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通州区化学复习研讨会--酸碱盐试卷讲评公开课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通州区化学复习研讨会--酸碱盐试卷讲评公开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20 23:17:01

文档简介

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初三化学
酸碱盐检测题一
(考试时间:45分钟 总分:60分)
命题人: 吴冬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S—32 O—l6 C—12 Zn—65 Na—23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
A.石灰石、大理石 B.烧碱、纯碱 C.生石灰、消石灰 D.干冰、冰
2. 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西瓜 B.茶 C.油菜 D.甘草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4. 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食盐、食醋和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鉴别食盐和纯碱 B.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C.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D.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5.盐酸先生闯迷宫(见下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6.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则敞口容器中物质总质量会减少的是( )
A.烧碱固体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浓盐酸
7.含有CO、N2、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浓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后,(每一步均完全反应)剩余的气体是( )
A.CO 和H2 B.N2和CO2 C.N2 D.N2和H2
8.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 )
A.无色酚酞溶液 B.pH试纸 C.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9.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盐酸反应
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10. 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
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浓H2SO4洗气
B
MnO2
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K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1.㈠:(4分)小华在学校复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时,归纳了氢氧化钙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
(2)根据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 ②

㈡:(6分)小华觉得你太聪明了, 是他的良师益友,在复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又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完成下列题目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
Fe2O3+HCl——
④……
由于小华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写完,请帮他写出化学方程式: ,帮小华写出稀硫酸与这种金属氧化物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讨论交流小华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
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
质 (填序号“①”、“②”或“③”)。
(3)反思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___________离子,由此联想到,可溶性碱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________离子。
㈢:(6分)老师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阅读后帮小华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下同)当烧杯中溶液的pH=7.0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当烧杯中溶液的pH=12.7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㈣:(3分)小华回到家想到妈妈经常胃疼,他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妈妈,他了解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患有胃酸过多症的病人常服用抗酸药物以减轻病痛。小华看到医生给他妈妈开的抗酸药物的主要成分有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请你和小华一起思考:
(1)写出抗酸药物发挥作用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 ;
②???????????? ???????? 。
(2)抗酸药物一般要嚼碎后服用,其中的道理是:????????????????????????????? 。
㈤:(2分)小华打开爸爸刚买来的化肥袋,打开袋口后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爸爸想考一考他,问他原因。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如下:
资料一: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碳酸氢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氨气,而且肥效降低。碳酸氢铵受潮时,在常温时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资料二: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呈碱性。
(1)小华告诉爸爸储存NH4HCO3时应注意:??????????????????????????????????????????? ;
(2)小华的爸爸在施肥时,为了提高肥效,将钾肥草木灰与氮肥NH4HCO3混合施用了,小华认为不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小华认为这种做法不妥的原因。?
??????????????????????????????????????? ???? 。
12(3分)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气球中装有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试管中装有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把两种药品同时倒入试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俗称是 。
(2)反应过程中气球膨胀的快慢:甲 乙(填“>”、“=”、“<”,下同),反应完全后气球膨胀的大小:甲 乙。
13.(3分)某地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亚硝酸钠 (NaNO2)
氯化钠 (NaCl)
水溶性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 点
271℃
801℃
沸 点
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413℃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
无反应
(1) 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 _, 。
(2) 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 。
14. 实验探究(7分)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III: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过量的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时,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计算题(6分):
小华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100g稀硫酸。(结果不是整数时,保留一位小数)
(1)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酸碱盐检测题(一)讲评教学设计
化学习题课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通州区平潮实验初级中学 吴冬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酸碱盐检测题的讲评,进一步掌握一部分酸碱盐的性质;
(2)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各知识点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一些错题的错因分析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酸碱盐知识习题的认真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综合运用酸碱盐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自我效能感。
四、教学流程图
课件30张PPT。2014年通州区化学复习研讨会1.参考人数:54人
平均分:46.7分
及格率77.8%
优分率31.5%
  初三(7)班酸碱盐检测题(一)成绩分析表2.分数段:及格42人朱苏蒙,马清,杨孚嘉,陈家乐,金铖成,
朱玉燕,施娜,钱永,胡睿,王清云,严璐,
高玥,朱春燕,赵清锐,周达李婧怡,陆雪瑶,许熹儿,王磊,夏赛萍,
程杰,顾心韵,陶徐旺,陈旭,韩天敏,
田成,陈敏珊,吴司旭,孙俊总分之星进步之星初三(7)班酸碱盐检测题(一)成绩分析表0.81.50.95.21.23.24.9反思结束1.83.61.91.8本课师生互动三步曲第一步:就题论题,见招拆招。
第二步:追本溯源,归纳总结。
第三步:一题多变,拓展延伸。
⑴常见物质的俗名
NaOH
Ca(OH)2
CaO
Na2CO3
NaHCO3
C2H5OH⑵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
石灰石
大理石
天然气
铁锈
食盐
1、物质的俗名和主要成分火碱 烧碱 苛性钠
消石灰 熟石灰
生石灰
纯碱 苏打
小苏打
酒精CaCO3
CaCO3
CH4
Fe2O3·xH2O
NaCl
CO
N2
H2
CO2
H2O
N2
CO2
H2O
N2
H2O
N2
B1、含有CO、N2、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后(每一步均完全反应)剩余的气体是( )
A、CO 和H2 B、N2和CO2
C、 N2 D、N2和H21、含有CO、N2、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浓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后(每一步均完全反应)剩余的气体是( )
A、CO 和H2 B、N2和CO2
C、 N2 D、N2和H2C2、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无色酚酞试剂进行鉴别,你觉得可行吗?说出你的想法。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 3、足量的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上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是 ( )B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是 ( )A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适用此图的例子产生沉淀例子:
如:向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 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产生气体的例子:
如: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l溶液。
  除杂质的要求 
1 要除尽杂质,所以有时候所加的试剂要过量 
2 不增,即不增加新的杂质3 不减,不减少原物质4 易分,即把杂质变成沉淀、气体和水窍门 所加试剂要与原物质“沾亲带故”一、选择题A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H2SO4Na2CO3NaOHX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X可以是 。11、㈢:(6分)老师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阅读后帮小华回答下列问题: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下同)
当烧杯中溶液的pH=7.0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当烧杯中溶液的pH=12.7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10红无NaCl和HClNaClNaCl和NaOH5、老师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问:在A,B ,C 三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分别是什么?A点时是NaOH和NaClB点时是NaClC点时是HCl和NaCl解题关键:
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
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
三是根据信息,应变创新(创设新情境)。 资料一: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碳酸氢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氨气,而且肥效降低。碳酸氢铵受潮时,在常温时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资料二: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呈碱性。 ??低温,防潮,密封保存(不与碱性物质混存)(2)不妥的原因是: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呈碱性,与碳酸氢铵混合时,会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 (1)小华告诉爸爸储存NH4HCO3时应注意:
?? 。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气球中装有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试管中装有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把两种药品同时倒入试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俗称是 。
(2)反应过程中气球膨胀的快慢:甲 乙(填“>”、“=”、“<”,下同),反应完全后气球膨胀的大小:甲 乙。解题技巧
(1)细心审题是关键:目的、原理要画出。
(2)认真分析是核心:①原理分析 ②材料分析 ③变量分析 ④结果分析。
(3)正确表达是保障:大多数学生有实验思路,就是拿不到分,因此我们在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按格式答题。胡睿的试卷高玥的试卷吉俐的试卷探究题错题分析 同学们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有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不变色有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变红色无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变红色过量氯化钙溶液15.计算题(6分):
小华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100g稀硫酸。
(1)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计算题错题分析错因分析知识 解答思维记忆理解应用受阻偏差——看样板,纠正错误不透
不全
误解审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针对性阅读训练
—辨析、讲解、训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谢谢!祝同学们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