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下练习:7.2.2 常见的碱(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沪教版九下练习:7.2.2 常见的碱(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7 09: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1.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熟石灰:CaO
B.胆矾:CuSO4
C.生石灰:CaCO3
D.干冰:CO2
2.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
A.铁矿石 B.纯碱 C.氢氧化钠 D.小苏打
3.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
A.烧碱 Na2CO3 碱 制玻璃
B.生石灰 CaO 化合物 干燥剂
C.食盐 NaOH 盐 除铁锈
D.酒精 C2H6O 氧化物 燃料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竹炭用于除冰箱异味
C.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D.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生石灰做干燥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做导线
6.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可以配成pH为13的溶液
D.生活中常见的有酸味的物质,如柠檬、西红柿中含有酸
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Al+3O2=2Al2O3 B.Ca(OH)2+CO2=CaCO3↓+H2O
C.H2CO3=H2O+CO2↑ D.CaCO3 + 2HCl=CaCl2+H2O+CO2↑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实验室中有下列药品∶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澄清石灰水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药品质量发生变化,其原因与空气中CO2有关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如图是已经所学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四种物质中可能是C物质的是(  )
A.H2O2 B.Ca(OH)2 C.CaO D.H2
11.根据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填上物质的类别完成下列知识结构网络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_______
12.生活与生产中处处有化学。请选择合适物质(写序号)解决下列问题:
①纯碱溶液;②稀盐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钾肥;⑤氮肥;⑥食醋;⑦水
(1)缓解被含有蚁酸的蜜蜂、蚂蚁等昆虫叮咬后的皮肤瘙痒疼痛,可涂抹_____。
(2)要促进某地块作物的生长枝叶茂盛,叶色浓绿,可适当多施的肥料是_____。
(3)除去熟石灰中的少量生石灰_____。
1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1)用稀盐酸"洗去"钢铁表面的铁锈______;
(2)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作农药使用________;
(3)硫酸厂的污水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_______;
(4)用生石灰作某些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____;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熟石灰是常见的碱,在生产中有很多用途。
① 由生石灰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墙面逐渐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生活中我们通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其实稀硫酸也可以除去铁锈,写出硫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果过量还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选择H、O、S、K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①最常用的溶剂_____;
②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
③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_____;
④盐_____。
15.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种现象叫潮解。在空气中久置一段时间,能生成白色粉末物质,此物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的变化:_____。若向白色粉末物质中滴加盐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的变化:_____。
16.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
(2)氢氧化钠可做厨房中的清洁剂,其原因是_______。
17.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下列_______(填序号)后,溶液变为蓝色。
A 酒精溶液 B 火碱溶液 C 稀硫酸 D 氯化钠溶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是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详解】
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故A错误;
B.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化学式是,故B错误;
C.生石灰是氧化钙,化学式是CaO,故C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详解】
A.铁矿石不具有腐蚀性,故错误;
B.纯碱不具有腐蚀性,故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正确;
D.小苏打不具有腐蚀性,故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详解】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氢氧化钠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等,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氧化钙是由CA.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符合题意;
C.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Cl,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氯化钠不能作除锈剂,不符合题意;
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乙醇含C、H、O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乙醇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详解】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热量的性质,具有制冷的作用,升华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竹炭用于除冰箱异味利用了竹炭的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吸水性属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因为生石灰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故选D。
5.【答案】A
【详解】
A.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因为生石灰能与水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生铁铸造铁锅,是因为具有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铜做导线,是因为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C
【详解】
A.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烧碱、火碱,选项说法正确;
B.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选项说法正确;
C.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选项说法错误;
D.生活中常见的有酸味的物质,如柠檬、西红柿中含有酸,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答案】D
【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详解】
A.4Al+3O2=2Al2O3,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Ca(OH)2+CO2=CaCO3↓+H2O是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但不符合“互相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H2CO3=H2O+CO2↑,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两种,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CaCO3 + 2HCl=CaCl2+H2O+CO2↑,碳酸钙和盐酸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碳酸两种化合物,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详解】
A.水能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B
【详解】
①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分,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增大,符合题意;
②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使质量增大,符合题意;
③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挥发出去,会使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质量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其原因与空气中CO2有关的一组是①②。
故选B。
10.【答案】B
【详解】
A.当C为过氧化氢时,过氧化氢可与B相互转化,没有合适的B物质符合此要求,另外A直接转化为过氧化氢,也无法找到合适物质满足此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当C为氢氧化钙时,B与C氢氧化钙相互制备,B为水,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要求,另外A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满足上述逻辑框图,选项B符合题意;
C.当C为氧化钙时,B与氧化钙相互转化,找不到合适物质B与C氧化钙相互制备,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当C为氢气时,B为水,可以满足B与C相互转化制备,当B为水时,而A无法找到合适物质,实现A到B和A到C的转化,所以此时无法满足上述逻辑框图,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
【详解】
根据酸的性质可以知道: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以及某些盐反应;
碱的性质为: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即酸性氧化物)、酸、某些盐反应;
由此可得:

12.【答案】① ⑤ ⑦
【详解】
(1)缓解被含有蚁酸的蜜蜂、蚂蚁等昆虫叮咬后的皮肤瘙痒疼痛,可涂抹纯碱溶液,纯碱溶液呈碱性,纯碱溶液可以和蚁酸反应。
(2)氮肥能促进枝叶茂盛,叶色浓绿,所以要促进某地块作物的生长枝叶茂盛,叶色浓绿,可适当多施的肥料是氮肥。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除去熟石灰中的少量生石灰,可以加水。
13.【答案】
【详解】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作农药使用,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硫酸厂的污水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氢氧化钙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生石灰作某些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答案】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H2SO4=FeSO4+H2↑ H2O O2 H2SO4 K2SO4(合理即可)
【详解】
(1)①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墙面逐渐变得坚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稀硫酸过量,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化学式为H2O;
②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③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是浓硫酸,化学式为H2SO4;
④可用以上元素组成的盐有K2SO4。
15.【答案】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Na2CO3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详解】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白色粉末物质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16.【答案】氢氧根离子 能与油污反应
【详解】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因此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氢氧根离子。
(2)氢氧化钠可做厨房中的清洁剂,其原因是能与油污反应,故填:能与油污反应。
17.【答案】BD GH
NaOH、Na2CO3 B 紫色石蕊试液
【详解】
(1)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BD;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GH;
(2)F试管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G试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钠过量,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Na2CO3;
(4)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故是A试管,A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然后应加入碱,稀盐酸与碱反应,待碱过量时,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A.酒精溶液显中性,不符合题意;
B.火碱溶液显碱性,符合题意;
C.稀硫酸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故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紫色石蕊试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