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3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3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9 23:37: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3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辽宁葫芦岛·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斯里兰卡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示意图,图中1750mm等降水量线以北、以东地区为梯级蓄水池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水土资源中( )
A.耕地资源南多东北少 B.夏季水资源西多东少
C.冬季水资源南多北少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2.该国降水丰富,但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渗漏快 B.气温高,蒸发量大
C.地表陡峻,河流快速入海 D.缺少大河和湖泊
3.该国建设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 )
A.可增加大量耕地 B.可改善水土资源配置
C.使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使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2022·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干流落差为3280m,干流上规划有多级梯级水电开发,并且多建设高坝。金沙江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航运困难。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河流挟带的泥沙是长江干流宜昌水文站的泥沙主要来源。位于金沙江下游峡谷地段的白鹤滩水电站,由拦水大坝、发电系统、泄洪设施组成。其坝身主体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在水平和竖直截面都呈拱形),最大坝高289米,底厚63.5米,是世界上较薄的特高拱坝。2021年5月31日,白鹤滩大坝完成浇筑到顶,为7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莫定了基础。下图为金沙江上游梯级水电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金沙江梯级开发建设大坝后( )
A.上游水质一定变好 B.下游流域面积扩大
C.上游昼夜温差变大 D.下游河床侵蚀减弱
5.金沙江梯级开发过程中多建设高坝是为了( )
A.增加下游径流量 B.增加发电量
C.改善航运条件 D.减小施工难度
6.金沙江下游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水电站选择建高坝的主要原因是( )
A.江阔水深 B.山高谷深 C.险滩众多 D.彰显国力
7.与传统梯形平坝相比,白鹤滩水电站双曲拱坝的设计( )
A.增加了坝体的土石方量 B.增加了发电机组的数量
C.增强了泄洪时洪流对坝底的冲击 D.使坝身安全系数更高
8.(2022·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②大量采挖河沙③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⑤建设防护林工程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022·山西·临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埃塞俄比亚境内地势崎岖,能源和电力负荷极不均衡,为改变现状,埃塞俄比亚政府宣布在青尼罗河上建造非洲最大的水电工程——复兴大坝,从根本上缓解国内电力短缺的情况,我国承建的电网——复兴大坝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有力推动了埃塞俄比亚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复兴大坝的修建对尼罗河流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抑制土地荒漠化
B.河流入海的泥沙增多
C.避免洪涝泛滥的危害
D.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10.与尼罗河下游相比,埃塞俄比亚水资源相对富足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密度小,耗水量小
②地形起伏大,气流抬升明显
③复种指数低,用水量少
④大气环流差异,降水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我国在该国建设复兴大坝电网工程可能面临的压力是( )
A.地形崎岖,器材运输困难 B.国内政局不稳
C.建造技术、管理经验不足 D.用电市场潜力小
(2022·河南·温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科罗拉多河长度约为2333km,大部分位于美国境内,主要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20世纪修建了几百处控制性水库和灌溉工程,催生了美国西南部荒漠中的大农业和大都市发展,有“西南部的生命线”之称。但昔日的建坝狂潮已经过去,现在人们拆除了多处大坝。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河现在已有多个大坝被拆除,其原因是( )
①恢复生态环境②坝体老化,维护费用高③扩大耕地面积④气候变干,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世纪以来,随着大型水坝的建成,图中墨西哥地区农业却常年减产,其原因是( )
A.飓风频发 B.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C.病虫害频发 D.径流量减少,河水盐度上升
(2022·重庆·高三阶段练习)西溪河属乌江水系,1986年人们在西溪河上游河段采用浆砌石修建起了西河大坝,坝体高而薄。大坝建成后,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2013年大坝被拆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2013年,当地决定将大坝拆除的主要原因是( )
A.库区泥沙淤积重 B.流量小,发电量少
C.生态环境需修复 D.大坝安全隐患多
15.大坝拆除后,原库区河床变化经历了四个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丙一甲一丁
C.甲一丙一丁一乙 D.丙一乙一丁一甲
二、综合题
16.(2022·山东临沂·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沿线如今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山西省大多城市都依汾河而建,但汾河水系水质差,水浑,沿线城市水资源短缺;汾河虽为山西省较大的河流,但几乎无水电站,且由于开发过度,一段时间汾河出现“有河无水,有水皆污,遍体鳞伤”的状况。为治理汾河,国家成立了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对汾河流域的资源和环境保护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下图为汾河流域位置图。
(1)分析汾河流域水电站较少的原因。
(2)阐释汾河水系在汾河平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说明为综合开发和保护资源环境而设立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的好处。
17.(2021·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果河也称为扎伊尔河,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640km,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刚果河支流众多,河网稠密,并两次穿越赤道后汇入大西洋,在入海口处未形成明显的河口三角洲。下图为刚果河流域图。
(1)分析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2)说明刚果河干流a—b河段水力资源不足的原因。
(3)分析刚果河在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18.(2022·四川·棠湖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交道上的斯里兰卡(如下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中,埋藏浅。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山区的茶园面积大,茶园中修建众多“竹节沟”。
(1)描述该国河流的水系特征。
(2)简析制约甲河下游水能开发的区位条件。
(3)评价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4)说明茶园中修建“竹节沟”的主要作用。
19.(2022·浙江·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洛瓦底江流域面积占缅甸国土面积的60%,是缅甸水运大动脉。地处伊洛瓦底江入海口的仰光人口约736万,是缅甸内外海陆交通的总枢纽,有12条内河航运线连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根据规划该港出海航道将升级至通航3万吨级海轮。图1为缅甸略图,图2为该流域①地年气候统计图,图3为仰光港出海航道整治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缅甸纺织品给予贸易最惠待遇且没有配额限制。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缅甸投资建设多个高标准工业园区,其中新仰光城项目就吸引了我国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入驻。
(1)结合图2简述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并简要分析其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
(2)推断仰光河整治工程——“导流顺坝”与“鱼骨坝”的主要作用。
(3)从经济成本角度分析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入驻新仰光城工业园区的原因。
20.(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斯洛文尼亚示意图,斯洛文尼亚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
材料二斯洛文尼亚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加工是该国传统产业,企业众多,门类齐全。近年来,生产纸浆、板材、家具等产品的品牌企业互动合作,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该国木材加工职业教育发达,在卢布尔雅那、马里博尔等地高校设有木材科学、木制品设计等专业。
(1)若在雷卡河修建一座水电站,请评价选址的自然条件。
(2)该水电站的修建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对,请你说一说水电站修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列举斯洛文尼亚发展木材加工业的优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3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辽宁葫芦岛·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斯里兰卡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示意图,图中1750mm等降水量线以北、以东地区为梯级蓄水池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水土资源中( )
A.耕地资源南多东北少 B.夏季水资源西多东少
C.冬季水资源南多北少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2.该国降水丰富,但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渗漏快 B.气温高,蒸发量大
C.地表陡峻,河流快速入海 D.缺少大河和湖泊
3.该国建设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 )
A.可增加大量耕地 B.可改善水土资源配置
C.使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使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答案】1.B 2.D 3.B
【解析】1.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斯里兰卡北部平坦宽阔,耕作条件好,耕地资源丰富,所以表现出北多南少,A错误;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岛的西南平原大量降水,水资源表现出西多东少,B正确;冬季受到东北信风控制,东北地区处在迎风坡,降水丰富,冬季水资源北多南少,C错误;水资源季节性变化明显,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错误,所以选择B。
2.斯里兰卡作为岛屿,岩石坚硬,地表水难以渗漏,A错误;虽然纬度位置低,气温高,但四面环海,湿度大,蒸发量小,B错误;地表表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水资源难以滞留成为水资源不足的原因,C错误;由于缺少大河和湖泊,水资源无法滞留,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D正确,所以选择D。
3.建设梯级蓄水池农田能够增加一定的耕地,但不会大量增加,A错误;蓄水池与农田相互交替出现,能够有效的利用水土资源,既满足农业需水,也能涵养水源,B正确;蓄水池能够调节径流,使得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小,流量趋于稳定,CD错误,所以选择B。
【点睛】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①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也叫水土保持耕作法;②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即水土保持造林措施及种草措施;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山坡水土保持工程中有梯田、坡面蓄水工程(水窖、涝池)、山坡截流沟等,在山沟治理工程中有谷坊、拦沙坝、沟道蓄水工程及山洪、泥石流排导工程等。
(2022·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干流落差为3280m,干流上规划有多级梯级水电开发,并且多建设高坝。金沙江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航运困难。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河流挟带的泥沙是长江干流宜昌水文站的泥沙主要来源。位于金沙江下游峡谷地段的白鹤滩水电站,由拦水大坝、发电系统、泄洪设施组成。其坝身主体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在水平和竖直截面都呈拱形),最大坝高289米,底厚63.5米,是世界上较薄的特高拱坝。2021年5月31日,白鹤滩大坝完成浇筑到顶,为7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莫定了基础。下图为金沙江上游梯级水电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金沙江梯级开发建设大坝后( )
A.上游水质一定变好 B.下游流域面积扩大
C.上游昼夜温差变大 D.下游河床侵蚀减弱
5.金沙江梯级开发过程中多建设高坝是为了( )
A.增加下游径流量 B.增加发电量
C.改善航运条件 D.减小施工难度
6.金沙江下游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水电站选择建高坝的主要原因是( )
A.江阔水深 B.山高谷深 C.险滩众多 D.彰显国力
7.与传统梯形平坝相比,白鹤滩水电站双曲拱坝的设计( )
A.增加了坝体的土石方量 B.增加了发电机组的数量
C.增强了泄洪时洪流对坝底的冲击 D.使坝身安全系数更高
【答案】4.D 5.B 6.B 7.D
【解析】4.金沙江梯级开发建设大坝后,上游水流流速变慢, 更新变慢,水质可能变差,故A错误;流域面积由分水岭决定,与梯级开发无关,故B错误;水坝修建后,上游水域面积会增加,减少昼夜温差,故C错误;汛期下游水量减少,流水速度变慢,侵蚀作用减弱,故D正确。所以选D。
5.建设高坝,可以增加蓄水量,增加水能,从而增加发电量,故B正确,坝高不能增加下游径流量,故A错误;金沙江落差大,水流急,航运条件差,C错误;建高坝工程量大,增加了施工难度,故D错误。所以选B。
6.金沙江下游段为峡谷地带,山高谷深,需建设高坝,B正确。江阔、险滩与建高坝并不相关,彰显国力也不恰当,ACD错误。所以选B。
7.传统平坝又称重力坝,为底厚顶薄的梯形建筑,坝体土方量大,双曲拱坝的设计,坝体较薄,减少了坝体的土石方量,A错误。发电机组末建于坝上,而是建在地下的机坑中,B错误。传统梯形平坝泄洪时受洪流冲击较强,而双曲拱坝减弱了泄洪时洪流对坝底的冲击,C错误。双曲拱坝减弱了泄洪时洪流对坝底的冲击,使坝身安全系数更高,D正确。所以选D。
【点睛】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 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8.(2022·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②大量采挖河沙③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⑤建设防护林工程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答案】D
【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该河段为长江的荆江段,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修建了荆江大堤,①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进行了河道的裁弯取直,③正确;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工程,减少了水土流失,⑤正确;建设三峡水利工程,一方面拦截了大量泥沙,另一方面调节了径流量,⑥正确;大量采挖河沙,会破坏河堤的稳定性,②错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对该河道的稳定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2022·山西·临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埃塞俄比亚境内地势崎岖,能源和电力负荷极不均衡,为改变现状,埃塞俄比亚政府宣布在青尼罗河上建造非洲最大的水电工程——复兴大坝,从根本上缓解国内电力短缺的情况,我国承建的电网——复兴大坝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有力推动了埃塞俄比亚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复兴大坝的修建对尼罗河流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抑制土地荒漠化
B.河流入海的泥沙增多
C.避免洪涝泛滥的危害
D.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10.与尼罗河下游相比,埃塞俄比亚水资源相对富足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密度小,耗水量小
②地形起伏大,气流抬升明显
③复种指数低,用水量少
④大气环流差异,降水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我国在该国建设复兴大坝电网工程可能面临的压力是( )
A.地形崎岖,器材运输困难 B.国内政局不稳
C.建造技术、管理经验不足 D.用电市场潜力小
【答案】9.D 10.D 11.A
【解析】9.由题意可知,尼罗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中下游地区,上游大坝对其抑制作用小;复兴大坝修建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主要目的为发电,故其可调节地表径流,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但会拦截滞留水坝上游而来的泥沙,减少水坝下游的河流含沙量;水坝的修建,可以降低洪涝泛滥的危害,但不能完全避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由图可知,与尼罗河下游相比,埃塞俄比亚纬度较低,复种指数较高,且属于人口大国,人口密度较高,但经济落后,用水量较少,地形多山地、高原,气流抬升明显,纬度较低,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故①③错,②④对。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埃塞俄比亚多山区,地形崎岖,可能会存在器材运输困难;该国政局稳定,无动乱;建造技术、管理经验中国在此方面世界领先;埃塞俄比亚人口众多,能源和电力负荷极不均衡,有发展的愿望和人口红利,用电市场潜力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修建水坝的好处:
1.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
2.可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修建水库的弊端:
第一、对库区上游的影响:
1.水库蓄水蓄沙,水质下降,洄游产卵的生物数量减少;
2.淹没农田,居民要离开家乡。
第二、对库区的影响:
1.库区水质富营养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发加剧,导致库区耕地盐碱化;
2.蓄水使得库区压力增大,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如库区地震;
第三、对库区下游的影响:
1.下游泥沙沉积减弱,有机质沉积减少,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2.入海口因沉积减缓,加之海浪侵蚀,使得三角洲(海岸线)后退,威胁沿海地区;
3.入海口营养物质减少,影响动植物生存。
(2022·河南·温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科罗拉多河长度约为2333km,大部分位于美国境内,主要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20世纪修建了几百处控制性水库和灌溉工程,催生了美国西南部荒漠中的大农业和大都市发展,有“西南部的生命线”之称。但昔日的建坝狂潮已经过去,现在人们拆除了多处大坝。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河现在已有多个大坝被拆除,其原因是( )
①恢复生态环境②坝体老化,维护费用高③扩大耕地面积④气候变干,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世纪以来,随着大型水坝的建成,图中墨西哥地区农业却常年减产,其原因是( )
A.飓风频发 B.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C.病虫害频发 D.径流量减少,河水盐度上升
【答案】12.A 13.D
【解析】12.多个大坝被拆除利于恢复自然河道,恢复生态环境,①正确。根据材料“20世纪修建了几百处控制性水库和灌溉工程,催生了美国西南部荒漠中的大农业和大都市发展”可知,大坝建成,灌溉条件改善,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发展,③错误。“昔日的建坝狂潮已经过去,现在人们拆除了多处大坝”可知,大坝建成时间长,坝体老化,维护费用高,②正确。20世纪至今,气候变化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读图可知,墨西哥位于科罗拉多河下游,20世纪以来,随着大型水坝的建成,河流沿岸农业区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流经墨西哥的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水盐度上升,农业发展条件变差,D正确。飓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生成于热带洋面,与大坝建成无关,A错误。水坝内蓄水,可以调节周边气候,蒸发大,大气湿润,可以增加降水,B错误。病虫害频发与大坝建成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流域的综合开发,需要从整体性角度考虑,兼顾上中下游的开发。大坝建成,库区蓄水,可为周边地区提供灌溉水源,但流至下游的水量会减少,影响下游水文特征;库区蒸发大,水汽多,可以调节气候。
(2022·重庆·高三阶段练习)西溪河属乌江水系,1986年人们在西溪河上游河段采用浆砌石修建起了西河大坝,坝体高而薄。大坝建成后,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2013年大坝被拆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2013年,当地决定将大坝拆除的主要原因是( )
A.库区泥沙淤积重 B.流量小,发电量少
C.生态环境需修复 D.大坝安全隐患多
15.大坝拆除后,原库区河床变化经历了四个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丙一甲一丁
C.甲一丙一丁一乙 D.丙一乙一丁一甲
【答案】14.D 15.C
【解析】14.本题考查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从材料中无法得知库区泥沙淤积严重,A错误;西河大坝建成后,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其流量较大,发电量较多,B错误;大坝建设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但仅仅拆除大坝不能解决这一问题,C错误;读材料可知,西河大坝是采用浆砌石修建的,且坝体高而薄,经过近30年的使用,大坝安全隐患越来越多,D正确。故选D。
15.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变化。“高而薄”的大坝被拆除后,库区河水流动性增强,但是河流落差减小,侧蚀作用增强,导致原库区泥沙淤积减少,河床不断加宽,故顺序为甲一丙一丁一乙,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包含3种类型:下蚀(向下侵蚀)、侧蚀(向两侧侵蚀)和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的侵蚀作用不同:①在河谷发育的初期:河流落差较大,侵蚀作用主要以下蚀、溯源侵蚀为主,使得河谷不断地加深和变长。这个阶段的河谷比较平直,横剖面呈“V形”;②在河谷发育的中期:河流的落差逐渐降低,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下蚀为辅,使得河床在慢慢加深的同时,两侧河谷不断展宽,河道慢慢弯曲;③在河谷发育的后期:河流的落差较小,侵蚀作用主要为侧蚀,使得河谷不断地展宽,河流弯弯曲曲,横剖面呈“U形”。
二、综合题
16.(2022·山东临沂·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沿线如今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山西省大多城市都依汾河而建,但汾河水系水质差,水浑,沿线城市水资源短缺;汾河虽为山西省较大的河流,但几乎无水电站,且由于开发过度,一段时间汾河出现“有河无水,有水皆污,遍体鳞伤”的状况。为治理汾河,国家成立了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对汾河流域的资源和环境保护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下图为汾河流域位置图。
(1)分析汾河流域水电站较少的原因。
(2)阐释汾河水系在汾河平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说明为综合开发和保护资源环境而设立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的好处。
【答案】(1)山西省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汾河流域面积小,水量少;支流短小,可开发价值低;河水含沙量大,水库和发电站的使用寿命短,发电效率低。
(2)汾河两侧众多支流顺地势汇入汾河谷地,与汾河干流共同挟带大量泥沙;随着流速降低,泥沙沉积于汾河谷地,地表趋于平坦,形成平原地貌。
(3)汾河流经全省,跨多个城市,成立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可协调沿岸各个城市供水、排污;成立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可从流域整体进行资源开发和综合整治。
【分析】本大题以山西汾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电站布局的条件、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途径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本小题主要考查水电站布局的条件。可以结合汾河的水文水系特征,从市场需求、河流水量大小、支流长短、含沙量等角度去分析。汾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常规能源供应充足,对水电的市场需求量小;由图可知,汾河的支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量较小,可开发价值低;同时,汾河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泥沙,导致水库和发电站的使用寿命短,发电效率低。
(2)本小题主要考查流水作用和河流地貌的发育。可以结合汾河的水系特征和流域的地形地势综合去分析。汾河两侧发育众多支流,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随后,支流挟带泥沙汇入汾河谷地的干流,由于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在谷地内,地表趋于平坦,形成汾河平原。
(3)本小题主要考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途径。由材料可知,汾河流域存在着水体污染、水质差、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因此成立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可以从流域整体进行水资源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其次,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山西全省,跨越多个城市,因此成立汾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可协调全流域各个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状况,更好的治理和开发汾河流域。
17.(2021·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果河也称为扎伊尔河,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640km,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刚果河支流众多,河网稠密,并两次穿越赤道后汇入大西洋,在入海口处未形成明显的河口三角洲。下图为刚果河流域图。
(1)分析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2)说明刚果河干流a—b河段水力资源不足的原因。
(3)分析刚果河在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答案】(1)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流域降水丰富,流量大;无明显汛期;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中游河流流经盆地,地势平缓,流速缓慢。
(2)a—b河段流经刚果盆地,河道落差较小,河流流速缓慢。
(3)入海口附近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泥沙含量小;泥沙多沉积于刚果盆地,入海泥沙较少。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能资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量非常丰富,因此流域内的汇水量大,导致河流的水量大;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无结冰期;全年降水量较为均匀,因此无明显汛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因此水土流失小,河流含沙量较小;且由于从地势较高的高原向沿海流,因此上下游之间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而中游的河流经过的是刚果盆地,因此流速相对较慢。
(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河流在a-b段流经的是刚果盆地,地势起伏较小,落差小,即使水量大,河流流速缓慢,因此产生的水能也较小。
(3)根据题意,观察图中信息可知,河流在下游至入海口处,河流的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冲击力较强,导致泥沙不易沉积;且刚果河流域内植被为热带雨林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很少,河流的含沙量也小,因此在入海口处泥沙沉积更难;且中游流经刚果盆地,落差小,流速慢,泥沙易在中游沉积,到达下游的泥沙则非常少,因此入海泥沙难以沉积,形成三角洲。
18.(2022·四川·棠湖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交道上的斯里兰卡(如下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中,埋藏浅。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山区的茶园面积大,茶园中修建众多“竹节沟”。
(1)描述该国河流的水系特征。
(2)简析制约甲河下游水能开发的区位条件。
(3)评价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4)说明茶园中修建“竹节沟”的主要作用。
【答案】(1)流程短;流域面积小;为放射状水系。
(2)甲河下游地势平坦,落差小,流速慢,水能不丰富;甲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出现在9月至次年3月,发电量小(或发电量不稳定)。
(3)①优势: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
②劣势: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多丘陵、山地,易水土流失。国土面积小,山地面积广,耕地资源不足。(优势、劣势各答两点)
(4)山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多暴雨;地形坡度大,茶园开发易引起水土流失;“竹节沟”可以留蓄雨水,减缓径流,积留表土。
【分析】本大题以斯里兰卡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水系特征、流域开发、农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斯里兰卡为岛国,国土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形成了放射状水系。
(2)甲河下游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起伏小,河流落差较小、流速慢,水能资源不丰富。斯里兰卡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稀少,故甲河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使其发电量不稳定。
(3)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根据题干和图片进行分析,有利因素主要是:该国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热量充足,降水总量较多。根据其地形来看,沿海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形平坦,易于发展农业。河流发育较多,灌溉水源较为充足。不利因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大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同时中部地区为丘陵山地,坡度较大,若农业开发活动不合理易引发水土流失。由于该国国土面积较小,中部主要是是山地地形,耕地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平原地区,故其可开发的耕地资源不足。
(4)根据该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来看,该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较大。茶园一般分布在山地地区,坡度较大,出现降水时,地表径流流速快,若开发不合理,易引起水土流失。根据以上条件进行分析,“竹节沟”主要用于存蓄雨水、拦截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
19.(2022·浙江·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洛瓦底江流域面积占缅甸国土面积的60%,是缅甸水运大动脉。地处伊洛瓦底江入海口的仰光人口约736万,是缅甸内外海陆交通的总枢纽,有12条内河航运线连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根据规划该港出海航道将升级至通航3万吨级海轮。图1为缅甸略图,图2为该流域①地年气候统计图,图3为仰光港出海航道整治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缅甸纺织品给予贸易最惠待遇且没有配额限制。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缅甸投资建设多个高标准工业园区,其中新仰光城项目就吸引了我国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入驻。
(1)结合图2简述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并简要分析其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
(2)推断仰光河整治工程——“导流顺坝”与“鱼骨坝”的主要作用。
(3)从经济成本角度分析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入驻新仰光城工业园区的原因。
【答案】(1)特征: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半年水位高,冬半年水位低。自然条件:(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中下游)地势和缓,水流平缓;地处低纬,(大部分)全年可通航:通航里程长等。
(2)(导流顺坝)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淤积;(鱼骨坝)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提高航道水深;保护河岸(稳定边滩)。
(3)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避开贸易壁垒,出口欧盟市场交易成本低;政策支持,税费低;便利的海运和距离欧盟较近,运输成本低等。
【分析】本大题以缅甸略图、该流域①地年气候统计图和仰光港出海航道整治规划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航运价值的影响因素、河道整治工程的作用、工业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径流量的大小影响河流水位的高低,由图2可知,伊洛瓦底江位于热带 季风气候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 ,夏季降水多,冬半年降水少,因此伊洛瓦底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半年水位高,冬半年水位低。航运价值高的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河 流水文水系特点等角度分析。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降水丰富,径 流量大;河流中下游是冲积平原,地势和缓,水流速度平缓,有利于航行 安全;纬度较低,没有结冰期,大部分河道全年可通航;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通航里程长,运输量大。
(2)导流顺坝是指防止河流侧向侵蚀及河道局部冲刷的建筑物,图3中导流 顺坝阻挡了支流勃固河对航道水流的顶托作用,提高了航道的河水流速, 减少支流及航道水流带来的泥沙淤积。鱼骨坝,顾名思义,其形似“鱼骨 ”的一种涉水建筑物,一般依心滩或江心洲头而建,由顺水流方向的顺坝 (脊坝)和与其正交或斜交的刺坝组成。脊坝主要用于稳定或调整汊道分流 、分沙比和水流方向,刺坝可保护滩体免受冲刷,并增强顺坝的稳定性, 从而起到稳定有利的河势和滩槽格局、改善枯水航道条件的作用。因此, 鱼骨坝的顺坝(脊坝)可以提高河流枯水期河流水位,提高航道水深;刺坝 可以保护河岸免受冲刷,起到稳定边滩的作用。
(3)经济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运输成本、贸易壁垒、税费等。 缅甸属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劳动力成本低;缅甸 土地价格较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缅甸纺织品给予贸易最惠待遇且没有配额限制,我国服装出口企业投资缅甸,产品可以出口欧盟市场 交易成本低,避开贸易壁垒;缅甸新仰光城项目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税 费低;伊洛瓦底江航运价值高,有便利的海运条件和距离欧盟较近,运输成本低等。
20.(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斯洛文尼亚示意图,斯洛文尼亚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
材料二斯洛文尼亚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加工是该国传统产业,企业众多,门类齐全。近年来,生产纸浆、板材、家具等产品的品牌企业互动合作,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该国木材加工职业教育发达,在卢布尔雅那、马里博尔等地高校设有木材科学、木制品设计等专业。
(1)若在雷卡河修建一座水电站,请评价选址的自然条件。
(2)该水电站的修建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对,请你说一说水电站修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列举斯洛文尼亚发展木材加工业的优势。
【答案】(1)有利条件:降水较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起伏,河流有落差,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流量小,水能不稳定;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易渗漏。
(2)淹没耕地、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产生移民问题;有可能诱发地震;修建过程中会破坏环境;影响鱼类洄游、改变库区植被的生长环境等。
(3)森林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劳动力技术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多技术型人才);行业创新能力强;水能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分析】本大题以斯洛文尼亚示意图和该地的木材加工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能的开发条件、水能开发对当地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学科素养。
(1)评价可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斯洛文尼亚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可知,雷卡河地处该国西南地区,年降水较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由图示分层设色地形图可知,该河所处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有落差,水能丰富,适合开发水电站。由图可知,该河流月径流量占比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流量小,发电量较少,水能发电不稳定。该河流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相对缺乏。
(2)该地修建水电站,导致库区水位上升,淹没耕地、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产生移民问题。开闸泄洪和发电时导致地面震动较大,有可能诱发地震。大坝修建过程中会破坏环境。修建大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影响鱼类洄游。库区土地大量被淹没,改变库区植被的生长环境,由陆生环境变为水生环境。
(3)根据材料“斯洛文尼亚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加工是该国传统产业,企业众多,门类齐全”可知,该地森林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产业类型多样,协作条件好。由材料“该国木材加工职业教育发达,在卢布尔雅那、马里博尔等地高校设有木材科学、木制品设计等专业”可知,该地劳动力技术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多技术型人才),行业创新能力强。且该地水能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可满足加工工业的能源需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