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一课一练:4.6保护土壤【word,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一课一练:4.6保护土壤【word,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07: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实用方便 D.厨余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后,再填埋
2.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要保护好土壤,下图中的情况会造成土壤资源流失的是( )
A.泡沫塑料废弃 B.工业、生活污水灌溉
C.煤灰等工业固体污染 D.黄土高原因水流冲刷沙漠化
3.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目的是( )
A.人们更需要产品 B.人们更需要木材
C.人们更需要粮食 D.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4.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5.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B.大量使用化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C.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一直留在土壤,不会转移到其它生物中
6.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B.大量使用化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C.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一直留在土壤,不会转移到其它生物中
7.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实行稻草还田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量施用化肥
8.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9.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人类可以随便利用
B.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土壤资源并不丰富
C.为了提高土壤利用率,可以进行毁林开荒
D.土壤可以循环利用,所以大量开发利用没问题
10.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造成这种“问题大米”的原因是(  )
A.酸雨 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
1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实用方便 D.厨余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后,再填埋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以下措施中不符合建设美丽浦江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13.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B.荒漠中植被稀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C.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D.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14.我国西部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沙化
C.土壤荒漠化 D.以上三方面都是
15.以下几种土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有草的坡地 B.裸露的坡地
C.栽满果树的林地 D.长满野草的荒地
16.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林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措施
二、填空题
17.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含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
(1)这是一组________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
18.如图是我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的“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桶。
(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硅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   垃圾桶(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19.“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
20.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垃圾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如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垃圾中转站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   。
21.今年,为保护耕地,我区及周边不少地区出现“退林还耕”,尤其不建议在适合耕种的壤土类土壤上继续种植树木、草皮和花卉等,以下对此类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
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④保水保肥能力差;⑤土壤黏性适度;
为保护耕地土壤资源,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任写一种)
22.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23.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层含量都低于30~60厘米层含量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
24.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______为主。
(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层含量都低于30~60厘米层含量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________。
25.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垃圾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如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垃圾中转站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26.有人提出:“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小乐设计如下方案以初步验证这个观点。
步骤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和一块干燥、被多次踩过的土地,各取长、宽、厚均为5厘米的土块,分别记作甲土块和乙土块;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
步骤2:将甲、乙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3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如图所示;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V1、V2和V3。请回答:
(1)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2)甲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为   。
(3)若发现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27.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B坡维持原样(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较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浙江省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
四、解答题
28.“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的干燥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也就可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衣、食等基本原料。“民以食为天,农以土为本”道出了土壤对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土壤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给土壤带来污染;故A错误;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能够减少土壤中的垃圾量,能大幅度降低垃圾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故B正确;
C、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有毒的物质,会破坏土壤;故C错误;
D、厨余垃圾可以被分解作为有机肥使用,而使用塑料袋包装后则很难被分解,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故D错误;
2.D
【解析】(1)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另外,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
(2)水土流失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国土面积约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 6.8%,而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世界水土流失面积的14.2%。据 2005年全国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平均土壤流失量约 45亿吨。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被冲刷走的氮、磷、钾元素相当于流失数量相当可观的化肥。
【解答】泡沫塑料废弃,工业、生活污水灌溉,煤灰等工业固体污染都会导致土壤污染,而黄土高原因水流冲刷沙漠化会导致水土流失,所以D说法正确。
3.D
【解析】1、退耕还林还草,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对坡耕地实施停止耕种,改为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
2、各类植物都能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
【解答】西部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通过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植被,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D选项正确。A、B、C错误。
4.C
【解析】种植树木、适宜耕作、喷灌等措施能制造新鲜空气、补充大气水分。
【解答】化学肥料的缺点是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若是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C符合题意。
5.A
【解析】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 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A、塑料袋是一种难以降解的垃圾,丢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从而导致土壤污染;故A正确;
B、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易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的污染;故B错误;
C、植物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和水等,从而会把有毒物质积累在植物体内,给人类的饮食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故C错误;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根的吸水过程中,从土壤中转移到植物体内,最终转移到人体内;故D错误;
6.A
【解析】A、塑料袋是一种难以降解的垃圾,丢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从而导致土壤污染;故A正确;
B、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易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的污染;故B错误;
C、植物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和水等,从而会把有毒物质积累在植物体内,给人类的饮食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故C错误;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根的吸水过程中,从土壤中转移到植物体内,最终转移到人体内;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B
【解析】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地膜几十年都不能分解,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实行稻草还田,稻草腐烂后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对土壤没有污染,故B符合题意;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废水中的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故C不合题意;
D.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严重板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C
【解析】造成土壤污染的有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种类型。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和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都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化学污染。故答案为C.
9.B
【解析】A.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我们必须保护好土壤。A不符合题意。
B.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 29%,土壤资源并不丰富。B符合题意。
C.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并不属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C不符合题意。
D.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0.C
【解析】大米“镉超标”,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所以造成这种“问题大米”的原因是水、土重金属污染。
故答案为C.
11.B
【解析】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也就可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衣、食等基本原料。“民以食为天,农以土为本”道出了土壤对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土壤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给土壤带来污染;故A错误;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能够减少土壤中的垃圾量,能大幅度降低垃圾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故B正确;
C、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有毒的物质,会破坏土壤;故C错误;
D、厨余垃圾可以被分解作为有机肥使用,而使用塑料袋包装后则很难被分解,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故D错误;
12.C
【解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就是节约能源,减小环境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故A不合题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减小环境污染,故B不合题意;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但是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故C符合题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故D不合题意。
13.D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别在比较干旱的地区,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还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植物终年常绿属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而不是温凉,冬季寒冷低温少雨,生物种类较多,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答案选:D
14.D
【解析】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
15.B
【解析】植被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所以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裸露的坡地。故答案为B。
16.C
【解析】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护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污染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化学肥料的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C符合题意;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不会污染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7.(1)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
(2)控制变量
(3)含铬溶液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解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 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1)甲组实验装置正常浇水,而乙组实验装置浇的是含有铬的溶液,然后通过对照两周后的植物生长情况,从而研究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故答案为: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
(2)该实验主要是为了研究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此其变量是有无铬,所以其他的量都要控制相同;故答案为:控制变量;
(3)由图中可知,正常浇水的玉米生长情况比浇含铬溶液的玉米高很多,所以铬会抑制植物的生长;故答案为:含铬的溶液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18.(1)非金属(2)可回收
【解析】(1)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硅属非金属;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可回收垃圾桶,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19.(1)木质部(2)100(3)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
【解析】(1)双子叶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木质部,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2)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故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理论上可获得100千克的镍。(3)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
20.(1)B(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解析】(1)居民们对垃圾没有分类放置的原因主要是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或者是有些居民根本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跟产生垃圾的多少无关,故选B.(2)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靠近河岸,沿河放置会造成水污染。
21.①③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
【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农作物可以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④保水保肥能力差,这类土壤的肥力不足,不适宜种植农作物;
⑤土壤黏性适度,有助于农作物根的生长;
土壤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所以在耕种的时候要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避免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还要多宣传土壤保护的意识;也可以更新新的耕种方式等等来保护土壤资源;
22.(1)分解有机物
(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
(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解析】土壤中的微生物、小动物等对土壤中的其他物质起分解作用,一些动植物的尸体和残枝败叶等能快速地被土壤中的生物分解,而像塑料等人工合成的材料,能在土壤中长期存在,破坏土壤结构,导致白色污染,从而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是能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保护土壤、节约资源等。
【解答】(1)在土壤中起降解作用的细菌等微生物营腐生生活,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塑料袋是难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的物质,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因而用"垃圾袋装化"造成了白色污染。(3)将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回收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故题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23.(1)A(有机物)
(2)C
(3)分类回收等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可根据题中的信息以及扇形图中各个项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1)根据调查结果图可以看出生活垃圾的成分以A有机物为主,占总量的54.0%。(2)据图可知: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层含量低于30cm~60cm层含量。(3)从不污染环境,回收再利用等角度分析: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
24.(1)A(有机物) (2)C (3)分类回收等
【解析】(1)根据调查结果图可以看出生活垃圾的成分以A有机物为主,占总量的54.0%。(2)据图可知: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层含量低于30cm~60cm层含量。(3)从不污染环境,回收再利用等角度分析: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
25.(1)B
(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解析】垃圾也被称为放置错误的资源,因为生活垃圾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垃圾分类处理,这样也大大减少了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
(1)居民们对垃圾没有分类放置的原因主要是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或者是有些居民根本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跟产生垃圾的多少无关,故选B.(2)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靠近河岸,沿河放置会造成水污染。
三、实验题
26.(1)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2)(V1-V3)/125 (3)大于
【解析】(1)胶头滴管每次滴入的水的体积非常小,因此可以更加准确的调节水面的高度,使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准确;
(2)土块中有空隙,因此当水面达到相同高度时,甲土块内水的体积等于土块的实际体积加其中空气的体积,而铁块的体积和土块的实际体积相同,所以V1和V3之差就是甲土块中空气的体积,最后用空气的体积与铁块的体积作比即可;
(3)如果甲比乙的水的体积大,那么说明甲中空气的体积比乙中空气的体积大,则得到结论: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解答】(1)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2)甲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为:
(3)若发现V1>V2,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27.(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
【解析】(1)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因此A坡与B坡不同的变量是草皮(植被)。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植被多)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植被少)的比较多。故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沙尘暴夹杂着大量沙尘颗粒会使得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量大大增加,造成空气的严重恶化,因此沙尘暴频发主要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3)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增加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的最有效措施。温州土壤资源短缺,保护土壤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严禁乱砍滥伐等。
四、解答题
28.(1)木质部(2)100(3)简便(或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合理均可)
【解析】(1)根吸收的重金属和水分一起由木质部中的导管 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因为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500千克的干燥叶中含有镍为:m=0.2×500×103克=100千克;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简便(或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合理均可) 。
4.6保护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