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H2
B.K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证明KNO3溶于水吸热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 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Cl
B.0℃时,甲中溶液可能不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Na2CO3
D.30℃时,甲、乙试管内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铵、氢氧化钠、生石灰、食盐分别放入水中,搅拌,都使水温明显降低
B.将面粉、蔗糖、食盐分别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C.汽油具有乳化作用,能洗去手上的油漆
D.溶液蒸发溶剂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
5.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A B C D
X MnO2 NaCl Mg CaCO3
Y H2O2 H2O H2SO4 HCl
A.A B.B C.C D.D
6.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用化学知识分析、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B.综合运用沉淀、过滤、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
C.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原理
D.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C.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D.滴瓶上的滴管在滴加完试剂后要清洗干净放回原瓶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所以甲醛可用于水产品的保鲜
B.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常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于防腐
9.下列洗涤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酒精清洗试管中的碘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水清洗试剂瓶中残留的氯化钠
10.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铵
11.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净水时,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B.硬水和软水都属于溶液,可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C.汽油、洗涤剂和炉具清洁剂都能除去油污,但原理不同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只需用到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12.向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浓硫酸
二、填空题
13.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质名称为 ,其溶液的颜色为 ;
(2)铁属于 (金属、非金属);
(3)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4)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14.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请说明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1)如果在恒温时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弹簧秤读数 。
(2)如果降低上述(1)的溶液的温度,弹簧秤读数 。
(3)如果向(1)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 。
15.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稍稍加热,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然后可看到铁钉表面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
16.下列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现象:
①A中几乎不溶
②B中固体可溶
③C中固体可溶。
现象 (填序号)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利用其 性可作燃料。
② 某口罩中有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③ 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④ 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煤、 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中提到的氟、钙指的是 (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
(3)将如下三种物质:A.蔗糖;B.花生油;C.泥土,分别加入到盛有适量水的三个烧杯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填序号),再分别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物质是 (填序号);
(4)我们在厨房炒菜时,客人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
三、综合题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等4种物质,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1)俗称烧碱的是 .
(2)用于粉刷墙壁的石灰浆中含有的是 .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
(4)可用于除N2铁锈的是 ,写出它与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 .
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完成如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液体 加入物质 实验现象
1 10mL水 一滴植物油
2 10mL汽油 一滴植物油
3 10mL水 几小粒碘
4 10mL酒精 几小粒碘
注意:“实验现象”填“溶解”或“不溶解”即可.
上述实验说明同一物质在 的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2)为什么汽油可用来清除衣服上的油渍?
(3)除去衣服上的油渍,用汽油洗和用洗涤剂洗其原理是否相同?
2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 .
(3)建筑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2)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化学,应用化学,提高生活品质。
(1)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我们常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洁精对于油污具有 功能。
(3)打开茅台酒瓶会闻到浓浓酒香,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酒香的原因 。
(4)生日宴上“寿星”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的原理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硫酸铜;蓝色;金属;+2;置换反应
14.【答案】(1)不变
(2)变大
(3)变小
15.【答案】铁锈溶解、生成黄色溶液;有气泡冒出;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16.【答案】①③
17.【答案】甲烷(或CH4);可燃;吸附;一氧化碳(或CO);氯化钠(或NaCl)
18.【答案】石油;元素;A;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9.【答案】(1)NaOH
(2)Ca(OH)2
(3)氮气
(4)HCl;6HCl+Fe2O3═2FeCl3+3H2O
20.【答案】(1)不溶解;溶解;不溶解;溶解;不同;不同
(2)解:因为植物油较易溶解在汽油中
(3)解:不同.前者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将其除去,后者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油污除去
21.【答案】(1)乳化
(2)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3CO+Fe2O3 2Fe+3CO2
22.【答案】(1)B
(2)乳化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降温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