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章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二章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7 14:46: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考点一、元素符号
(一)元素符号的写法
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1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小写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即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e (氖)、Na (钠)、Cu (铜)、Ca(钙)等。元素符号书写口诀:一大二小。
(二)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三)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如“N”表示氮元素,“O”表示氧元素。每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元素符号 。
(2)微观上: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 如“N”表示1个氮原子,“O”表示1个氧原子。
(3)如果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则该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如“Fe”表示铁这种物质。
【能力拓展】若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则只能表示该元素的几个原子(即只有微观含义,不再表示一种元素)。如“3H”只能表示3个氢原子,“6Fe”只能表示6个铁原子。
典例1: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科学中常采用国际统一的B.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符号和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1个氮原子用元素符号N表示,那么2个氮原子用2N表示。故A正确,而B、C、D错误。
变式1:(2022八下·舟山期中)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H的意义: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A错误;
B.Fe的意义:①铁元素;②1个铁原子;③铁这种物质,故B正确;
C.N的意义:①氮元素;②1个氮原子,故C错误;
D.O的意义:①氧元素;②1个氧原子,故D错误。
变式2:(2022八下·嘉兴月考)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5个钾原子:   ;2个氮气分子:   ;
3个氯离子:   ;硫酸亚铁:   。
【答案】5K;2N2;3Cl-;FeSO4
【解析】(1)在元素符号前面写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常见气体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在分子符号前面写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3)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性和电荷量,最后在前面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根据物质名称确定分子所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
【解答】(1)5个钾原子写作:5K;
(2)氮气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写作N2,在前面写2表示两个氮分子,即2N2;
(3)氯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写作Cl-,在前面写3表示3个氯离子,即 3Cl- ;
(4)硫酸亚铁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写作: FeSO4 。
变式3:(2021八下·滨江期中)信息:化学中我们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如: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 表示核电荷数, 表示核外电子排布。图中的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某种元素的信息,②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图①所代表的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的原子19F的中子数为   ;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图C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4)图D所表示的元素所组成的单质化学式是   。
(5)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图③中能正确表示氚离子(3H+)结构的是 (填序号)。
【答案】(1)氟元素;10 (2)BC (3)Cl- (4)Ar (5)丙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的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是元素的符号,正下方的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3)根据核电荷数确定元素种类,根据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比较,确定所带电荷数,进而写出粒子符号;
(4)根据D中的核电荷数确定元素名称,进而写出单质的化学式;
(5)根据描述确定氚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根据所带电荷确定核外的电子数即可。
【解答】(1)根据图①可知,原子序数为9,符号为F,那么该元素为氟元素。该元素的原子19F的质子数为9,相对原子质量为9,那么中子数为:19-9=10.
(2)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肯定相同,则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
(3)图C中,原子序数为17,则为氯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8,而质子数为17,则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 Cl- ;
(4)图D中,质子数为18,则该元素为氩,它为单原子分子,则单质化学式为Ar;
(5)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且H+丢失一个电子,那么外层没有电子,因此表示氚离子的是丙。
考点二、元素周期表
(一)编排结构
(1)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表示7个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每个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正是“周期性”的具体表现。
(2)纵列(族)
元素周期表每个纵列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每一格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其中,对于原子而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从元素周期表中可获得的信息
①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等。
②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可知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
(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理论依据。(2)由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材料、农药、催化剂等)。
【能力拓展】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典例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答案】(1)金属;55 (2)A
【解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列为一个族,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按照原子序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解答】(1)因为“ 铯 ”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该元素左上角的数字为55,则它的原子序数为55。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55。
(2)根据乙图可知,Z和Y在同一周期,且Z在Y的右侧,因此原子序数Z>Y,故A正确;
X和Y在同一族,且Y在X的下面,那么核外电子数Y>X,但是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变式1:(2021八下·新昌期末)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H   He
①       N   ② Ne
  ③           Ar
A.①和②处于同一族
B.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表中②所代表元素是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是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7个
【答案】D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行,这就是一个周期;将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从上到下排列成一列,这就是一族;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3)根据表格确定②的元素名称,然后分析名字中是否含有金字旁;
(4)根据表格确定元素N的原子序数,然后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计算即可。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①和②在同一行,则在同一周期,不在同一族,故A错误;
B.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误;
C.②的原子序数为9,元素名称为氟,不含金字旁,不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
D.N的原子序数为7,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D正确。
变式2:(2022八下·龙湾期中)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第12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第 11 号元素与第 17 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调味品,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
(3)下列各组元素不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Li 和Na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
【答案】(1)MgO (2)离子、Na+和Cl-或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可 (3)C
【解析】(1)根据地壳的元素分布确定该元素的名称,根据表格确定12号元素的名称,然后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字,并写出化学式;
(2)根据表格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进而确定二者组成调味品的名称,最后再确定组成微粒;
(3)在元素周期表中,每列为一族,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第12号元素为Mg,地壳中分布最多的元素是O,二者组成的物质为氧化镁,写作MgO;
(2)第11号元素为Na,第17号元素为Cl,二者组成的调味品为氯化钠,写作NaCl,那么构成该物质的微粒为:钠离子和氯离子(或 Na+和Cl- )。
(3)根据表格可知,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l和Si没有在同一列,即没有在同一族,因此它们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变式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ⅣA ⅤA ⅥA ⅦA
6 C碳12.01 7 N氮14.01 8 O氧16.00 9 F氟19.00
14 Si硅28.09 15 磷30.96 16 S硫32.06 17 Cl氯35.45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3)第15号元素的符号是   。
(4)利用表中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答案】(1)增加;化学 (2)16;32.06 (3)P (4)氮气(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解答;
(2)(3)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4)根据图片分析物质的分子构成即可。
【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根据图片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3)第15号元素为磷元素,符号为P;
(4)根据图片 可知,该物质的分子由相同的两个原子构成,例如:氮气(N2),氧气(O2)
1.氕、氘、氚三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
A.同占一个位置 B.占三个位置 C.不占位置 D.只有氕占位置
【答案】A
【解析】氕、氘、氚三种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因此三者的原子序数相同,因此在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故A正确,而B、C、D错误。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则“①"处应填(  )
A.291 B.174 C.117 D.57
【答案】C
【解析】根据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理解分析解答。
【解答】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则①应该为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17;②为元素名称,即Uus;③为相对原子质量,即238,故C正确,而A、B、D错误。
3.下列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Fe B.C C.S D.2H
【答案】D
【解析】A.Fe可以表示铁这种物质,具有宏观意义,故A不合题意;
B.C可以表示碳这种物质,具有宏观意义,故B不合题意;
C.S可以表示硫这种物质,具有宏观意义,故C不合题意;
D.2H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故D符合题意。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答案】D
【解析】A.SO2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②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③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故A不合题意;
B.H2表示:①1个氢分子;②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B不合题意;
C.O表示:①1个氧原子;②氧元素,故C不合题意;
D.Hg表示:①1个汞原子;②汞元素;③汞这种物质,故D符合题意。
5.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铷的元素符号为Rb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答案】A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左上角的字母为Rb,则铷的元素符号为Rb,故A正确;
B.左上角的数字为37,则铷的质子数为37。正下方的数值为86,则相对原子质量为86,那么铷的中子数为:86-37=49,故B错误;
C.铷中含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没有g,故D错误。
6.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H的意义: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故A错误;
B.Fe的意义: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这种物质,故B正确;
C.N的意义:①氮元素;②1个氮原子,故C错误;
D.O的意义:①氧元素;②1个氧原子,故D错误。
7.(2022八下·杭州期末)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
D.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B
【解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
【解答】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原子,故A错误;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正确;
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故C错误;
D.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
8.用元素符号填空。
(1)2个碳原子   。
(2)硫元素   。
(3)磷原子   。
(4)1个铁原子   。
(5)m个镁原子   。 (6)钾元素   。
【答案】(1)2C (2)S (3)P (4)Fe (5)mMg (6)K
【解析】根据元素符号的知识解答。在元素符号前面写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解答】(1)2个碳原子写作2C;
(2)硫元素写作S;
(3)磷原子写作P;
(4)1个铁原子写作Fe;
(5)m个镁原子写作mMg;
(6)钾元素写作K。
9.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①所示元素与②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和   。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
(2)②所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答案】(1)Na;S;周期(2)16;得到;阴离子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确定元素名称和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为一族,同一行为一个周期。
(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多于4个的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Na元素,②为S元素,它们在同一行,属于同一周期。
(2)②为硫元素,它的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6。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所以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   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稳定(2)氯
【解析】(1)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2)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不同电子层数,而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称为一族。同族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解答】(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8个,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2)根据表格可知,氟和氯在同一列,即在同一族,那么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1.(2022八下·滨江期末)如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果表中的相应空格内各有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中Ⅱ位置中的元素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排在Ⅰ位置的元素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X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X2”既能表示两个原子,也能表示一种气体
C.“2X”可以表示两个分子
D.“X”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也能表示一个原子
(2)图乙中,数字“13”表示铝元素的   。
【答案】(1)D(2)原子序数
【解析】(1)根据图片确定I的原子序数,从而确定元素种类,然后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判断;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1)由图甲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8,则它是氧元素;
A.“X2”即为O2,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g,故A错误;
B.“X2”即为O2,表示氧气或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或1个氧分子或1个氧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B错误;
C.“2X”即2O,元素符号之前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O可以表示两个氧原子,故C错误;
D.“X”即O,元素符号表示某种元素或1个某原子,故D正确。
(2)图乙中,数字“13”表示铝元素的原子序数。
12.(2021八下·台州月考)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3)在钠和氯气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答案】(1)17;35.5(2)质子数不同(3)氯;A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右上角的字母是元素的符号,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质子数,正下方的数值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元素不同,核电荷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多余4个时,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最外层电子小于4个时,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第二个图可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2)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在钠和氯气的反应中,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负电荷的氯离子。N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很容易失去这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即图,
13.(2022八下·苍南期中)为纪念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材料一: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排列后,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成周期性出现,故将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材料二:门捷列夫无可非议地成为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发现者,因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有强大的预测功能。
材料三:氟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氟元素的单质是F2,它是一种淡黄色有剧毒的气体。氟气的腐蚀性很强,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之一。
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通常单质硫是黄色的品体。硫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物或单质的形式存在。硫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对人体而言,单质硫通常是无毒无害的。
(1)根据现代周期表的元素排布特点,下列哪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A.F、Ne B.N、O C.N、S D.N、P
(2)结合材料中图1和图2,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编制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有什么相矛盾的地方?   
(3)溴是一种化学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79.9,
溴单质是红黑色液体,溴蒸气具有腐蚀性,并且有毒。请你结合材料预测溴在图2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选择标准序号),并说明理由。    
【答案】(1)D
(2)门捷列夫是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而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中,83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84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3)②,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相对原子质量位于33号和36号之间,所以只可能位于①②两个位置,而同一族的化学性质相似,氟和溴的单质都有毒,硫单质通常是无毒无害的,所以溴只可能与氟在同一族。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一个族。同族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将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周期表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大致位置,再根据它的化学性质确定与哪种元素在同一族即可。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N和P在同一列,即在同一族,二者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D。
(2)结合材料中图1和图2,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编制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的矛盾之处:门捷列夫是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而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中,83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84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3)溴应该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②处,理由是: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相对原子质量位于33号和36号之间,所以只可能位于①②两个位置,而同一族的化学性质相似,氟和溴的单质都有毒,硫单质通常是无毒无害的,所以溴只可能与氟在同一族。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考点一、元素符号
(一)元素符号的写法
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1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小写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即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e (氖)、Na (钠)、Cu (铜)、Ca(钙)等。元素符号书写口诀:一大二小。
(二)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三)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如“N”表示氮元素,“O”表示氧元素。每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元素符号 。
(2)微观上: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 如“N”表示1个氮原子,“O”表示1个氧原子。
(3)如果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则该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如“Fe”表示铁这种物质。
【能力拓展】若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则只能表示该元素的几个原子(即只有微观含义,不再表示一种元素)。如“3H”只能表示3个氢原子,“6Fe”只能表示6个铁原子。
典例1: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科学中常采用国际统一的B.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
A. B. C. D.
变式1:(2022八下·舟山期中)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变式2:(2022八下·嘉兴月考)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5个钾原子:   ;2个氮气分子:   ;
3个氯离子:   ;硫酸亚铁:   。
变式3:(2021八下·滨江期中)信息:化学中我们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如: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 表示核电荷数, 表示核外电子排布。图中的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某种元素的信息,②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图①所代表的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的原子19F的中子数为   ;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图C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4)图D所表示的元素所组成的单质化学式是   。
(5)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图③中能正确表示氚离子(3H+)结构的是 (填序号)。
考点二、元素周期表
(一)编排结构
(1)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表示7个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每个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正是“周期性”的具体表现。
(2)纵列(族)
元素周期表每个纵列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每一格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其中,对于原子而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从元素周期表中可获得的信息
①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等。
②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可知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
(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理论依据。(2)由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材料、农药、催化剂等)。
【能力拓展】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典例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变式1:(2021八下·新昌期末)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H   He
①       N   ② Ne
  ③           Ar
A.①和②处于同一族
B.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表中②所代表元素是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是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7个
变式2:(2022八下·龙湾期中)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第12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第 11 号元素与第 17 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调味品,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
(3)下列各组元素不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Li 和Na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
变式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ⅣA ⅤA ⅥA ⅦA
6 C碳12.01 7 N氮14.01 8 O氧16.00 9 F氟19.00
14 Si硅28.09 15 磷30.96 16 S硫32.06 17 Cl氯35.45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3)第15号元素的符号是   。
(4)利用表中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1.氕、氘、氚三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
A.同占一个位置 B.占三个位置 C.不占位置 D.只有氕占位置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则“①"处应填(  )
A.291 B.174 C.117 D.57
3.下列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Fe B.C C.S D.2H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5.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铷的元素符号为Rb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6.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7.(2022八下·杭州期末)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
D.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8.用元素符号填空。
(1)2个碳原子   。
(2)硫元素   。
(3)磷原子   。
(4)1个铁原子   。
(5)m个镁原子   。 (6)钾元素   。
9.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①所示元素与②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和   。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
(2)②所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   的化学性质相似。
11.(2022八下·滨江期末)如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果表中的相应空格内各有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中Ⅱ位置中的元素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排在Ⅰ位置的元素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X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X2”既能表示两个原子,也能表示一种气体
C.“2X”可以表示两个分子 D.“X”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也能表示一个原子
(2)图乙中,数字“13”表示铝元素的   。
12.(2021八下·台州月考)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3)在钠和氯气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13.(2022八下·苍南期中)为纪念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材料一: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排列后,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成周期性出现,故将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材料二:门捷列夫无可非议地成为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发现者,因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有强大的预测功能。
材料三:氟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氟元素的单质是F2,它是一种淡黄色有剧毒的气体。氟气的腐蚀性很强,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之一。
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通常单质硫是黄色的品体。硫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物或单质的形式存在。硫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对人体而言,单质硫通常是无毒无害的。
(1)根据现代周期表的元素排布特点,下列哪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A.F、Ne B.N、O C.N、S D.N、P
(2)结合材料中图1和图2,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编制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有什么相矛盾的地方?   
(3)溴是一种化学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79.9,
溴单质是红黑色液体,溴蒸气具有腐蚀性,并且有毒。请你结合材料预测溴在图2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选择标准序号),并说明理由。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