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册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萧山月考)下表是某日省内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六项污来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
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A.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
B.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
C.AQI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氟、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2.AQI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受污染数越高,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解答】A:四个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绍兴,因此污染最重的是绍兴,A错误。
B: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B正确。
C:AQI的六项指标中,PM10、PM2.5不属于纯净物,C错误。
D: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D错误。
故选B。
2.(2022九下·舟山月考)垃圾分一分,环境十分美。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 发芽的马铃薯
B. 水笔芯
C. 笔壳
D. 碎玻璃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又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根据垃圾分类的知识可知,发芽的马铃薯属于厨余垃圾,水笔芯实验有害垃圾,笔壳属于可回收垃圾,碎玻璃属于其他垃圾,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3.(2022九下·舟山月考)国家鼓励大家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共同创造蓝天白云、清洁永续的蓝色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将废纸、塑料瓶等收集起来,一起焚烧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贺卡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总结。
【解答】A.选择轻轨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A正确;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B正确;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C.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4.(2021九下·浙江期末)2018年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违背该主题的是( )
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
C.为除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虫害,推广使用剧毒农药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保护环境包括防止污染、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全球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危害,5、森林锐减,6、土地碱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
9、固体废物污染,10、白色污染。
【解答】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能够节约水资源,A不符合题意;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推广使用剧毒农药会污染土地,污染环境,因此此举措违背该主题,C符合题意;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1九下·丽水月考)如图所示,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的资源,会产生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和生态危机。
【解答】全球环保人士表示,从气候变化到物种灭绝,再到过度开采资源,全球许多的环境问题都可能与人口增长加剧有关。地球上一半森林的消失、大部分主要渔业的枯竭、大气和气候的改变等趋势,都与人口从史前的几百万增长到今天的人口数量多有着密切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来到地球,这也将为未来地球的环境带来更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导致了地球上大多的雨林被砍伐,成千上万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消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地球表面许多的土地都已被开发或商业化。人口增多将面临“水资源紧张”或“缺水”的状况,因此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读图后,请分析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迅速猛增长,但是人口素质并没有因人口增长有太大的改变。
【解答】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故答案为:D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猛增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猛增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D.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增长人口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造成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特别是人均拥有量锐减)等。
【解答】A、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A不符合题意。
B、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B不符合题意。
C、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问题也属于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可是人并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比如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人口的增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下列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
A.人口压力过大 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搞生态农业 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土地分类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导致水资源中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环境污染加剧,会增加治理难度和成本。人类生存的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会使资源减少。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和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人均耕地减少,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进一步加剧环境恶化。
【解答】A、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越来越大,资源毕竟不是无限的,如果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那么就会出现资源和环境问题,A不符合题意。
B、资源不是无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很大,自然资源的再生等需要时间,要是盲目的不合理的利用资源,资源就会不足,从而产生环境问题,B不符合题意。
C、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这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C符合题意。
D、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比如经济很发达,但是地球上若是没有干净的空气,没有干净的水资源,就算经济再发达,对人类又有什么好处,所以若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牺牲了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就会造成世界严重的环境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下列人类活动中哪一项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A.工厂排出的烟雾
B.捕捉鸟类,丰富餐桌食物
C.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后,放归大自然
D.滥伐森林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解答】A、 工厂排出的烟雾,会带来酸雨和雾霾等环境问题;故A错误;
B、 捕捉鸟类,丰富餐桌食物,会破坏食物链,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故B错误;
C、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后,放归大自然,属于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故C正确;
D、滥伐森林,破坏了生产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损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诸多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倡导的出发点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B.潮汐和大脖子病与环境污染无关
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
D.购买化学杀虫剂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解答】A、 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倡导,可以大量减少木材的使用,可以保护森林;故A错误;
B、潮汐是月球引力有关,大脖子病是缺碘导致的;均与环境污染无关;故B错误;
C、酸雨主要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增多导致的;故C错误;
D、使用化学杀虫剂会带来一定的污染,不符合绿色消费观念;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目前影响生物圈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由于( )
A.水资源 B.气候 C.植被分布 D.人类活动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水资源、气候、植被分布都能影响生物圈的平衡发展,但目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吸入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荆州市是全国74个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之一。以下措施中会使空气中PM2.5污染增大的是 ( )
A.禁止焚烧秸秆 B.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
C.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 D.提倡城市居民开车出行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认识。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方法很多,例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植树造林,各企业达标排放,加强政府监督以及不要露天焚烧垃圾等。
【解答】A.禁止户外焚烧垃圾,会减少空气污染,使空气中污染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利用起来无污染,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能使空气中污染减小。B不符合题意;
C.核电站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对环境污染的气体物质,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核电代替煤发电,使空气中污染减小。C不符合题意;
D.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尾气造成污染,使空气中污染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至 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
B.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
C.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D.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该题是图表分析题。总体来看,2020年前,我国总人口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人口增长率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20年后,我国总人口数量呈维持稳定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人口增长率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解答】A.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并没有处在最高位,A不符合题意。
B.1970年前后,我国人口增长率达到最高,所以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B符合题意。
C.从1970年至1980年来看,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还在增长。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其原因是人口老龄化。D不符合题意。
14.如图所示的问题是 ( )
A.工业污染 B.人口增长过快
C.资源匮乏 D.生态破坏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类生活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人类。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解答】题图所示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各词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水华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贫血
A.①⑥⑧ B.⑥⑦⑧ C.③⑥⑦ D.④⑦⑧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人类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目前,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表现得最为突出。
【解答】①温室效应时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②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④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⑥潮汐现象是指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⑦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环境污染无关。⑧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故⑥⑦⑧,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6.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导致此地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
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
材料三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气体.人类目前由于过多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1)根据材料一,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消除温室效应的方法有那些?
(4)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那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答案】(1)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
(3)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该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带来的酸雨导致的;
(2)酸雨会导致植物叶片的腐蚀,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植物的死亡;
(3)由材料三可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的使用化石燃料及森林的破坏,所以要想减少温室效应,应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面积;
(4)作为中学生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做到的是参加植树造林,爱护绿色植被;
故答案为:(1) 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3) 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4)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符合题意即可) 。
17.如图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图示,根据图示回答:
(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 .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将 ,并使粮食不足,造成饥饿,使人口死亡率 .
【答案】(1)减产
(2)加剧枯竭
(3)加剧;升高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解答】(1)土地过度利用,会导致土壤变得贫瘠,粮食则必然会减产;
(2)由图可知,人口增加,导致自然急剧的减少,最终枯竭;
(3)由图可知,人口增加,环境污染水平急剧增加,而最终导致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
故答案为:(1)减产;(2)加剧枯竭;(3)加剧;升高。
18.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 ,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 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人的生存离不开 、 和 。除此 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 需求。
【答案】快速增长;100亿;空气;水;食物;精神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基础知识的识记。
【解答】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100 亿。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除此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故答案为:快速增长;100 亿;空气;水;食物;精神
19.根据如图所示的“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 输出给 。
(2)图中箭头c表示 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 。
(3)将下列选项代号分别填入下面代表图中箭头a和b后的横线上。
a. ;b. 。
A. 铁矿石、水产品 B. 煤渣和污水
C. 垃圾和煤烟 D. 木材和煤炭
【答案】(1)废弃物;环境
(2)环境;人类社会
(3)AD;B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是分析题。人类从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并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解答】(1)图中箭头b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废弃物输出给环境。(2)图中箭头c在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互相指向,表示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社会。(3)图中箭头a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表示环境给人类社会提供的物质。图中箭头b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表示人类输出给环境的废弃物。
故答案为:(1)废弃物;环境;(2)环境;人类社会;(3)AD;BC
20.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 ,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 和 着环境。即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 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 的。
【答案】依赖;资源;废弃物;影响;改变;有限;有限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
【解答】人类生活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人类。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依赖;资源;废弃物;影响;改变;有限;有限
21.科学家曾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图中四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
(1)人口剧增必然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 .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
(3)人口剧增,环 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 ,造成饥饿,并使人口死亡率 .
【答案】(1)减产
(2)大量破坏而逐渐枯竭
(3)匮乏;提高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资源在不断地减少,居住的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被严重的污染.
【解答】解:(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减产.(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加剧枯竭.(3)人口剧增,加速了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的加剧会加速粮食的匮乏,使人口死亡率提高
故答案为:(1)减产;(2)大量破坏而逐渐枯竭;(3)匮乏;提高
22.人口过度增长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染的环境又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答案】相互影响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同时对环境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答】解: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因此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愈加突出.可以看出,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
故答案为:相互影响.
23.利用某些人口统计数据可以推断人口的增长趋势。下表是3个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统计结果。
年龄组(岁) A地区(%) B地区(%) C地区(%)
0~10 30 10 5
11~20 25 15 5
21~45 30 35 35
46~60 10 25 35
61以上 5 15 20
总计 100 100 100
(1)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今后20年内,人口最有可能快速增长的地区是 。
(2)2005年1月6日凌晨,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诞生,这比当初的预期整整推迟了4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减缓主要得益于多年来实行的 这一基本国策。
【答案】(1)A地区
(2)计划生育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1)A地区的新生儿人口数量最多,且青少年人口数目也较多,将导致A地区未来人口快速增长
(2)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即有计划的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24.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问题、 和 问题、 和 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答案】人口;资源;能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解答】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能源、交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需求的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故答案为:人口;资源;能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人口总数一直居于世界第 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以上.
【答案】一;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解答】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故答案为:一;.
三、实验探究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
材料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
材料三: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四: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
(1)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 。
(2)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状况是 。
(3)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 。
(4)简要说明我国的环境状况: 。
(5)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人口政策是 ,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主要途径是 。
【答案】(1)人口多、增长快
(2)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3)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严重
(5)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分析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
(3)由材料三分析可知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
(4)由材料四分析可知我国的环境状况。
(5)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可得出结论。
【解答】(1)材料一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增长快。
(2)材料二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可知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是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
(3)材料三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可知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资源短缺。
(4)材料四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可知环境污染严重 。
(5)由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增长快,所以通过计划生育能够有效控制人口快速增长这一问题;由材料二可知我国目前人均占有量低 ,所以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人均占有量。
故答案为:(1)人口多、增长快
(2)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3)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严重
(5)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四、解答题
27. 2008年10月,广安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以贯彻落实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为中心议题,分析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全市城乡掀起了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热潮。我们社区也将开展关于城乡环境整治的系列活动,我会积极地参与。
(1)[我能收集] (至少两部)
我知道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我能设计] (至少两条)
我能设计出与活动相关的宣传标语:
(3)[我能建议] (至少三条)
我可以为政府提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广安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环境行个方便;少一些污染,多一些绿色;创造绿色环保,迎接美好未来。
(3)治理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张乱贴、乱堆乱扔、乱存乱丢、乱设乱摆的现象;减少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搞好城乡绿化;整治城乡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城乡环境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环保与节能措施
【解析】【分析】一个社区的环境质量,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人人应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卫生,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共同努力。
【解答】(1)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与活动相关的宣传标语:广安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环境行个方便;少一些污染,多一些绿色;创造绿色环保,迎接美好未来。
(3)为政府提相关的可行性建议:治理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张乱贴、乱堆乱扔、乱存乱丢、乱设乱摆的现象;减少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搞好城乡绿化;整治城乡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城乡环境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故答案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广安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环境行个方便;少一些污染,多一些绿色;创造绿色环保,迎接美好未来(3)治理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张乱贴、乱堆乱扔、乱存乱丢、乱设乱摆的现象;减少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搞好城乡绿化;整治城乡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城乡环境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8.我国从1953年至今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下面是我国6次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时间(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总人数(亿) 6.19 7.23 10.32 11.60 12.95 13.3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 (调查、实验、模拟实验);
(2)下列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资源
(3)上表中的数据表明,当今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急剧增长 B.增速变缓
C.无明显改变 D.数量逐渐减少
(4)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了哪些影响?
(5)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什么问题 ?
【答案】(1)调查
(2)A
(3)B
(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又称人口质量。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通常称之为德、智、体。思想素质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意识状态,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
【解答】(1)上述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
(2)下列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是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因为人口数量减少,并不能提升人口的素质。
(3)由图表中可以发现,当今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速变缓。
(4)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的影响是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故答案为:(1)调查(2)A(3)B(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29.如图是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与1849年相比较,我国人口增长了 亿,平均每年增加了 人.
(2)1990年与1949年相比较,我国人口增长了 亿,增长至 %,平均每年增加 人.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是 .增长最快的时 期是 .
【答案】(1)1.3;1300000
(2)5.6;204;1358537
(3)17世纪以前;1949以后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解答】解:(1)1849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加了1.3亿.100年间增加了1.3亿,平均每年增加了1300000 人.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人的时间,逐渐缩短,其中只经过5年就增加了1.1亿人口的1966年至1971年;(2)由统计图可得:1949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为:11﹣5.4=5.6(亿),由1949年的5.4亿到1990年的11亿增长至11÷5.4×100%=204%;1949年到1990年间共41年增长5.6亿,平均每年增加560000000÷41=1358537 (人).(3)从图中可以看出:17世纪以前,是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49﹣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最快,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故答案为:(1)1.3;1300000 ;(2)5.6;204;1358537;(3)17世纪以前;1949以后
30.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请分析回答:
中国人口数量 中国人口数量
年代(公元) 数量(亿) 年代(公元) 数量(亿)
2 740 1393 1578 1764 1894 0.55 0.48 0.60 0.60 2.00 4.10
1928 1949 1989 1995 2000 4.70 5.40 11.00 12.00 12.95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年.从 年到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请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
(2)如图是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的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你认为该曲线图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1)1600﹣1700;1949;1989;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2)不正确.因为我们发现数据中给我们的人口数量的年份间隔并不平均,而曲线图中年份间隔大小相同,致使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数据可知,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600﹣1700年;从1949年﹣1989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2)该曲线图不正确.该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因为我们发现数据中给我们的人口数量的年份间隔并不平均,而曲线图中年份间隔大小相同,致使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故答案为:(1)1600﹣1700;1949;1989;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2)不正确.因为我们发现数据中给我们的人口数量的年份间隔并不平均,而曲线图中年份间隔大小相同,致使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31.请仔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以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然后回答问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0亩(1亩≈666.7平方米),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约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874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
(1)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 .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3)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 和 的重要原因.
(4)据我国耕地、水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分析,我国必须要 和 .
【答案】(1)几乎呈直线上升
(2)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人口剧增
(3)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2003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3.22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解答】解:(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3)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4)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故答案为:(1)几乎呈直线上升;(2)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人口剧增;(3)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 / 1九年级科学下册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萧山月考)下表是某日省内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六项污来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
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A.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
B.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
C.AQI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氟、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2.(2022九下·舟山月考)垃圾分一分,环境十分美。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 发芽的马铃薯
B. 水笔芯
C. 笔壳
D. 碎玻璃
3.(2022九下·舟山月考)国家鼓励大家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共同创造蓝天白云、清洁永续的蓝色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将废纸、塑料瓶等收集起来,一起焚烧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贺卡
4.(2021九下·浙江期末)2018年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违背该主题的是( )
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
C.为除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虫害,推广使用剧毒农药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5.(2021九下·丽水月考)如图所示,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6.读图后,请分析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猛增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猛增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D.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增长人口
8.下列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
A.人口压力过大 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搞生态农业 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9.下列人类活动中哪一项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A.工厂排出的烟雾
B.捕捉鸟类,丰富餐桌食物
C.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后,放归大自然
D.滥伐森林
10.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诸多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倡导的出发点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B.潮汐和大脖子病与环境污染无关
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
D.购买化学杀虫剂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
11.目前影响生物圈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由于( )
A.水资源 B.气候 C.植被分布 D.人类活动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吸入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荆州市是全国74个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之一。以下措施中会使空气中PM2.5污染增大的是 ( )
A.禁止焚烧秸秆 B.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
C.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 D.提倡城市居民开车出行
13.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至 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
B.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
C.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D.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14.如图所示的问题是 ( )
A.工业污染 B.人口增长过快
C.资源匮乏 D.生态破坏
15.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各词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水华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贫血
A.①⑥⑧ B.⑥⑦⑧ C.③⑥⑦ D.④⑦⑧
二、填空题
16.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导致此地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
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
材料三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气体.人类目前由于过多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1)根据材料一,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消除温室效应的方法有那些?
(4)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那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17.如图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图示,根据图示回答:
(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 .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将 ,并使粮食不足,造成饥饿,使人口死亡率 .
18.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 ,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 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人的生存离不开 、 和 。除此 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 需求。
19.根据如图所示的“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 输出给 。
(2)图中箭头c表示 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 。
(3)将下列选项代号分别填入下面代表图中箭头a和b后的横线上。
a. ;b. 。
A. 铁矿石、水产品 B. 煤渣和污水
C. 垃圾和煤烟 D. 木材和煤炭
20.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 ,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 和 着环境。即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 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 的。
21.科学家曾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图中四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
(1)人口剧增必然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 .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
(3)人口剧增,环 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 ,造成饥饿,并使人口死亡率 .
22.人口过度增长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染的环境又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3.利用某些人口统计数据可以推断人口的增长趋势。下表是3个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统计结果。
年龄组(岁) A地区(%) B地区(%) C地区(%)
0~10 30 10 5
11~20 25 15 5
21~45 30 35 35
46~60 10 25 35
61以上 5 15 20
总计 100 100 100
(1)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今后20年内,人口最有可能快速增长的地区是 。
(2)2005年1月6日凌晨,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诞生,这比当初的预期整整推迟了4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减缓主要得益于多年来实行的 这一基本国策。
24.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问题、 和 问题、 和 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人口总数一直居于世界第 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以上.
三、实验探究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
材料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
材料三: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四: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
(1)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 。
(2)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状况是 。
(3)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 。
(4)简要说明我国的环境状况: 。
(5)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人口政策是 ,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主要途径是 。
四、解答题
27. 2008年10月,广安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以贯彻落实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为中心议题,分析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全市城乡掀起了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热潮。我们社区也将开展关于城乡环境整治的系列活动,我会积极地参与。
(1)[我能收集] (至少两部)
我知道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我能设计] (至少两条)
我能设计出与活动相关的宣传标语:
(3)[我能建议] (至少三条)
我可以为政府提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28.我国从1953年至今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下面是我国6次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时间(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总人数(亿) 6.19 7.23 10.32 11.60 12.95 13.3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 (调查、实验、模拟实验);
(2)下列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资源
(3)上表中的数据表明,当今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急剧增长 B.增速变缓
C.无明显改变 D.数量逐渐减少
(4)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了哪些影响?
(5)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什么问题 ?
29.如图是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与1849年相比较,我国人口增长了 亿,平均每年增加了 人.
(2)1990年与1949年相比较,我国人口增长了 亿,增长至 %,平均每年增加 人.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是 .增长最快的时 期是 .
30.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请分析回答:
中国人口数量 中国人口数量
年代(公元) 数量(亿) 年代(公元) 数量(亿)
2 740 1393 1578 1764 1894 0.55 0.48 0.60 0.60 2.00 4.10
1928 1949 1989 1995 2000 4.70 5.40 11.00 12.00 12.95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年.从 年到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请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
(2)如图是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的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你认为该曲线图正确吗?为什么?
31.请仔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以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然后回答问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0亩(1亩≈666.7平方米),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约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874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
(1)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 .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3)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 和 的重要原因.
(4)据我国耕地、水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分析,我国必须要 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2.AQI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受污染数越高,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解答】A:四个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绍兴,因此污染最重的是绍兴,A错误。
B: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B正确。
C:AQI的六项指标中,PM10、PM2.5不属于纯净物,C错误。
D: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又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根据垃圾分类的知识可知,发芽的马铃薯属于厨余垃圾,水笔芯实验有害垃圾,笔壳属于可回收垃圾,碎玻璃属于其他垃圾,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总结。
【解答】A.选择轻轨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A正确;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B正确;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C.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4.【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保护环境包括防止污染、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全球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危害,5、森林锐减,6、土地碱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
9、固体废物污染,10、白色污染。
【解答】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能够节约水资源,A不符合题意;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推广使用剧毒农药会污染土地,污染环境,因此此举措违背该主题,C符合题意;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的资源,会产生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和生态危机。
【解答】全球环保人士表示,从气候变化到物种灭绝,再到过度开采资源,全球许多的环境问题都可能与人口增长加剧有关。地球上一半森林的消失、大部分主要渔业的枯竭、大气和气候的改变等趋势,都与人口从史前的几百万增长到今天的人口数量多有着密切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来到地球,这也将为未来地球的环境带来更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导致了地球上大多的雨林被砍伐,成千上万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消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地球表面许多的土地都已被开发或商业化。人口增多将面临“水资源紧张”或“缺水”的状况,因此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迅速猛增长,但是人口素质并没有因人口增长有太大的改变。
【解答】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造成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特别是人均拥有量锐减)等。
【解答】A、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A不符合题意。
B、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B不符合题意。
C、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问题也属于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可是人并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比如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人口的增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土地分类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导致水资源中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环境污染加剧,会增加治理难度和成本。人类生存的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会使资源减少。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和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人均耕地减少,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进一步加剧环境恶化。
【解答】A、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越来越大,资源毕竟不是无限的,如果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那么就会出现资源和环境问题,A不符合题意。
B、资源不是无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很大,自然资源的再生等需要时间,要是盲目的不合理的利用资源,资源就会不足,从而产生环境问题,B不符合题意。
C、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这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C符合题意。
D、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比如经济很发达,但是地球上若是没有干净的空气,没有干净的水资源,就算经济再发达,对人类又有什么好处,所以若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牺牲了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就会造成世界严重的环境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解答】A、 工厂排出的烟雾,会带来酸雨和雾霾等环境问题;故A错误;
B、 捕捉鸟类,丰富餐桌食物,会破坏食物链,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故B错误;
C、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后,放归大自然,属于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故C正确;
D、滥伐森林,破坏了生产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损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解答】A、 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倡导,可以大量减少木材的使用,可以保护森林;故A错误;
B、潮汐是月球引力有关,大脖子病是缺碘导致的;均与环境污染无关;故B错误;
C、酸雨主要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增多导致的;故C错误;
D、使用化学杀虫剂会带来一定的污染,不符合绿色消费观念;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水资源、气候、植被分布都能影响生物圈的平衡发展,但目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12.【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认识。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方法很多,例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植树造林,各企业达标排放,加强政府监督以及不要露天焚烧垃圾等。
【解答】A.禁止户外焚烧垃圾,会减少空气污染,使空气中污染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利用起来无污染,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能使空气中污染减小。B不符合题意;
C.核电站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对环境污染的气体物质,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核电代替煤发电,使空气中污染减小。C不符合题意;
D.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尾气造成污染,使空气中污染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该题是图表分析题。总体来看,2020年前,我国总人口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人口增长率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20年后,我国总人口数量呈维持稳定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人口增长率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解答】A.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并没有处在最高位,A不符合题意。
B.1970年前后,我国人口增长率达到最高,所以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B符合题意。
C.从1970年至1980年来看,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还在增长。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其原因是人口老龄化。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类生活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人类。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解答】题图所示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人类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目前,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表现得最为突出。
【解答】①温室效应时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②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④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⑥潮汐现象是指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⑦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环境污染无关。⑧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故⑥⑦⑧,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1)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
(3)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该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带来的酸雨导致的;
(2)酸雨会导致植物叶片的腐蚀,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植物的死亡;
(3)由材料三可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的使用化石燃料及森林的破坏,所以要想减少温室效应,应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面积;
(4)作为中学生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做到的是参加植树造林,爱护绿色植被;
故答案为:(1) 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3) 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4)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符合题意即可) 。
17.【答案】(1)减产
(2)加剧枯竭
(3)加剧;升高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解答】(1)土地过度利用,会导致土壤变得贫瘠,粮食则必然会减产;
(2)由图可知,人口增加,导致自然急剧的减少,最终枯竭;
(3)由图可知,人口增加,环境污染水平急剧增加,而最终导致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
故答案为:(1)减产;(2)加剧枯竭;(3)加剧;升高。
18.【答案】快速增长;100亿;空气;水;食物;精神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基础知识的识记。
【解答】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100 亿。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除此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故答案为:快速增长;100 亿;空气;水;食物;精神
19.【答案】(1)废弃物;环境
(2)环境;人类社会
(3)AD;B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是分析题。人类从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并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解答】(1)图中箭头b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废弃物输出给环境。(2)图中箭头c在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互相指向,表示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社会。(3)图中箭头a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表示环境给人类社会提供的物质。图中箭头b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表示人类输出给环境的废弃物。
故答案为:(1)废弃物;环境;(2)环境;人类社会;(3)AD;BC
20.【答案】依赖;资源;废弃物;影响;改变;有限;有限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
【解答】人类生活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人类。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依赖;资源;废弃物;影响;改变;有限;有限
21.【答案】(1)减产
(2)大量破坏而逐渐枯竭
(3)匮乏;提高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资源在不断地减少,居住的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被严重的污染.
【解答】解:(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减产.(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加剧枯竭.(3)人口剧增,加速了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的加剧会加速粮食的匮乏,使人口死亡率提高
故答案为:(1)减产;(2)大量破坏而逐渐枯竭;(3)匮乏;提高
22.【答案】相互影响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同时对环境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答】解: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因此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愈加突出.可以看出,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
故答案为:相互影响.
23.【答案】(1)A地区
(2)计划生育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1)A地区的新生儿人口数量最多,且青少年人口数目也较多,将导致A地区未来人口快速增长
(2)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即有计划的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24.【答案】人口;资源;能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解答】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能源、交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需求的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故答案为:人口;资源;能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25.【答案】一;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解答】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故答案为:一;.
26.【答案】(1)人口多、增长快
(2)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3)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严重
(5)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分析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
(3)由材料三分析可知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
(4)由材料四分析可知我国的环境状况。
(5)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可得出结论。
【解答】(1)材料一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增长快。
(2)材料二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可知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是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
(3)材料三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可知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资源短缺。
(4)材料四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可知环境污染严重 。
(5)由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增长快,所以通过计划生育能够有效控制人口快速增长这一问题;由材料二可知我国目前人均占有量低 ,所以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人均占有量。
故答案为:(1)人口多、增长快
(2)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3)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严重
(5)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7.【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广安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环境行个方便;少一些污染,多一些绿色;创造绿色环保,迎接美好未来。
(3)治理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张乱贴、乱堆乱扔、乱存乱丢、乱设乱摆的现象;减少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搞好城乡绿化;整治城乡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城乡环境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环保与节能措施
【解析】【分析】一个社区的环境质量,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人人应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卫生,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共同努力。
【解答】(1)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与活动相关的宣传标语:广安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环境行个方便;少一些污染,多一些绿色;创造绿色环保,迎接美好未来。
(3)为政府提相关的可行性建议:治理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张乱贴、乱堆乱扔、乱存乱丢、乱设乱摆的现象;减少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搞好城乡绿化;整治城乡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城乡环境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故答案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广安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环境行个方便;少一些污染,多一些绿色;创造绿色环保,迎接美好未来(3)治理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张乱贴、乱堆乱扔、乱存乱丢、乱设乱摆的现象;减少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搞好城乡绿化;整治城乡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城乡环境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8.【答案】(1)调查
(2)A
(3)B
(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又称人口质量。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通常称之为德、智、体。思想素质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意识状态,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
【解答】(1)上述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
(2)下列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是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因为人口数量减少,并不能提升人口的素质。
(3)由图表中可以发现,当今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速变缓。
(4)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的影响是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故答案为:(1)调查(2)A(3)B(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29.【答案】(1)1.3;1300000
(2)5.6;204;1358537
(3)17世纪以前;1949以后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解答】解:(1)1849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加了1.3亿.100年间增加了1.3亿,平均每年增加了1300000 人.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人的时间,逐渐缩短,其中只经过5年就增加了1.1亿人口的1966年至1971年;(2)由统计图可得:1949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为:11﹣5.4=5.6(亿),由1949年的5.4亿到1990年的11亿增长至11÷5.4×100%=204%;1949年到1990年间共41年增长5.6亿,平均每年增加560000000÷41=1358537 (人).(3)从图中可以看出:17世纪以前,是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49﹣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最快,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故答案为:(1)1.3;1300000 ;(2)5.6;204;1358537;(3)17世纪以前;1949以后
30.【答案】(1)1600﹣1700;1949;1989;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2)不正确.因为我们发现数据中给我们的人口数量的年份间隔并不平均,而曲线图中年份间隔大小相同,致使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数据可知,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600﹣1700年;从1949年﹣1989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2)该曲线图不正确.该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因为我们发现数据中给我们的人口数量的年份间隔并不平均,而曲线图中年份间隔大小相同,致使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故答案为:(1)1600﹣1700;1949;1989;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2)不正确.因为我们发现数据中给我们的人口数量的年份间隔并不平均,而曲线图中年份间隔大小相同,致使曲线图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31.【答案】(1)几乎呈直线上升
(2)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人口剧增
(3)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2003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3.22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解答】解:(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3)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4)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故答案为:(1)几乎呈直线上升;(2)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人口剧增;(3)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