洋植物研究时发现,其细胞内的钠离子(一种物质)含量远低于海水。这是由于哪一结构的何种作用( )
A.细胞壁 保护作用
B.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
C.细胞液 控制物质进出
D.细胞膜 保护作用
3.小明同学对人体卵细胞、人体成熟红细胞、叶表皮细胞、艾滋病病毒(HIV)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并实验观察,获得如下表结果(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A
人体
卵细胞
√
√
√
√
×
B
人体成熟
红细胞
×
√
√
×
×
C
叶表皮
细胞
√
×
√
√
√
D
艾滋病病
毒(HIV)
×
√
×
√
×
4.如图中,能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的主要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一种叫DNA的有机物,DNA主要存在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本领,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小小的单细胞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生活。单细胞生物( )
A.必须生活在水中
B.都是分解者
C.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都吸收现成有机物作为营养
7.(2013·临沂学业考)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换用高倍镜后,若图像不清晰应调节( )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8.(2013·福州学业考)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渍,擦拭时使用的是( )
A.餐巾纸 B.纱布 C.擦镜纸 D.棉花
9.下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0.(2013·绍兴中考)实验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仪器是( )
1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
B.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越暗
C.要想将视野调得明亮些,可使用凹面反光镜或较大光圈
D.若把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左下方移动
12.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染色时所用的染色剂是 。
(2)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 倍。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 上。
(3)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下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相同,判断依据是 。
(4)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含遗传物质的都是② ,该结构中存在
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蛋白质。
13.制作植物细胞装片时用的是清水,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用的是生理盐水。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能否用清水?为什么??
。
(2)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探究: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用的是0.9%的生理盐水,而不能用别的浓度的盐水,并预测实验结果。
方法步骤:
顺序
方法步骤
①
取三块洁净的载玻片,编号为1、2、3
②
向1号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 %的盐水
向2号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 %的生理盐水
向3号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 %的盐水
③
用 牙签在漱净的 内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 涂抹在1、2、3号载玻片上的盐水滴中
④
染色后用 倍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预测结果:?
。
14.下面是两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而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2)如果甲图是桃的果肉细胞,其果实应是由雌蕊的 发育来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果实属于 。
【感悟中考】
1.(2013·南充中考)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放置装片→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观察)
B.在视野中发现有一污点,移动装片,污点随之移动,可以判断污点位于装片上
C.小明想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小林告诉他要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D.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
2.(2012·嘉兴学业考)如图1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3·东营学业考)东营名优产品“麻湾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营养丰富而闻名,是夏季消暑佳品。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 )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核
4.(2013·菏泽学业考)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5.(2013·台州学业考)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6.(2012·怀化学业考)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要使视野变得白亮,关键的操作应该是( )
A.制作临时装片 B.对光
C.取镜 D.安放
7.(2013·济宁学业考)下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8.(2012·巢湖学业考)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9.(2013·聊城学业考)图甲和图乙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图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
。
(2)图乙中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
。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 ] 。
(4)显微镜下看到的图丁所示的细胞呈 色,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在形态上的区别是口腔上皮细胞 。
10.(2013·宁波中考)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常被用作动物细胞的观察材料。
(1)下列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其中图 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
11.(2012·东莞学业考)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生物,A的名称是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通过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解析
【达标集训】
1.【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图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解析】选B。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外面,不能进入细胞内,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各种细胞及病毒的结构。人体卵细胞和人体成熟红细胞均属于动物细胞,都无细胞壁和叶绿体,除此以外,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叶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4.【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图中是一个植物细胞,③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正确答案为C。
5.【解析】选D。本题考查细胞核含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能流动;细胞核含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有DNA和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有些也生活在陆地或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有些单细胞生物,如衣藻、眼虫等体内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这部分单细胞生物是生产者。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有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在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7.【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使物像更清晰。其他结构都没有这个功能。
8.【解析】选C。使用显微镜时,若发现镜头上有污渍,可用擦镜纸擦拭;若发现镜身有污渍,可用纱布擦拭。
9.【解析】选C。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图中③为对光,其成功的标志是看到白亮的视野;图中①为压片,将所要观察的玻片物体置于通光孔的中央;图中②为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中④为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看到物像后,如果物像不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
10.【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四种观察仪器的用途和放大倍数等。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位于放大镜(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的时候,人在另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和物体位于同侧的放大正立的虚像,一般的放大镜放大3~5倍。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从十几倍到几百倍,主要用来观察动植物、微生物的细胞等。天文望远镜可以观看天文景象,研究神秘宇宙星体的运动、变化、发光、热量等。
11.【解析】选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将物像调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若要移到视野中央,物像要向左下方移动,所以要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2.【解析】本题是对显微镜使用方法及细胞特点的综合考查,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为了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原来的形态,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口腔上皮细胞是透明的,因而用碘液给细胞染色,观察效果会更好。
(2)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目镜)5×(物镜)40=200。视野内有污点,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或载玻片上,若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不在临时装片和目镜上,污点在物镜上。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和液泡。图中甲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乙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
(4)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答案:(1)生理盐水 碘液 (2)200 物镜
(3)甲 甲图没有细胞壁(或液泡,或叶绿体)
(4)细胞核 DNA
13.【解析】在探究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最适盐水浓度的过程中,需由小到大设立浓度梯度,然后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否变形,使口腔上皮细胞维持原状的浓度就是所需生理盐水的浓度。
答案:(1)不能。生理盐水浓度与人的体液相当,若用清水,细胞会吸水胀破
(2)方法步骤:②0.1 0.9 2.0(体现出浓度梯度即可)
③消毒 口腔 均匀 ④低
预测结果:1号载玻片上的细胞破裂,3号载玻片上的细胞皱缩,只有2号载玻片上的细胞完好(要与方法步骤②对应)
14.【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临时装片的制作,果实的形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知识点。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这主要与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关。
(2)传粉、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答案:(1)清水 生理盐水 (2)子房 器官
【感悟中考】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实验操作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使用显微镜和正确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观察时视野中发现有污点,可以通过移动装片或者更换镜头来判断污点的位置。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倒像,要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可以简化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
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分析图示可知,视野中有带黑边的圆圈,这是在制片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让它的一侧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规律方法】显微镜视野中气泡与细胞的区分和排除方法
(1)气泡与细胞的区别:
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中间亮,周围暗,用镊子轻轻挤压能变形或移动。
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不一定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不能变形或移动。
(2)气泡的排除:气泡往往是因为玻片不洁净或在装片制作过程中盖盖玻片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气泡产生后会严重影响对标本的观察,所以在观察前应尽量排出气泡,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这样气泡就会随水流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流出。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知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主要功能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与题目问题不符,因此A项错误。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题目中的甜味物质就是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因此B项正确。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与题目问题不符,因此C项错误。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与生物的遗传有关,与题目问题不符,因此D项错误。
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操作显微镜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的操作步骤。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先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观察的物像),再转动转换器(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然后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以找到清晰的物像。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显微镜操作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视野明暗、细胞大小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由图可知,甲视野中细胞体积小、数目多,放大倍数小;乙视野中,细胞体积大、数目少,放大倍数大。在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故甲的视野比乙的亮。由于显微镜成倒像,故物体的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甲视野中细胞数目多,进一步放大后,许多细胞在视野之外,无法都看到。若在甲中看到模糊的像,则在乙中将更模糊不清。
6.【解析】选B。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通过对光,外界光线照射到反光镜上的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目镜,到达人眼,就能通过目镜观察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7.【解析】选D。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镜头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由图可知,甲、乙是目镜,丙、丁是物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乙、丙的放大倍数大,用这组镜头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暗。题中选项C是四次观察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选项D只看到一个细胞,是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
9.【解析】本题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主题,主要考查细胞结构生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1)准备观察动物细胞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在对侧用吸水纸吸引,目的是将标本染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
(3)观察是使用显微镜的第三步,首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要看物镜,避免压碎玻片标本。
(4)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呈黄色,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边缘不规则。
答案:(1)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
(2)稀碘液 染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
(3)[2]粗准焦螺旋 [4]物镜
(4)黄 边缘不规则(或形状不规则)
10.【解析】本题以细胞为主题,主要考查对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知识的掌握和识图能力。
(1)图甲中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是红细胞;图乙中的细胞形状规则,排列紧密整齐,是洋葱表皮细胞;图丙中的细胞形状不规则,比较疏松,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丁是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染色时颜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答案:(1)丙 (2)细胞核
11.【解析】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及生理特征。图中的生物都只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是草履虫;B是衣藻,它体内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是变形虫,身体最外层是表膜,物质交换要通过表膜进行。
答案:(1)显微镜 (2)草履虫 叶绿体 表膜
课件43张PPT。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二讲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和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中生物第一轮复习1.显微镜的构造: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目镜转换器物镜遮光器反光镜(1)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c]_____和[e]_____。
(2)c和e的作用是_________。
(3)d的功能是_________。
(4)调节光线强弱的是[__]_______,反射光线的是[__]_______。
(5)a和b的功能是_________。目镜物镜放大物像调换物镜f遮光器g反光镜升降镜筒2.显微镜的使用:
(1)取拿与安放:
①取拿:一手握住_____,一手托住_____。
②安放:距实验台边缘__厘米左右处,略_____,安装好_____
和_____。
(2)对光:
①转动___________,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对准
_______。
②转动_______,选用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_______,然后左眼
注视_____,右眼_____。
③转动_______,直到看到一个_____视野。镜臂镜座7偏左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低倍物镜通光孔遮光器通光孔目镜睁开反光镜明亮(3)观察:
①放置:正对_______中心。
②镜筒下降:转动___________,眼睛从_____注视_____,直至
_____接近装片约2 mm处。
③观察物像:_____注视目镜,同时_______转动___________,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转动___________,使物像
更清晰。通光孔粗准焦螺旋侧面物镜物镜左眼反方向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3.放大倍数:
(1)计算:_____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2)举例: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为_______。目镜与物镜乙和丁1.图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细胞壁2.图示解读:
(1)细胞壁:透明,_____和_____细胞。
(2)细胞膜:保护细胞,_____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含有大量物质,里面有_______、_____等,液泡中
充满_______。
(4)细胞核:近似_____,含有_________。
3.异同比较:
(1)共有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区别: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保护支持控制叶绿体液泡细胞液球形遗传物质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易错易混】(1)植物细胞的酸、甜、苦、辣、咸等物质存在于细胞液内,不存在于细胞质内。(2)不要误认为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叶表皮细胞、根尖细胞等没有叶绿体。 核心概念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考向指南】【概念剖析】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流动,加速与外界物质的交换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液泡:内含细胞液
植物
细胞动物
细胞【中考警示钟】
①植物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楚细胞膜。
②并不是所有的遗传物质都位于细胞核内,也有一少部分遗传物质位于细胞质内。【学而后思】
(1)糖拌西红柿时会流出很多液体。这些液体是什么?来自哪一结构?
提示:这些液体是细胞液,来自液泡。
(2)草履虫的细胞也有叶绿体吗?
提示:没有。草履虫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显绿色,是因为草履虫捕食了绿色植物。
(3)实验室内有一张已脱落标签的玻片,你将怎样判断其中的材料是取自植物还是取自动物?
提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有细胞壁、液泡,则取自植物;若没有这些结构,则取自动物。【互动探究】
(1)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时为什么不易观察到细胞膜?
提示:因为细胞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而且紧贴在细胞壁上。
(2)用钢笔绘图,且较暗的地方用粗线表示。行吗?为什么?
提示:不行。因为生物绘图时应用3H型铅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典题例证】(2013·南充学业考)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 是动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植物细胞一般还具有[③]叶绿体、[①]细胞壁、[ ] 。
(2)细胞结构中,[ ]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
(3)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叫 ,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甲⑤ 液泡④ 细胞核细胞膜 分组实验一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实验过程】
1.成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虚像。与装片上的
图像相比,呈_____旋转。即旋转_____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
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2.移片: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_____,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
片移动方向_____。即若要求物像移到中央,则偏向哪个方向就
向哪个方向移。如物像偏左上,装片就向_____移。
3.对光:光线强时,用_____镜、_____圈;光线弱时,用_____镜、
_____圈。 倒像相反左上平面小光凹面大光180°180°4.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放大倍数和_____放大倍数的乘
积。
(2)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更___,但是视野中可看
到的物像数量更___,视野更___。
(3)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物像大小、数量、明暗比较:目镜物镜小多明大少暗大少暗5.污点:
(1)位置:目镜、物镜和装片。
(2)判断:
①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_____上;
②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_____上;
③如果移动装片或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_____上。
6.维护:
(1)显微镜还原时,要把两个_____偏向两旁;如果物镜正对镜筒,
长期放置可能会有灰尘落到物镜镜头上,弄脏物镜镜头。
(2)镜体用_____擦拭,镜头需用_______擦拭。装片目镜物镜物镜纱布擦镜纸【实验问题】
1.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是黑暗的。这是为什么?
提示:因为这几位同学挡住了光线。
2.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了物像,应如何把它移至视野的中央?
提示:由于显微镜成倒像,所以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方能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实验训练】
(2011·株洲学业考)孙悟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叶肉细胞的结构。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显微镜的构造,写出a、b两种结构的名称。
a ,b 。
(2)图2是孙悟同学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操作步骤,请你排列好正确的顺序: 。目镜反光镜②①④③(3)下表是孙悟同学观察时使用到的四种不同目镜和物镜组合,哪一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B(4)孙悟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
中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
叶绿体(如图3),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
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她想:细胞内
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呢?请你帮她回答:
。逆时针方向【变式备选】(2012·德州学业考)图中,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 )
A.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B.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D 分组实验二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过程】
1.玻片标本:
(1)按制作方法分:_____、_____、_____。
(2)按保存时间分:_________和_________。切片涂片装片永久装片临时装片2.制作动植物材料的临时装片:
(1)图示过程:(2)过程解读: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生理盐水内表皮口腔上皮上皮细胞生理盐水气泡水滴稀碘液吸水纸(3)生物绘图:
①图应画在中央稍偏_____方;
②不同结构的明暗有差异,用铅笔点上疏密不同的细点表示,
_____的地方细点越多;
③字尽量标注在图的___侧,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图形的名称。左上越暗右【实验问题】
1.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提示:气泡有黑圈,无一定的结构,用镊子压盖玻片,气泡变形;细胞有一定的结构,用镊子压盖玻片,细胞不变形。
2.有的同学想观察叶片的结构,就把一片树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样做行吗?为什么?
提示:不行。因为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实验训练】
(2013·怀化学业考)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①中,转动 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能够使标本放大到一定倍数的结构是 和4(填标号)。
(2)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有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五步,图②是其中的哪一步骤? 。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染色(如图③),通常所用的染液是 。
(4)图④和图⑤中,哪一幅是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
(5)图④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颜色最深的是细胞中的哪一结构? 。粗准焦螺旋1盖片碘液⑤ 细胞核【变式备选】(2013·泉州学业考)小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忘记操作次序,请帮忙选出正确步骤( )
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B探究活动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过程】表层低倍镜【实验问题】
由于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过快,不方便观察。为了限制它的运动速度,实验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提示:为了限制草履虫运动的速度,可以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实验训练】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 。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表C(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以下三个空填“有害”“有利”“既无利也无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③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有利 有害既无利也无害【变式备选】下列不属于草履虫特征的是( )
A.能够自由运动
B.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C.具有细胞壁
D.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