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期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19 20: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邯沟 D 通济渠
( )3、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 ) 4、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 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 )5、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 )6、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 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7、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兴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8、小华同学对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
得出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出现
B.都江堰是防洪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D.看来中国只在这两朝代时能“以农为本”
( )9、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10、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 )11、下图是大雁塔进士题名帖的拓本。与此拓本所含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制
( )12、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3、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唐玄宗
( )14、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 汗”,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 唐太宗 D.唐玄宗
( )16、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 )17、下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 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 )19、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 )20、“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 )21、2011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震后面临严重核泄漏危机的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下列历史事件,与温家保总理此行有着相同意义的中日交往大事是
A.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戚继光抗倭
( )22、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23、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 B.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 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
( )24、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其中,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  )2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A.张仲景——诗圣 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 D.杜甫——书圣
( ) 26、小华暑假期间去旅游,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是下列哪个城市?
A 成都 B 兰州 C 西宁 D 拉萨
( )27、 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是
A 唐高祖 B 武则天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 )28 、唐太宗时期,先后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 )29、 唐朝时候,中原地区同周边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不包括
A 唐王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B 长期武力征服
C 与少数民族通婚 D 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 )30、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
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
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 隋朝 B 唐朝 C 汉朝 D 南北朝
二、读图题:(共5分)
31、如图,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
围绕它的争论也没停息过。唐诗人皮日休曾
写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你完成:
(1) 请你根据右图空格在相应序号处填上相应的地名。(3分)
1、________ _ __________
2、________ 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 ________
(2)你如何评价隋朝修建的这条河?(2分)
三、列举题:(共9分)
32、列举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3分)
33、列举唐朝三位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6分)
四、材料题:(共16分)
34、(一)(贞观)四年(630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故里,斗米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贞观”是谁的年号?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什么? (2分)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种统治的结果怎样? (2分)
(2)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请你举出唐朝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史实。(至少举出三件史实)(3分)
(3)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乎国家稳定,社稷安危。秦始皇、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然而两人在民生问题上采取的政策却截然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秦始皇、唐太宗在民生问题上分别采用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4分)
(2)学习历史要发挥历史的史鉴功能,从两位统治者不同的统治结果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经验教训?
1
2
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