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周周末练习(1.1-1.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周周末练习(1.1-1.2)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7 14:4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周周末练习(1.1-1.2)
一、磁体、磁极、磁化
1.科学家观测到一种水生细菌,它具有沿地磁场游动的向磁性。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菌细胞中沿长条轴线排列着大约20颗细黑粒。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强磁场附近,该细菌的运动方向可能会改变 B.细黑粒中一定含有铁元素
C.地磁场的S极在地球的北极 附近 D.细黑粒可能具有磁性
2.将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从中间截成两段,则 (  )
A.左段是S极,右段是N极 B.左右两段都有S极和N极
C.左右两段都只有一个磁极 D.左右两段全部失去了磁性
3.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柢” 指的是司南长柄,司南能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   的作用,司南长柄指的是地理的   极。
4.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
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
5.如图,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一个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时,则出现的情况(  )
A.将铁钉吸得更牢 B.铁钉落下
C.铁钉尖端将吸向右端的磁铁 D.铁钉尖端将吸向左边的磁铁
二、磁极间相互作用
6.如图所示,小科提着挂有小磁体(下部为N极)的弹簧测力计,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从A缓慢移到B。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重为G的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沿条形磁体的表面从N极滑到S极,则铁块受到的拉力F   。
8.小金在实验室发现一枚钢针,为能快速利用小磁针判断:①钢针是否有磁性,②若有磁性则磁极如何分布,小金画出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整:
9.小阳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他想: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1)你的猜想是   。
(2)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法。
(3)小阳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磁极间距离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小阳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上述装置和器材,还须研究   。
三、物体磁性的判断
10.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用图中的哪种方法可以一次把它 们区分开来?(  )
A.B.C.D.
11.要上物理实验课了,作为物理可代表的小明去帮实验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他刚将两只条形磁体放在实验桌上,就听到老师说“重新换两只磁体吧,那两只我昨天检查了,已经消磁了,需重新充磁后才能用”.小明陷入了沉思,老师是如何判断消磁的?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实验方案,判断磁体是否具有磁性.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四、磁场和磁感线及地磁场
12.某同学梳理“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知识,整理归纳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③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 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地球北极附近 ⑤磁感线有疏密之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且可以相交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⑤
13.甲、乙为不同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虚线是部分未标方向的磁感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甲、乙的磁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N极 B.甲、乙都是S极
C.甲是N极,乙是S极 D.甲是S极,乙是N极
14.如图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   (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   (填“P”或“Q”)处。
15.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则(  )
A.甲、乙磁极均为S极
B.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C.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16.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由以地心为圆心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能 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五、电磁效应
17.如图为磁悬浮地球仪,其环形底座内装有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利用通电的金属线圈产生磁场与球体中的磁体相互排斥,从而使地球仪悬浮在空中,其中环形底座的工作原理是(  )
A.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流的热效应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8.如图所示,在直导线下方放置一枚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果导线下方不放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则该通电导线周围   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磁场。
19.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20.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的。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引起的。
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小刘用图(a)(b)(c)所示装置研究电与磁的关系。
(1)由图(a)(b)(c)实验现 象可知: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   有关。
(2)小刘推理:若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d)所示, 小磁针也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和图    (填“b”或“c")中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同。
六、右手螺旋定则
22.如图所示,小晨同学将一条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并靠近固定好的螺线管。开关闭合,电流表指针偏转,但小车仍保持静止。现她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一定会运动起来
B.条形磁铁左端一定为N极
C.a处的磁场方向是向左,b处的磁场方向是向右
D.若将通电螺线管中铁芯移出,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23.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如图所示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流方向。
 
24.如图所示,请按要求连接电路,使得开关S闭合后,两个通电螺线管相互吸引,并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25.如图,当开关闭合,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电磁铁将(  )
A.b端是N极,磁性减弱 B.a端是S极,磁性增强
C.a端是N极,磁性增强 D.b端是S极,磁性减弱
2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磁铁通电时,它的上端是   (填“N”或“S”)极,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
27.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螺线管的长度会   (填“变长”或“变短”,不考虑摩擦力)。你判断的依据:   。
28.现在医学使用的心肺机的功能之一是用“电动泵”替代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其原理如图所示,将线圈ab缠绕并固定在活塞一端,利用它通电时与固定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电动泵中的活塞,抽送血液。图中阀门S1只能向外自由开启,反向则封闭管路;阀门S2只能向内自由开启,反向则封闭管路。当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线圈的右端为   极,此时活塞将向   运动,阀门   (填“S1”或“S2”)打开。
七、电磁效应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
29.小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来判断磁性强弱的。请回答:
(1)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是为了控制通过两者的   一致,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   ;
(2)若要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闭合开关S后,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并与(1)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30.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哪些因素有关”,华华同学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 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 20 匝抽出一个接线端) 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图甲实验中华华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华华同学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 20 匝换成 100 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以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  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图(a)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b)所示的情景,比较图(a)和(b),可知   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   (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3)如图(c),将导线绕在两枚铁钉上,构成两个简易电磁铁串联的电路,从图(c)的情景看出,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越   (填“多”或“少”)磁性越强。
答案解析部分
1.B
A.在强磁场附近,会破坏地磁场的影响,故该细菌的运动方向可能会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细黑粒中也许含有钴、镍等元素,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细黑粒中可能存在磁性,在地磁作用下有方向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2.B
将条形磁铁从中间截断,它就变成两个小磁体。而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即N极和S极,它们都具有磁性,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地磁场;南
(1)“柢” 指的是司南长柄,司南能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根据“其柢指南”可知,司南长柄指的是地理的南极。
4.B
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两端的两个小球都被吸引,而中间的那个小球几乎不动,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A不合题意;
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磁铁相互平移靠近,它们会相互排斥,没有任何现象能够说明两端磁性和中间磁性的不同,故B符合题意;
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C不合题意;
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大,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说明中间磁性弱,两端磁性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B
根据图片可知,当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相互吸引,就会变成一个大的条形磁铁。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因此中间的铁钉会下落,故B正确,而A、C、D正确。
故选B。
6.C
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小的。
故选C。
7.先变小后变大
条形磁体的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则铁块从N极到S极的过程中,它受到的磁力先变小后变大。根据F=G+F吸引可知,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则铁块受到滑动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铁块受到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8.(1)相互排斥 (2)钢针没有磁性
用钢针的a端靠近N极时,如果相互排斥,那么说明钢针的这端与N极为同极,也就是钢针有磁性。所以(1)处填相互排斥;如果二者相互吸引,那么钢针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此时需要用钢针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①若相互吸引,那么钢针与N极和S极都相互吸引,只能是钢针没有磁性,所以(2)处填 钢针没有磁性 ;②若相互排斥,那么a端就是S极,应该有磁性。
9.(1)磁体间的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2)转换
(3)甲、乙两块磁铁相互排斥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我的猜想是:磁体间的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2)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3)小阳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上述装置和器材,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排斥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0.D
A.将两个钢棒平行放置时,二者相互吸引,无法判断是否都有磁性,故A不合题意;
B.将两个钢棒竖直放置时,二者相互吸引,无法判断是否有磁性,故B不合题意;
C.条形磁铁的中间磁性最弱,因此无论它们是否有磁性,十字交叉时也不会感受到力的存在,故C不合题意;
D.当两个钢棒丁字形放置时,由于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如果相互吸引,那么甲有磁性,乙无磁性;如果不相互吸引,那么甲无磁性,乙有磁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1)答:方法一:实验器材:待检测是否有磁性的磁棒、铁钉
方法二:实验器材:待检测是否有磁性的磁棒、细线
方法三:实验器材:待检测是否有磁性的磁棒、小磁针
(2)答:方法一:实验步骤:用磁棒靠近铁钉,根据钢棒是否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判断,如果吸引,钢棒具有磁性,否则没有磁性
方法二:实验步骤:将磁棒悬挂起来,使其能在水平面内自由的转动,如果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方,则磁棒具有磁性;如果静止时会指向各个方向,则没有磁性
方法三:实验步骤:用磁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两端时,如果小磁针有一端和磁棒相互排斥,则磁棒具有磁性;如果小磁针两端都和磁棒吸引,则磁棒无磁性
12.D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故①正确;
②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从分布规律而人为引入的,故②错误;
③磁感线是人为引入的的虚线,本身不存在,而铁屑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故③错误;
④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则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地球北极附近,故④正确;
⑤磁感线有疏密之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但是不能相交,故⑤错误。
则错误的是②③⑤。
故选D。
13.B
根据图中的磁感线可知,磁感线呈顶牛之势,那么它们应该为同极。小磁针的上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甲和乙都是S极。
故选B。
14.强;P
(1)根据图片可知,b点的磁感线比a点更稠密,因此b点磁场比a点磁场强。
(2)根据图片可知,b点磁场方向指向Q,则小磁针的N极指向Q,S极指向P。
15.B
A.根据图片可知,磁感线从两个磁极出来,那么它们都是N极,故A错误;
B.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上端为S极,故B正确;
C.A点比B点的磁感线更密集,即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更强,故C错误;
D.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分布而引入的,它并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16.D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即在地球的下端。用右手握住地球,大拇指指向下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即环形电流从东向西,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7.B
底座内的金属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8.存在
无论导线下方是否放小磁针,电流周围的磁场始终存在。小磁针的作用就是通过自身的偏转证明磁场的存在,因此如果导线下方不放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则该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9.B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并不是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A不符合题意;
B、当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了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B符合题意;
C、磁场的存在与小磁针的有无无关,故移走小磁针后,该结论仍成立,C不符合题意;
D、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②③
(3)增大导线中的电流(或增加干电池的节数或用多根直导线等)
(1)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要探究小磁针的偏转是否与电流产生的热量有关,可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而阻断热量,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如果偏转,那么说明与热量无关;否则,与热量有关,故②符合题意;
如果小磁针的偏转与电流产生的热量有关,那么改变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时,对产生的热量没有影响,即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不变。如果发生改变,那么说明与热量无关,故③符合题意。
故选②③。
(3)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因此改进建议为增大导线中的电流(或增加干电池的节数或用多根直导线等)。
21.(1)电流方向
(2)c
(1)由图(a)(b)(c)实验现象可知: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在物理学中,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根据d图可知,电子运动方向为水平向右,那么电流方向为水平向左,这和c中电流方向相同,故选c。
22.D
A.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变强,小车受到的磁力变大。如果磁力小于小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那么小车不会运动,故A错误;
B.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尖向下,大拇指指向右侧,那么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由于不知道条形磁铁受到的是斥力还是引力,所以无法确定它的左端是哪个磁极,故B错误;
C.由于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a、b两点的小磁针的N极都是向左的,所以两点处的磁场方向都是向左的,故C错误;
D.如果将螺线管中的铁芯拔出,那么它的磁场会变弱,因此条形磁铁受到的磁力会变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小车受到的静摩擦力和磁力是平衡力,因此它也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23.解:
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知, 左侧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右侧为通电螺线管的S极,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侧为电源的负极,右侧为电源的正极,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
24.解:
根据通电螺线管的安培定则可知,左边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右侧S极,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来进入S极,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为磁感线的方向,故小磁针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由于开关S闭合后,两个通电螺线管相互吸引,所以右侧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右侧S极,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右边螺线管的右侧流入,左侧流出。
25.C
利用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可知a端为N极;当开关闭合,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闭合回路中的总电流增大,同等条件下,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强,其磁性越强;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26.S;增多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可知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闭合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
故答案为:S;增多。
27.变短;螺线管上由于相邻导线中的电流方向都相同,相互吸引,故变短
根据乙图可知,线圈上的电流方向都是向上的,即相邻导线之间电流方向相同。根据甲图可知,当相邻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时,二者之间相互吸引,因此螺旋管的长度会变短,那么依据是:螺线管上由于相邻导线中的电流方向都相同,相互吸引,故变短。
28.S;右;S1
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而大拇指指向左端,则线圈左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此时活塞右移,那么S2关闭,S1打开,处于送血状态。
29.(1)电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是为了控制通过两者的电流一致。根据图片可知,甲的线圈匝数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那么得到结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2)若要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闭合开关S后,还应进行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与(1)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30.(1)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
(2)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吸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3)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
(1)图甲实验中华华同学是根据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吸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3)当线圈匝数从 20 匝换成 100 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
31.(1)吸引大头针 的多少
(2)a;大
(3)多
(1)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吸引大头针 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根据图片可知,b中变阻器的滑片更靠左,即b中电阻小而电流大,a中电阻大而电流小。比较两图可知,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即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根据c图可知,甲的线圈匝数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大,那么得到结论: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