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消化和吸收-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1.2 消化和吸收-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20:53: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1.2消化和吸收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未被消化的百分率。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脂肪的消化开始于D处 B.曲线II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C.淀粉的消化从A处开始进行 D.营养物质在E处被吸收最多
2.下列营养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水、维生素、蛋白质 B.水、无机盐、淀粉
C.维生素、无机盐、葡萄糖 D.维生素、无机盐、脂肪
3.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储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肝脏位于消化道内
4.下列物质进入人体的消化道后,不需要消化可直接被吸收的一组是(  )
A.水、淀粉 B.无机盐、维生素
C.无机盐、蛋白质 D.葡萄糖、脂肪
5.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小刚提出了以下饮食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青少年应该多吃含脂肪丰富的食物
C.补钙的同时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D
D.牙龈出血,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6.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若把一个成年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如图示意一段小肠、皱襞及小肠绒毛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内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B.小肠的蠕动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
C.小肠绒毛襞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D.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显著增大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8.下列小肠的结构特征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9.有些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常被封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胶囊形状圆润,不易伤胃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0.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将三组试管一起放到37℃的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二、综合题
11.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消化营养物质百分比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   ,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   ]   。
(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填字母),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   ,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   。
12.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药物经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目的是为了避免对图中[   ]   的刺激.
(2)分泌胆汁的器官是图中[   ]   .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   开始的,它最终被消化成   .
(4)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只具有吸收,不具有消化功能的消化道是   .
13.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和消化腺两部分。
(2)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   ]   ,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六大营养物质中的   在此被初步的消化。
(3)[   ]   的分泌物是胆汁,其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有助于脂肪消化。
(4)图中呼吸和消化共用的器官是[   ]   。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
14.青春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第二个生长期,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合理的营养会促进中学生的大脑功能和智力发育。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可迅速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尤其是缓解大脑的疲劳,结合下图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一,中学生对热量的需求比成人高,每天应保证足够的主食,如产热量高的馒头、烧饼、米饭等食物。此类食物主要成分是   ,主要消化部位在[   ]   ,该部位内表面有很多皱襞和   ,有助于消化后的吸收。
(2)中学生生长发育快,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   的作用。该物质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二中的曲线   。图三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五种消化液,其中对该物质有消化作用的是   (填数字)。
(3)中学生每日还应保证无机盐、维生素的供给。若饮食中长期缺铁会患   ,某地区儿童易得佝偻病,他们除了补充特定的无机盐,还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
15.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
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Ⅱ.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滴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号试管中,滴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滴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 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该实验尽管用了3支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进行   。
(2)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模拟    作用。
(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   。
(4)10分钟后,滴加碘液,   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1.2消化和吸收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未被消化的百分率。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脂肪的消化开始于D处 B.曲线II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C.淀粉的消化从A处开始进行 D.营养物质在E处被吸收最多
【答案】D
【解析】图中A为口腔,淀粉在这里被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曲线I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B表示咽和食道。C表示胃,胃可初步分解蛋白质,所以曲线II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D表示小肠,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小肠里都会被彻底消化。曲线III表示在小肠才开始被消化的脂肪的消化过程。E表示大肠,大肠对食物没有消化作用。
A、脂肪的消化开始于D处小肠,小肠中的胆汁可将脂肪乳化为小颗粒,胰液和肠液中的酶可分解脂肪,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曲线II表示在胃部被初步分解、在小肠被彻底分解的蛋白质的消化过程,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淀粉在A处口腔可被分解为麦芽糖,在D处小肠被彻底分解,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多数营养物质在D处小肠被吸收,E处大肠只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2.下列营养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水、维生素、蛋白质 B.水、无机盐、淀粉
C.维生素、无机盐、葡萄糖 D.维生素、无机盐、脂肪
【答案】C
【解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糖类中的淀粉、麦芽糖与蛋白质、脂肪分子较大,需被消化道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分子较小进入人体后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
3.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储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肝脏位于消化道内
【答案】A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A正确;
B、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在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壁的肌肉层收缩,能够使胃蠕动,使食物形成食糜,能促进食物的物理消化过程;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错误;
C、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C错误;
D、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 肝脏位于消化道外,D错误。
4.下列物质进入人体的消化道后,不需要消化可直接被吸收的一组是(  )
A.水、淀粉 B.无机盐、维生素
C.无机盐、蛋白质 D.葡萄糖、脂肪
【答案】B
【解析】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淀粉、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再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先经过胆汁的乳化作用,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所以,不需要消化而被直接吸收的是:维生素、无机盐、水。
5.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小刚提出了以下饮食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青少年应该多吃含脂肪丰富的食物
C.补钙的同时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D
D.牙龈出血,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答案】B
【解析】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A不符合题意。B.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应该多吃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吃含脂肪丰富的食物容易使青少年肥胖,B符合题意。
C.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D,C不符合题意。
D.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D不符合题意。
6.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碘遇淀粉变蓝色。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四个圆点中均含有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圆点1中的唾液与酸混合,此时唾液淀粉酶在酸的作用下失去活性,无法分解淀粉;圆点2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高温(煮沸)中也失去活性,无法分解淀粉,所以圆点1和2中淀粉均未被分解;圆点3中含有蔗糖酶,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能使淀粉水解;圆点4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所以当滴加碘液时,会出现蓝色的斑块是1、2、3,C符合题意。
7.若把一个成年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如图示意一段小肠、皱襞及小肠绒毛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内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B.小肠的蠕动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
C.小肠绒毛襞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D.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显著增大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答案】A
【解析】A.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有肠液、胰液和胆汁,肠液和胰液中有多种消化酶,胆汁没有消化酶,A符合题意。
B.小肠的蠕动有利于消化液和食物的充分混合,能促进消化,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B不符合题意。
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C不符合题意。
D.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不符合题意。
8.下列小肠的结构特征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答案】D
【解析】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很长、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D符合题意。
9.有些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常被封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胶囊形状圆润,不易伤胃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答案】B
【解析】胃中只含有胃液这一种消化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对淀粉、脂肪等营养物质没有消化作用,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B符合题意。
10.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将三组试管一起放到37℃的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答案】B
【解析】①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加入了唾液,碎屑可以和唾液充分混合,淀粉消化充分;
②馒头碎屑中加入了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淀粉剩余量最多;
③馒头块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块和唾液不能充分接触,消化不完全,淀粉会用剩余,根据以上所述,淀粉剩余量最多的是②号,最少的是①,所以题干中三组试管内的淀粉量关系是:②>③>①,B符合题意。
综合题
11.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消化营养物质百分比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   ,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   ]   。
(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填字母),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   ,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   。
【答案】(1)1;肝脏;3;十二指肠
(2)D;脂肪
(3)5;胃;蛋白质
【解析】(1)图一中,1是肝脏,3是十二指肠,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暂时贮藏在胆囊中,再通过导管流入3十二指肠。
(2)图二中,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Z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二中D为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3)图二中,C是胃,胃内有胃蛋白质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是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图一中的5是胃,与图二中的C相对应。
12.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药物经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目的是为了避免对图中[   ]   的刺激.
(2)分泌胆汁的器官是图中[   ]   .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   开始的,它最终被消化成   .
(4)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只具有吸收,不具有消化功能的消化道是   .
【答案】(1)5;胃
(2)1;肝脏
(3)5;胃;氨基酸
(4)3;小肠;大肠
【解析】(1)胃液内的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根据题干所述,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作用,所以药物进入小肠后,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2)1是肝脏,能分泌胆汁,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3)图中的5是胃,胃中有胃液,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所以,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最终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氨基酸。
(4)图中3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大肠没有消化功能,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13.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和消化腺两部分。
(2)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   ]   ,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六大营养物质中的   在此被初步的消化。
(3)[   ]   的分泌物是胆汁,其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有助于脂肪消化。
(4)图中呼吸和消化共用的器官是[   ]   。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
【答案】(1)消化道
(2)⑥;胃;蛋白质
(3)⑤;肝脏
(4)③;咽;⑧;小肠
【解析】(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2)⑥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呈囊状,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3)⑤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等。
(4)③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⑧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
14.青春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第二个生长期,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合理的营养会促进中学生的大脑功能和智力发育。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可迅速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尤其是缓解大脑的疲劳,结合下图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一,中学生对热量的需求比成人高,每天应保证足够的主食,如产热量高的馒头、烧饼、米饭等食物。此类食物主要成分是   ,主要消化部位在[   ]   ,该部位内表面有很多皱襞和   ,有助于消化后的吸收。
(2)中学生生长发育快,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   的作用。该物质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二中的曲线   。图三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五种消化液,其中对该物质有消化作用的是   (填数字)。
(3)中学生每日还应保证无机盐、维生素的供给。若饮食中长期缺铁会患   ,某地区儿童易得佝偻病,他们除了补充特定的无机盐,还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
【答案】(1)淀粉;②;小肠;小肠绒毛
(2)蛋白质;Ⅱ;②④⑤
(3)缺铁性贫血;D
【解析】(1)淀粉是糖类的一种,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中学生对热量的需求比成人高,每天应保证足够的主食,如产热量高的馒头、烧饼、米饭等食物。此类食物主要成分是淀粉, 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小肠绒毛,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该物质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二中的曲线Ⅱ。图三中,①唾液、②胃液、③胆汁、④⑤胰液和肠液,胃液、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因此,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是②胃液、④⑤胰液和肠液。
(3)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当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饮食中长期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但单纯的缺钙,钙不一定被人体吸收,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对钙的吸收。
15.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
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Ⅱ.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滴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号试管中,滴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滴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 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该实验尽管用了3支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进行   。
(2)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模拟    作用。
(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   。
(4)10分钟后,滴加碘液,   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   
【答案】(1)对照
(2)牙齿的咀嚼
(3)唾液
(4)①;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
【解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该实验尽管用了3支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填:对照
(2)馒头块表示没有经过牙齿的咀嚼,而馒头碎屑表示经过了牙齿的咀嚼。所以,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
故填:牙齿的咀嚼
(3)将①号试管(滴入唾液)与②号试管(滴入清水)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唯一不同的条件是唾液,因此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
故填:唾液
(4)实验中①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所以,①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
故填:①;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