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下教案:9.3 环境污染的防治(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沪教版九下教案:9.3 环境污染的防治(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0 14: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
教材分析
环境污染的防治是第九章第三节,学习这课要结合前两课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2.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了解空气污染严重的程度及其对人类、动植物产生的不良影响,知道严重危害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4.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成因及危害,知道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的措施及化学科学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实验,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和危害,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参加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4.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酸雨形成学生实验的活动与探究;认识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难点】
酸雨形成学生实验的活动与探究;认识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酸雨的形成实验所需仪器和用品
学生:就下列调查主题,进行课前探究活动
(1)收集有关大气污染的材料;
(2)调查本地的环境污染源有哪些?污染程度是否严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调 控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主要空气污染物 2.污染物的来源 3.大气污染的危害 4.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引言: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然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污染,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保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大屏幕展示:中国环境标志 创设问题情境: 你知道它的创意吗? 大屏幕演示:大气污染的相关图片资料 创设问题情境: 1)你知道有哪些污染物会导致大气污染吗?2)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3)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4)你知道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呢? 竞赛题:1)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2)温室效应是怎么产生的? 3)什么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4)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录象: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创设问题情境:我国目前大气污染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二氧化硫,并形成硫酸行酸雨,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的危害性很大,你们知道酸雨有哪些危害吗? 教师引导: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酸雨的形成,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酸雨的形成。请同学们按照教材第110页“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 指导学生根据探究的实验事实,总结反应规律。 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你有什么收获? (站在教师的高度将考点、重点展示出来) (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2)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了解空气污染严重的程度及其对人类、动植物产生的不良影响,知道严重危害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4)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成因及危害,知道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的措施及化学科学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贡献。 思考 发挥学生想象力,师导生讨论中国环境标志的意图和含义。 结合所学知识、生活实际和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组竞赛 观看录象、思考 讨论酸雨的危害。 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硫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学会闻气味的方法。3)结合学过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检验二氧化硫通如水后溶液的酸性,并测其PH。 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结合反应原理描述酸雨的形成过程。 学生讨论: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点的整理工作。 开门见山,引出新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饱含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 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中国环境标志,发挥想象力,了解其意图和含义,同时引出环保主要从防治空气、水的污染和垃圾处理三个方面来学习讨论。首先讨论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教师抛出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谈论,让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知识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相关知识来讨论上述问题,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然后汇报结果,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并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交流中有收获。 结合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加深学生对酸雨的认识,增强学生消除大气污染的紧迫感。
板书设计: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等;
2.空气污染的来源:
(1)化石燃料的燃烧;
(2)工厂废气的排放;
(3)汽车尾气的排放;
(4)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3.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1)NOx、SO2等气体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为HNO3、H2SO4等)
(2)酸雨的危害
(3)其他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