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如图为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①可以补充自然界中的氧气
D.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微生物氧化分解
4.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5.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生物的两个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指的是碳单质与氧气之间的循环
B.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自然界中引起温室效应主要是图中过程④造成的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氧气
7.关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等活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B.栽种过多的植物会因其进行大量呼吸作用而破坏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C.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D.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从而破坏了碳一氧平衡
8.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
B.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9.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0.如图为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只是指氧气
B.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D.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1.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12.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
A.水草能制造氧气 B.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13.绿色植物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 )
A.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气碳
C.吸收二氧气碳产生有机物 D.吸收二氧气碳放出氧气
14.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 )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
C.在屋内多种点花 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15.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
A.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B.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C.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 D.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
二、填空题
16.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数字序号填空,整体上消耗氧气的有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态
e.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17.研究自然界碳元素的循环,有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如图为大自然中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
(1)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提倡低碳生活,其中“碳”的含义是 (填字母序号)。
A.自然界中的碳元素
B.生活用品中的碳单质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是参与碳循环的主要物质,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 ,常用于人工降雨。
(3)图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填数字序号)。
18.探究CH4和CO2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
探究一:比较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
在相同条件下,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得500秒内CH4和CO2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乙中的曲线,关于CH4与CO2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情况,你的结论是 。
(2)本题中的“相同条件”具体是指 (请举两例)。
探究二:空气中CH4含量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将CH4含量不同的空气放入图甲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
CH4的体积分数 18% 36% 48% 64%
500秒后温度/°C 28.4 30.1 31.7 32.8
(3)分析表中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要在250 毫升的集气瓶中收集含CH418%的气体(已知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你的操作方法是 。
19.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如图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碳中和目标中植物起到重要的作用,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 ;植物把无机的二氧化碳转变成 在生物之间流动。
(2)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我们可以怎么做(提出一条建议): 。
20.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如图是人体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发生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膈顶下降。图B是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2)人及动物的呼吸、汽车尾气排放、煤的燃烧和焚烧秸秆等多种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填序号)。
①绿色田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节约用水③出门随手关灯④使用一次性筷子
⑤夏天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⑥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2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数字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 ,产生氧气的有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e.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3)在地壳中存在氧元素的物质有二氧化硅、碳酸钙等,而在空气中存在氧元素的物质有 (至少写出2种)等。人体内存在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标号)。
A.任何情况下呼吸纯氧均有益于人体健康
B.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均是氧化剂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22.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下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大气中产生氧气的三种主要来源是 (填编号),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是 (填名称)。
(2)在图所示的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3)大气中的氧气除了供给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外,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某些物质与氧气发生 反应而消耗。
(4)臭氧和氧气从物质组成上看,相同点是 。
三、解答题
23.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将郊区别墅和胡同街巷以及四合院结合起来,建在城市中心,并搬到空中,形成一个空中庭院房,又称空中城市森林花园。简单来说,第四代住房的主要特征是: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可将车开到每层楼上的住户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 。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在建筑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 。
24.一生态园内种植大量的樱桃树,每年5月进入樱桃采摘季,下面是围绕樱桃树开展的讨论。
(1)如图甲,A、B、C表示樱桃树的某些生理过程对维持自然界的 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如图乙是反映樱桃树内有机物的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樱桃树 。
(3)生态园为了生产的樱桃品质好、产量高、果实大、糖分多,采用合理密植、侧枝环剥、大棚内夜间降温等栽培技术,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选取其中1项栽培技术简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A、碳循环和氧循环是CO2和O2的转换过程,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
B、氧气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量是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正确;
D、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主要是通过碳循环和氧循环来完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D
【解析】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植物到动物、动物到微生物、植物到微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理过程①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而①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C
【解析】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燃烧现象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都要消耗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上述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图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被消耗,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反复循环。
【解答】A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符合图;
B碳燃料燃烧需要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图;
C氢燃料燃烧需要氧气,产生水,不符合图;
D微生物分解需要氧气参与,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4.B
【解析】A二氧化碳除了动植物的呼吸产生外,一些含碳可燃物的燃烧也会产生,所以A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它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有机物,从而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B符合题意。
C物体内的有机物可以通过被天敌捕食而转变成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燃烧、微生物的分解而转变成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地球的北半球是冬天南半球是夏天,而且大气是循环的,所以即使
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也不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故答案为:B
5.D
【解析】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生理过程②是大气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植物体内,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温室效应”引起地球大气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是生产和生活中排放产生的气体,C不符合题意;
D、生产者(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所以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B
【解析】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燃烧现象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都要消耗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上述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解答】A植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被呼吸作用利用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产生氧气,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自然界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B大量的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会维持碳-氧平衡;
C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就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处于相对恒定;
D人类通过燃烧秸秆、石油、天然气等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了碳-氧平衡。
8.D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碳的循环是平衡的,但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已经脱离碳循环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了出来。这就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气温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A煤燃烧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仅仅来源于煤燃烧;
B人呼吸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温室效应的产生不是由于动物的呼吸造成的;
C植物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不是植物的呼吸造成温室效应;
D自然界中大量使用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碳循环的碳元素脱离,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就使二氧化碳急剧增加,产生温室效应。
9.B
【解析】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此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相互联系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A、碳循环和氧循环是CO2和O2的转换过程,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
B、氧气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量是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正确;
D、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主要是通过碳循环和氧循环来完成;故D正确;
10.D
【解析】(1)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生物部分是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包括阳关、水、空气等,其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
【解答】A、 图示中“大气”指的是空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百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B不符合题意;
C、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植物到动物、动物到微生物、植物到微生物,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因此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D符合题意。
11.A
【解析】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而氧气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正确;
B、森林的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加剧温室效应的形成,故描述错误;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有间隔,故错误;
D、原子在不断运动,故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12.A
【解析】在封闭透明的生态瓶中,水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生态瓶中的小鱼提供呼吸作用必需的氧气,所以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故答案为A.
13.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空气净化器”.故选:D.
14.C
【解析】A选项可以使氧气更新,从外界到内部循环使用 B 花草的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氧气供人使用,而人制造的二氧化碳又被植物吸收释放氧气,是氧气循环 D选项既然叫空气清新装置,使空气清新的手段是氧循环。C选项由于室内无光 故不能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氧循环。故选择C
15.D
【解析】养殖为种植提供的是二氧化碳,不能提供氧气。
二、填空题
16.(1)①②④⑤ (2)bc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物圈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既有消耗,也有获得,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解答】(1)①金属锈蚀是与氧气反应,因此属于消耗氧气,②煤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因此属于氧气反应,③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不属于消耗氧气,④人呼吸吸入氧气,因此属于消耗氧气,⑤鱼类呼吸吸入氧气,因此属于消耗氧气,⑥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消耗氧气,整体上消耗氧气的有①②④⑤。
(2)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基本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氧既有消耗,也有获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不变,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每个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那,人人都在参与自然界的氧循环,c符合题意;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d符合题意;
e、吸入空气中浓度过高的氧气会使人体受到伤害,e不符合题意。
17.(1)C (2)干冰 (3)①②④⑥
【解析】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持续增多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不利于地球环境的发展。
【解答】(1)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提倡低碳生活,其中“碳”的含义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
(3)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海水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鱼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因此图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是①②④⑥。
18.(1)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
(2)相同光照、相同起始温度
(3)相同条件下 ,空气中甲烷气体含量越高,其温室效应越强
(4)在集气瓶中装入45毫升水,盖上玻璃片,倒扣在水中,通人纯净CH4气体直至将水排尽
【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的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探究一比较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组实验,在太阳照射下的记录温度变化,比较气体相同时间的温度;第二个实验研究甲烷含量与温室效应的关系,甲烷体积分数为18%、36%、48%、64%,提高记录相同时间内温度的变化来反应甲烷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1)图乙中,时间与温度的变化图中,甲烷的曲线位于二氧化碳之上,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烷的温度上升比二氧化碳高,说明甲烷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
(2)实验二研究甲烷含量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变量为甲烷的含量,其它的变量控制相同,故空气的起始温度和光照需要相同;
(3)表格中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相同时间后温度也是逐渐增加,故可得出相同条件下,空气中甲烷气体含量越高,温室效应越强;
(4)甲烷气体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选择向下排空气方法,由于排空气无法控制甲烷的体积分数,选择排水法收集,得到体积分数为18%的甲烷,250ml×18%=45ml,故在集气瓶中装入45ml的水,倒扣在水中,通入甲烷气体,直至水排尽。
19.(1)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有机物(2)植树造林
【解析】(1)A过程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之后释放氧气,因此属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C6H12O6+6O2 ,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转变成有机物供给植物自身。
(2)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植树造林,不砍伐树木,减少工业废气排放等。
20.(1)收缩;大于(2)①②③⑥
【解析】(1)图A气体从外面肺内是吸气过程,当膈肌收缩时,肋间肌也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同理图B表示呼气过程,人体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骨向下向内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缩小,此时膈顶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温室效应”, 一次性筷子会消耗绿色植物,会减弱二氧化碳的利用;夏天空调温度控制在26℃ 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应该适当的调高温度。
21.(1)①②④⑤;③⑥(2)bcd(3)氧气、二氧化碳(4)B
【解析】(1)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有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金属锈蚀等,故消耗氧气的有①②④⑤,产生氧气的有③⑥;
(2)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基本不变,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氧既有消耗,又有获得,但空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不变,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每个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故c正确;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故d正确.
e.空气中氧气浓度太高也会使人和动植物中毒,故e错误;
故选bcd
(3)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等,含有氧元素的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因此含氧量最高的也是水。
(4)A、呼吸纯氧则缓慢氧化释放的热量多,会引起体温过高,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错误;
B、自然界中单质氧则为游离态,化合物中含氧则为化合态,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氧化剂,失去电子的是还原剂,故错误;
D、人体离开氧气就不能生存,错误
22.(1)①⑤⑥;氮气(2)O2、O3(3)氧化(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解析】(1)据图示信息可知:大气中产生氧气的三种主要来源是:臭氧变为氧气、水分解生成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氧气和臭氧为单质;
(3)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某些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
(4)氧气和臭氧相同点,都是单质,都是由相同元素组成
3、解答题
23.(1)光合作用;H2O+CO2=H2CO3(2)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析】(1) 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O2=H2CO3。
(2)“绿色屋顶” 中的植物要进行蒸腾作用,此时水分从液态变为气态,此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24.(1)碳-氧(2)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3)大棚栽培: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樱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侧枝环剥:花期环剥可以适当控制有机物向下输导,促进生殖生长;
花期放蜂:樱桃主要靠异花传粉,蜜蜂可以促进花粉传播,利于授粉,从而多结果。
【解析】(1)如图甲,A、B、C表示樱桃树的某些生理过程对维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樱桃树的呼吸作用消耗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