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C.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2.下列液体能够导电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蒸馏水
C.蔗糖水 D.乙醇
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汽油能清洗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②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③凡是pH<7的降雨,都可称为酸雨;④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
⑤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⑥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均会减小.
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⑤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4.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甲醛保鲜食品 B.用水浇灭炒菜时锅里油着火
C.用洗清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发出蓝色火焰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6.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水和硝酸铵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7.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8.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用洗涤剂去油污和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相同
B.用硫酸除铁锈,是利用的中和反应原理
C.炒菜时调味的氯化钠可以换成亚硝酸钠,因为它们都是盐
D.酒精溶液不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9.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人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氢氧化钠
C.蔗糖 D.硝酸铵
10.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盐酸
③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④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 )
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
12.如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铵固体,U形管中液面将发生的变化是( )
A.无变化 B.A处升高,B处下降
C.A,B两处都升高 D.A处降低,B处升高
二、填空题
13.按图7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右侧U形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请根据U型管中液面会发生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在下表的A、B、C、D空白处填空(从给出的①~⑤中选择相应序号填到表格里)。
①锌粒+稀硫酸 ②氢氧化钠+水 ③硝酸铵+水 ④氯化钠+水 ⑤生石灰+水
A 、B 、C 、D
14.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我们所用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塑料保鲜膜 B.棉布围裙 C.合成橡胶手套
(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 功能.
(3)紫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锌、铁、钙、硒等.其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锌、钙、硒”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从分子的性质解释原因 .
(5)奶制品、豆类和虾皮等含有丰富的钙,是常见的补钙食物.青少年缺钙会导致 .
(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 .
15.国庆佳节家人团聚,丰盛的家宴自然少不了鱼.炖鱼后锅内会残留较多的油渍,可以加入洗涤剂清洗,是利用洗涤剂具有 作用,家用铁锅多为生铁,用完后擦洗不净常会生锈,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在铁锅表面加膜不仅起到不粘锅,而且还能防止锅内表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 ;家宴自然也少不了同学们爱喝的可乐,当打开可乐时常会有液体溢出的现象,是因为可乐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后 减小, 减小,气体逸出将可乐带出.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 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 洗洁精能乳化油污
C 酒精需要密封保存 酒精分子间有间隔
D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三、综合题
17.我们美丽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鱼塘含氧量减少,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2)用洗洁精清洗餐具,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 。
(3)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
18.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理念。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明显下降的一种是 (填写序号):
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2)使用乙醇汽油可有效缓解汽车尾气污染,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节能减排,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基本国策。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
A.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进行技术创新,淘汰产能落后、污染重的化工企业;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之路;
D.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出行。
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最少的是 。
(2)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要得到较纯净的乙,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填降温或蒸发)
(4)往图2所示的烧杯里加入较多的氢氧化钠,试管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20.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m”和“n”两条溶解度曲线如图1,其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
(2)20 ℃时,向10 g水中加入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x;再加入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y;继续升温至50 ℃得到z;则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z 的溶液质量为 g。
(3)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人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①;④;③;②⑤
14.【答案】AC;乳化;淀粉、蛋白质;元素;分子在不断运动;佝偻病;吸附色素、异味等
15.【答案】乳化;Fe2O3;隔绝氧气和水;瓶内压强;二氧化碳溶解度
16.【答案】B;含碳量不同
17.【答案】(1)温度
(2)乳化现象
(3)面粉
18.【答案】(1)B
(2)C2H5OH+3O2 2CO2+3H2O
(3)A;B;C;D
19.【答案】(1)甲
(2)乙>甲>丙
(3)蒸发
(4)有晶体析出
20.【答案】(1)n
(2)y;15
(3)C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