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4 15: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习总书记于 2021 年 4 月宣布:中国将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 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 这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不 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
A.绿色出行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大肆焚烧秸秆 D.爱护花草树木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3.煤的主要元素成分是( )
A .碳 B .硫 C .氧 D .氢
4. 《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员、作家丹 布特尼提出了“蓝色区域”的概念, 所谓蓝色区域,是指生活 着很多长寿者的地区。他研究发现长寿者经常食用六大食物:豆类、绿叶蔬菜、坚果、橄榄油、燕麦 和蓝莓。有关人类寿命和老龄化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逐渐成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B.只吃以上六大食物就能够增加人的寿命
C.只有生活环境会影响人体的衰老
D.衰老就是各器官中的细胞逐渐死亡的过程
5.下列人类活动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B.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C.为改善卫生状况,生产一次性餐具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6.如图为海水吸收 CO2 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1 页(共 15 页)
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此碳循环中将 CO2 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C.吸收的 CO2 与钙化中释放的 CO2 的量相等
D.钙化中释放 CO2 的反应为: 2NaHCO3+CaCl2=CaCO3 ↓+CO2 ↑+2NaCl+H2O
7.近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世界石油和煤价格暴跌,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石油和煤都是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煤是混合物
C.石油和煤都是纯净物
D.价格下跌是因为石油、煤的储量无限
8.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利用风能发电,主要是因为( )
A.风能发电的电力较强
B.风能发电不需要任何自然条件
C.石油和煤等能源将很快耗尽
D.风能发电所产生的电能很稳定 9.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10.同学们,节能减排,你能做点什么?“低碳生活”,你愿意践行吗?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节能措施( )
A.做几样饭菜时, 一个炉上的几个炉眼同时使用
B.淘洗好的米浸泡 10 分钟后再煮
第 2 页(共 15 页)
C.最好不用微波炉加热熟食或解冻冰冻食品
D.大块的食物,最好先切成小块再下锅
1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第 3 页(共 15 页)
A.开展生态旅游
C.增加木材产量
B.发展畜牧业
D.改善生态环境
12.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挑战.探
求能源利用的新途径是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下探究能源利用的途径不恰当的是( )
A.更多地利用木材
C.增加风力发电量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D.增加核发电量
13.在装修房子过程中,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选择节水型坐便器
C.使用清香型空气清新剂掩盖油漆味
D.使用隔音、隔热玻璃窗
二 、填空题
14.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直接利用太阳不会污染环境, 围绕地球运转的通信卫星,其两翼安装的太 阳能电池板,能把 能转化成 能,供通信卫星使用。太阳能还可以直转化成内能, 现 有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每天可将 50 千克水从 20℃加热 50℃,若燃烧煤气来加热这些水, 则至少需 要消耗掉 米 3 的煤气。 [已知完全燃烧 1 米 3 煤气可放出 3.9×107 焦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 焦/ (千克 ℃),不计热量损失]
15.去年 9 月, 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必然要求,充分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图甲形象地表示了碳中和的情况,图乙表示出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碳吸收主要由 (选填字母)完成;碳排放除图乙所示的途径
外,还有 。
16.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和大气中 CO2 含量按目前速度上升的体积分数图.请回答:
(1) 在如图①和④线上补加箭头(其它箭头已画出),以正确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2) 大气中的 CO2 的消耗途径有 和被海洋吸收.
(3)根据如图估计,到 2050 年,大气中 CO2 的体积分数约为 %,这比 2000 年 CO2 体积分数 0.035% 增加了 %.
(4) 大气中 CO2 含量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是 .根据上述 CO2 的产生和 消耗途径, 提出 2 条合理建议:
① ;② .
三 、解答题
17.2022 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 成为迄今为止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科技与创新在 这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4 页(共 15 页)
(1) 新技术: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 CO2 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 CO2 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 为零。其技术原理简化为图甲所示, 其中压缩机压缩 CO2 气体示意如图乙所示。 CO2 气体经压缩机时, 压缩机对其做功,CO2 气体的内能 ;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 CO2 ,此过程为 (填写物态 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 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 变成 CO2 气体,CO2 分子间的间隙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新材料: 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原料检测、聚乳酸生产加工,制成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餐盒, 供北 京冬奥会选手使用。这些餐盒可还田变为肥料,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餐盒变肥料” 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里的 (填写生态系统的成分)。
(3) 新创意:开幕式上,奥运主火炬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 充分体 现低碳环保, 实现了一次点火创新。已知奥运火炬的燃料是氢气,从“绿色办奥”角度分析,氢气做 燃料的优点: 。(写出 1 条)
18.如图所示是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请回答:
(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②是通过植物的 作用。
(2) ⑤所表示的碳元素主要是以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的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3) 图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是因为还缺少 。
(4) 目前倡导的“低碳生活”措施是为了减缓主要由 (填图中数字)产生的温室效应。
第 5 页(共 15 页)
19.阅读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许多国家大规模地开展了新能源的探索工作,其中氢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科学家们认 为高效率制氢的方法有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阳光催化光解水制氢,太阳能 生物制氢等。
资料二:中国工程院士陈清泉认为,电动车一定会代替汽油车, 有两个理由:一是能源问题,最多再 过 60 年,石油资源将枯竭;二是污染问题,传统汽油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目前已经占到整个污 染源的一半以上。电动汽车基本上不以汽油为直接燃料, 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低。
资料三:目前我国对购买电动汽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的电力来源以 火力发电为主, 仍会造成大气污染, 因此使用电动汽车对改善大气环境并没有什么帮助。
(1) 下列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填序号)。
①煤
②汽油
③天然气
④太阳能
⑤风能
⑥潮汐能
⑦地热街
⑧电能
⑨氢能
⑩酒精
(2) 目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方法有 、 等。
(3) 采用先进的方法获得氢能源,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改进以化石燃料制取氢气的方法
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D.使用炽热的铁和水蒸气反应制得
(4) 汽油车会被电动车代替的原因是 、 。
第 6 页(共 15 页)
(5) 你认为使用电动汽车是否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理由是 。
第 7 页(共 15 页)
0.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 细节。
【解答】解:A.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 A 属于“低碳”生活;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减少树木的砍伐, 增加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故 B 属于“低碳”生活; C、大肆焚烧秸秆,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故 C 不属于“低碳”生活;
D、爱护花草树木, 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故 D 属于“低碳”生活。
故选: C。
2.【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满足生物生长发育; 维持着地表温度, 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解答】解: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来自地质时期的太阳能,故 A 对,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故 B 对,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例如蒸发、水汽输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故 C 对,不符合 题意。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故 D 错, 符合题意。
故选: D。
3. 【分析】根据煤的主要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 出的热量。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 铁等元素)。
故选: A. 4. 【分析】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 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 能量, 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 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就是健康的
第 8 页(共 15 页)
生活方式。
【解答】解:A.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与之直接相关的养老保障政策、养老 服务机构和养老护理人员等都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A 正确;
B、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 体所必需的。豆类、 绿叶蔬菜、坚果、橄榄油、燕麦和蓝莓的食物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只吃这六大 食物, B 错误;
C、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等都会影响人体的衰老,C 错误;
D、衰老就是各器官中的细胞新陈代谢机能减弱的过程,细胞凋亡才是各器官中的细胞逐渐死亡的过程, D 错误。
故选: A. 5. 【分析】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保护环境和资源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 问题, 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解答】解: A.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 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B、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 同时垃圾的回收能变废为宝, 不会对环 境造成危害。
C、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 进行保护和管理,又 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不会对环境造 成危害。
故选: C。
6. 【分析】A.根据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解答;
B、根据碳循环中将 CO2 转化过程分析解答;
C、根据收的 CO2 与钙化中释放的 CO2 的量不相等解答;
D、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解答】解:
A.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 故正确;
第 9 页(共 15 页)
B、碳循环中将 CO2 被海水吸收转化为碳酸,为无机物,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 有机物,故正确;
C、吸收的 CO2 与钙化中释放的 CO2 的量不相等, 吸收的二氧化碳多, 故错误;
D、钙化中释放 CO2 的反应为: 2NaHCO3+CaCl2=CaCO3 ↓+CO2 ↑+2NaCl+H2O,故正确。
故选: C。
7. 【分析】A.根据石油、煤的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石油和煤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石油、煤属于化石能源,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
【解答】解:A.石油和煤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都是混合物,故 A 正确;
B、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 B 错误;
C、石油和煤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属于混合物, 故 C 错误;
D、石油、煤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价格下跌是市场因素, 故 D 错误。 故选: A. 8. 【分析】(1)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为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 风能发电的局限: ①风能分布不均匀;②风能具有间断性;③风能发电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④风 能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等。
【解答】解:A.只有在建设大量的风力发电风扇形成一定规模后才可能产生较强的电能,在很多地方, 并不适宜建设大型风力发电站, 目前的风力发电主要以小型发电站为主,故 A 错误;
B、风能发电站需要建设在风力比较充沛的地区,故 B 错误;
C、为面对即将到来的(化石) 能源危机,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发除化石能源以外的新能源, 包括太阳 能、水能、风能等, 故 C 正确;
D、风力并不是稳定持续的,太大或太小的风都无法用来发电, 所以风能发电无法产生稳定的电能,故 D 错误。
故选: C。 9. 【分析】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燃烧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乙醇可以使用粮食发酵法 制得, 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第 10 页(共 15 页)
【解答】解: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乙醇汽油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属于混合物, 故 A 说法错误;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减小了汽油的消耗,故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故 B 说法正确; C、利用石油分馏可以制得汽油等燃料,故 C 说法正确;
D、乙醇可以使用粮食发酵法制得,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A.
10. 【分析】根据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 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 低碳,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减缓生态恶化, 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可知。
【解答】A.一个炉上的几个炉眼同时使用,节省了时间也但不能节省了液化气,符合题意;
B.淘洗好的米浸泡 10 分钟后再煮,可以在短时间内煮熟, 节省了电能, 不符合题意; C.用微波炉加热熟食或解冻冰冻食品可以节约电能,不符合题意;
D.大块的食物, 最好先切成小块再下锅, 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节省电能,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 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 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 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 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 25 度以上的坡耕地, 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 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 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 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 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 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
【解答】解: 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本身植被较少,很容易遭受破坏。西部大开发 中启动这两项工程, 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故选: D。
12.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新能源种类和对新能源的开发。
【解答】解: 太阳能、核能和风能都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而大量使用木材可以造成环境破坏、 大气污染更严重等。故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第 11 页(共 15 页)
13. 【分析】 A.根据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无污染的能源,前景广阔, 在生活中可以用太阳能热水器进 行分析;
B、根据生活中要有节约能源的意识, 会选择一些节能装置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知: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时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进行分析; D、根据控制噪声时,可以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进行分析。
【解答】解:A.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无污染,所以可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故 A 正确;
B、选择节水型坐便器, 可以节约水, 故 B 正确;
C、空气清新剂虽然可以掩盖油漆味, 但油漆分子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仍然可以在空气中扩散,危 害人体的健康, 故 C 错误;
D、使用隔音、隔热玻璃窗,可以减弱噪声污染,故 D 正确。
故选: C。
二 、填空题
14. 【分析】(1)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 利用 Q 吸 =cm (t ﹣ t0 ) 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损 失,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 Q 放 =Vq 求出煤气的体积。
【解答】解:(1)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通信卫星使用的; (2) 水吸收的热量:Q 吸 =cm (t ﹣ t0 ) =4.2×103J/ (kg ℃) ×50kg×(50℃﹣ 20℃)=6.3×106J; 不计热量损失, 完全燃烧煤气放出的热量 Q 放=Q 吸=6.3×106J;
由 Q 放 =Vq 可知,煤气的体积 V==≈0.16m3。
故答案为: 太阳;电;0.16。
15. 【分析】根据图示信息以及碳的循环来分析。
【解答】解:由图示甲可知, 碳吸收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即 B;碳排放除图乙所示的途径(化 石燃料燃料燃烧)外,还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6. 【分析】(1)根据碳循环的过程来分析;
(2) 根据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来分析;
第 12 页(共 15 页)
(3) 根据数据来分析;
(4) 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降低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1)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④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
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

(2) 大气中的 CO2 的消耗途径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被海洋吸收; 故答案为: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吸收;
(3) 根据如图估计,到 2050 年,大气中 CO2 的体积分数约为 0.043%,这比 2000 年 CO2 体积分数 0.035% 增加了 0.043% ﹣ 0.035%=0.008%;故答案为: 0.043;0.008;
(4) 大气中 CO2 含量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是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根据上 述 CO2 的产生和消耗途径,提出的合理建议有:植树造林、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等;
故答案为: 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合理即可)。
三 、${实验题}
${实验题内容}
四 、解答题
17. 【分析】(1)根据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物质的三态变化分析;
(2) 根据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
(3) 根据氢能源的优点分析。
【解答】解:(1) CO2 气体经压缩机时,压缩机对其做功, CO2 气体的内能加;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 CO2 , 此过程为液化,放出热量;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气化变成 CO2 气体,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从 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变大;
(2)“餐盒变肥料”是将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为植物生长所用, 这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水, 产物无污染;热值高;原料广。
第 13 页(共 15 页)
故答案为:(1) 增加;液化,放出热量; 气化;变大;
(2) 微生物;
(3) 生成物是水, 产物无污染或热值高或原料广。
18.【分析】分析题图: 图示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根据箭头可判断出①是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 ③分解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⑤是捕食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所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 体的途径②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2) 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⑤所表示的碳元素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3)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 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是因 为还缺少非生物成分;
(4) 我国政府倡导“低碳”生活, 积极开发使用环保新能源,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④煤、石油等化石 燃料燃烧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避免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
故答案为:
(1) 光合;
(2) 有机物;
(3) 非生物成分;
(4)④
19. 【分析】(1) 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在自然界中现存的、未经加工转换的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称 之为一次能源;
(2) 根据利用太阳能制取的方法来分析;
(3) 根据制氢的原理来分析;
(4) 根据利用电动车的优点来分析;
(5) 根据电动汽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1) 题干所示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汽油、电能、氢能、酒精; 故答案为: ②⑧⑨⑩;
(2) 目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方法有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阳光催化光
第 14 页(共 15 页)
解水制氢,太阳能生物制氢等;故答案为: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合理即可); (3)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不可行;
B.改进以化石燃料制取氢气的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 不可行;
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 可行;
D.使用炽热的铁和水蒸气反应制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和铁,不可行;
故答案为: C;
(4) 汽油车会被电动车代替的原因是能源问题;污染问题;故答案为: 能源问题; 污染问题;
(5) 电动汽车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因为电动汽车基本不以汽油为直接燃料,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 染低;或使用电动汽车不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因为目前电力来源以火力发电为主,仍会造成大气污 染; 故答案为:有利于(或不利于);电动汽车基本不以汽油为直接燃料,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低 (或因为目前电力来源以火力发电为主, 仍会造成大气污染)。
第 15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