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孟子,了解他的主张。
《孟子》三章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
三要素
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中心论点、分论点)
(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孟子》中的《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走进作者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孟子》
作品风格
其文以雄辩著称,善用排比,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语言晓畅,词锋犀利,感情充沛。
经典语录
①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学习目标
背景
主张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xù)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施行 “仁政”。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sù
米粟( )
寡( )助
ɡuǎ
亲戚( )
qi
畔( )之
pàn
字词积累
夫( )环而攻之
fú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自由朗读
朗诵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 不如 地 利 ,地利 不如 人和 。
疏通文意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不如:比不上。
利:有利条件。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时的人心一致、内部团结。
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三里之 城,七里之 郭 ,环 而攻之而不胜。
城:内城。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
环:围。
译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疏通文意
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夫:句首发语词。
是:代词,这。
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 革 非不坚 利 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 去 之,是地利不人和也。
委:放弃。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池:护城河。
去:离开。
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利:锐利。
故 曰:域 民不 以 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 。
利:锐利。
固:巩固。
威:震慑。
以:凭借、靠。
故:所以。
域:限制。
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 至,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畔:同“叛”,背叛。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
之:到。
以 天下之所 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
君子:所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译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以:凭借、靠。
顺:归顺,服从。
合作探究
1.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 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而
环
攻
之
地利
不如
胜
(从进攻一方的角度)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攻城
守方
2.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
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
败
突出地利的重要性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米粟多
地利
委而去之
败
胜
人和
不如
(从防守一方的角度)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守城
攻方
突出人和的重要性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得出的推论。
战争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
得道者多助
结论
类推
失道者寡助
从反面强
调“人和”
的重要性
4.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将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进行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推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双重否定的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是弃城而逃,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性。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积累拓展
2.找出文中其他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从反面推论,强调“域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推行仁政)。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艺术特色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结尾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论据
进攻
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
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战争需“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治国需要“人和”
得道多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板书设计
战争事例类推治国道理
结论
失道寡助
天下顺之
亲戚畔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句子是
理解性默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当堂训练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将“人和”发挥到极致则会天下归顺的句子是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