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03 17:1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题
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重庆)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2013·广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易溶于水
B.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C.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3.(2012 北京)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4.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 B.酿酒
C.蜡烛燃烧 D.食物腐败
6.(2012 浙江丽水)在街头巷尾会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一些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在表演的场景:表演者在一个普通脸盆里放一张纸片,然后双掌盖在脸盆上方做发功状,过一会儿,盆内的纸片燃烧起来,引起围观者一阵喝彩,依此骗取大家的信任,从而诱导他人购买他的“灵丹妙药”。其实,这种骗术只要运用科学知识就能戳穿。下列对纸片着火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特异功能”能使纸片着火 B.趁人不注意点燃了纸片
C.脸盆里有电子点火装置 D.纸片上粘有着火点很低的某种物质
7.(2012 山东泰安)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8.(2013·江苏徐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2 1 12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
C.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
D.物质Y一定是单质
9.下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中国气象局已将PM2.5引入气象预警 ( http: / / www.21cnjy.com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入肺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B.诱发循环系统疾病
C.诱发神经系统疾病 D.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11.(2012 湖南湘潭)将新鲜的蔬菜、水果放在冰箱内冷藏可以保鲜,其主要原因是冷藏条件下( )
A.呼吸作用减弱 B.微生物繁殖速度慢
C.微生物被冻死 D.呼吸作用停止
12.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B.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一般生成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3.人在吸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和肺泡的变化是(  )
A.肺内的气体压力减小,肺泡回缩
B.肺内的气体压力减小,肺泡鼓起
C.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肺泡回缩
D.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肺泡鼓起
14.(2012·江苏连云港)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肺可以(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过滤、温暖和湿润空气
B.分泌黏液和作为气体通道
C.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使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5.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后,再将此部分叶片用锡箔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下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6.(2013·重庆)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
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17.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不参与A处循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1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设法将CO2转化为O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分解产生O2,且自身的质量不变,又可重复使用。你认为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
A.供氧剂 B.黏合剂 C.催化剂 D.防腐剂
20.(2013·山东青岛)我国新修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B.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C.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8分)
21.(6分)(2013·南京节选)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_________(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2013·哈尔滨)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2012 四川自贡)图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⑴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4.(9分)下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请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①代表的气体为 ______ ,②代表的气体为 。
(2)[A]代表的细胞器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该处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作用。该生理活动能 (填“合成”或“分解”)有机物; (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3)白天,植物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即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_________。
(4)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25.(2分)(2012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浙江义乌)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的金鱼藻,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后盖上瓶盖。然后将甲包上黑胶布,乙不作处理。放在同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n小时,再次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则n小时内甲瓶金鱼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 g;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g。
( http: / / www.21cnjy.com )
26.(5分)(2013·重庆)A、B ( http: / / www.21cnjy.com )、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所示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______________。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分)
27.(4分)如下图是研究性学习课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HgO2Hg+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图中 A、B、C哪个旋钮? 。
⑵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28.(3分)⑴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如下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 (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观点?判断依据是 。
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应指数
H2O 1 0.1
CO2 0.03 1
CH4 2×10-4 30
⑵右上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气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9分)
29.(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应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小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分)(2013·重庆)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31.(7分)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小明选择一株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 。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____________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证明 ;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
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
(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其体内的 运输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 所产生的拉力。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32.(6分)(2013·吉林)在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图中R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因此R指的是氧气。
2.B 解析:在室温时,1L水中只能溶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30 mL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A错误;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只有少数金属(如金)不与氧气反应,B正确;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一定有氧气参与,C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而不是SO3,D错误。
3.B 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4.D 解析:呼出的气体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D错误。
5.C 解析:蜡烛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
6.D 解析:在纸片上涂些白磷等易燃、易被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物质,放置在空气中,由于白磷等易被氧化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纸片的温度上升,可导致纸片发生自燃现象。
7.A 解析:电器着火,应该立即切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源;房内着火,开窗会增大空气量,使燃烧更旺;发现煤气泄漏,应该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及时打开门窗将可燃性气体排出室内,切忌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防止爆炸。
8.D 解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未测值为a,则可列式:20+2+1+37=a+32+1+12,解得a=15;物质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由分析知,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故B正确;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32-2)g∶(37-12)g=6∶5,故C正确;X、Q质量减少,是反应物,Y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因此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故D错误。
9.A 解析: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管要插入集气瓶底部。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观察。细铁丝在集气瓶中燃烧时,会生成熔融物Fe3O4,为了防止集气瓶被炸裂,应事先在瓶底加入少许水或者铺一层细沙。
10.D 解析:PM 2.5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部前,要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 2.5颗粒物微小,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11.A 解析:对于水果、蔬菜而言,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其呼吸作用会减弱。
12.B 解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13.B 解析:当外界的气体压力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肺内的气体压力时,空气就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当外界的气体压力低于肺内的气体压力时,空气就会被排出。当吸气时,许许多多的肺泡就像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故B项正确。
14.D 解析:肺是由许多肺泡构成的,其作用主要是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5.B 解析:萨克斯将叶片的一半曝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光是唯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气的颜色,说明没有制造淀粉。此实验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16.A 解析:CO2接触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燥的石蕊,无碳酸生成,不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A错误;CO2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B正确;“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C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就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D正确。
17.C 解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含碳燃料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18.A 解析:A选项验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只验证了其物理性质。B选项能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助燃,自身也不能够燃烧的化学性质,同时也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C选项能够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和水,这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D选项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生成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这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9.C 解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反应前后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保持不变。
20.C 解析:A、B、D的做法均能减少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对空气的污染;C的做法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造成空气污染,并且造成资源浪费,应该回收再利用。
21.(1)D (2)①下层 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碳酸(H2CO3)
CO2+Ca(OH)2 ( http: / / www.21cnjy.com )CaCO3↓+H2O
解析:(1)氮气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①D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②B处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H2O+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 http: / / www.21cnjy.com )CaCO3↓+H2O。
22.(1)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氮分子和氧分子(或N2和O2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其他答法合理即可)
(3)在放电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在A图中有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因此在B图中也应有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即应补画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发生改变,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氧分子和氮分子。(3)根据A图、B图可知,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在放电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23.⑴甲: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O2↑ 乙:2KClO3 ( http: / / www.21cnjy.com )2KCl+3O2↑ ⑵甲
解析:“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方向之一,其主要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向自然界排放不必要的物质,尽可能提高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利用率。
24.(1)光合 氧气 二氧化碳 (2)线粒体 呼吸 分解 释放 (3)气孔 (4)叶绿素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用公式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窗口。
(4)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片中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
25.b-c a-c
解析:甲玻璃瓶被黑纸包裹,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经过n小时后,氧气的消耗量为(b-c)g。乙玻璃瓶氧气的增加总量为(a-b)g,其中乙玻璃瓶中消耗氧气的量为(b-c)g,故乙玻璃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b)+(b-c)] g,即(a-c)g。
26.(1)熄灭 (2)氧气 ①③ (3)白磷燃烧(或冒白烟) 4P+5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P2O5
解析:(1)一般情况下,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燃着的蜡烛放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立即熄灭。(2)氧气能支持燃烧,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说明B瓶中的气体是氧气,一段时间后氧气耗尽,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蜡烛会渐渐熄灭,即选①③。(3)白磷的着火点为40℃,热水的温度为80℃,且瓶内有空气,因此白磷会燃烧,并产生浓厚的白烟,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1)B (2)AC
解析:(1)图中A旋钮起固定铁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B旋钮是调整试管的倾斜角度,C旋钮起固定试管的作用。(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煤油中的溶解度大,故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为了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本实验要始终保持密封,故一开始就要收集气体。
28.(1)支持 在总体上,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或不支持 在某些年份温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2)大(“强”或“高”)
解析:(1)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若回答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则依据是因为在总体上,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或总体上,温度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而升高);若回答不支持,则是因为在某些年份如1955~1960年等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是背离的。(2)从表格中数据可知,按照各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计算,水蒸气吸收的热量最多,由此可知水蒸气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比甲烷气体大。
29. (1)B 足量(或过量) (2)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1/5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1)蜡烛、硫和木炭与氧气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不影响空气成分的测定,故选B。也只有红磷足量或过量,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2)为保证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必须把红磷放在集气瓶的中下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为了确保准确测量空气组成,减小误差。(3)通过该实验可以证明剩余气体具有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等性质。
30.(1)AC (2)长颈漏斗 ②⑤ (3)Na2CO3+2HCl ( http: / / www.21cnjy.com )2NaCl+H2O+CO2↑ D可控制反应速率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2)仪器①是长颈漏斗,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不可能选择②酒精灯,且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不选择⑤。(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因该反应不需要加热,不能选A装置,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太快,B、C装置难以控制,也不能选,可以选择D装置,利用注射器控制进入反应器药品的用量,可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31.(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呼吸作用 (2)酒精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光 (4)导管 蒸腾作用
解析:(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耗尽。
(2)为去除叶片内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在对叶片进行光照后,要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黄白色。
(3)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B不见光,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需要光。
(4)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在植物体内,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主要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
32.(1)9.6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 http: / / www.21cnjy.com )2KCl+3O2↑
245 96
x 9.6 g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x=24.5 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说明:第(2)问用关系式、化学式计算均可。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减少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为30g-20.4g=9.6g。(2)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A.钻石(C) B.水晶(SiO2) C.食盐(NaCl) D.钟乳石(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