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D
D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A
A
C
D
A
B
B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6.(1)低 氮气
(2)此时蒸发出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
27.(1)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隔绝空气
(3)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8.(1)丙
(2)物质燃烧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32.(1)10 (2)使注射器中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3)装置不密封等
33.①试管中红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②热水中白磷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健康(意思对给分)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合理答案给分)
? 【拓展与迁移】水进入试管容积约为1/5,??? 1/5
名校测试: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类对空气是一种怎样的物质进行了长期和艰难的探索,许多的探索者都提出过他们的观点。较早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普利斯特里 B.舍勒 C.侯德榜 D.拉瓦锡
2、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B、除去氧气后的水不再含有氧元素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3、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 )
A.氧气 B.氮气 C.氖气 D.空气
4、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
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5、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操作中能产生燃烧现象的是( )
A、将红磷放入纯氧气中 B、细铁丝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C、白磷浸40℃时的水中 D、白磷露置在室温为20℃时的空气中
8、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9、硫、碳、磷、铁四种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
A、都有气体生成 B、都能发光放热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都有火焰 D、都生成了氧化物
10、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①或④ D. ③或④
11、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
12、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4、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15、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中,小亮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注射器中装有水,注射器活塞能自由移动),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又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更精确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16、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7、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玻璃管内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玻璃管内壁光滑),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酒精灯,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 )
A、向左移动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18、据《都市晨报》报道,沪宁铁路丹阳段施工工地由于残留的铝粉爆炸造成严重伤亡事故。下列关于铝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粉和铝块的组成元素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B.上述资料说明铝粉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铝粉在空气中爆炸的产物是氧化铝
D.生活中,常用铝粉漆对铁制品进行防护
19、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纳米铜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铜比普通铜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B、纳米铜和普通铜中的铜原子结构不同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反应物的接触面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纳米铜必需密封保存
20、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汽车碰撞后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在各种大型运动会上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宣传,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填化学式)
22.薯片等易碎食品采用充气包装,若要同时达到保鲜的目的,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多选)
①O2 ②N2 ③CO2 ? ④SO2?? ⑤H2O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3.某同学测试各种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⑴准备实验:用玻璃片盖住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 ?(选填“光滑面”或“磨沙面”)与集气瓶口接触;
⑵图示实验中,有火焰产生的是?? ???????? (选填实验编号);
⑶写出C实验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⑷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未观察到“燃烧”和“火星四射”的现象。下列说法中,与该实验失败原因无关的是 。
A.所用铁丝较粗
B.氧气没有收集满,纯度较低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D.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层细砂
⑸分析与表达:①所示实验中有错误的是???????????? (选填实验编号);
②图示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 。
24.如上右图,可知木条在 燃烧得更旺,该实验设计探究的目的是 。
25.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 。
26.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而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⑵“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
27.说说下列措施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⑴“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
⑵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此时爆炸气浪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⑶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28.下图从左到右位次为甲、乙、丙三位同学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信息点: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粘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对局部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应选择????????? 同学的实验方案最好
⑵三位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9.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II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⑵图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⑶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⑷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⑸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Ⅰ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
30.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甲瓶中燃烧。
(1)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 。
(2)实验测得甲瓶中氧气的体积远小于瓶中空气体积的l/5,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有同学提出,若用CO取代H2,进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你是否认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
31.小科发现取自实验室的镁带表面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⑴小科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 (填化学式)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
⑵进一步查阅资料后获知,任何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颜色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由此,小科认为原来的结论 。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⑶小科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究……此探究过程给你的启示是 。
3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http://www.21cnjy.com/ - blogid=407e75260100h9vu&url=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orignal/407e7526t82dd9a909660http://www.21cnjy.com/ - blogid=407e75260100h9vu&url=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orignal/407e7526t82dd9a909660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 mL。
⑵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⑶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 。(写出其中一种)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3.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A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白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B装置进行实验。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①
②
【反思评价?】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⑴改进后的图B装置与图A装置比较,优点是????????????????????????????????? 。
⑵小林同学指出图B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C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 。
【拓展迁移】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实验结束,待a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倒扣于烧杯中,并取下橡皮塞,你会观察到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