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北欧人的鼻子高且长,这是与寒冷气候相适应的,由此你可以想到( )
①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了呼吸道
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③北欧人鼻子高且长,有利于对吸入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
④人呼吸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呼吸道和肺 B.气管和肺
C.气管、支气管和肺 D.鼻、气管和肺
3.肺活量测试过程中,要先深吸气再呼气。吸气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膈肌舒张 B.胸廓容积缩小
C.肋骨间肌肉收缩 D.膈顶部上升
4.某同学做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变化曲线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图甲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顶部下降
C.图丙中b点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图丙中bc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过程
5.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对咽喉被异物阻塞的人进行急救,当救护者用力时,被救者膈顶部上升,此时( )
A.肺内气压变小,吸气 B.肺内气压变小,呼气
C.肺内气压变大,吸气 D.肺内气压变大,呼气
6.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其中表示气体交换场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
C.呼吸道和肺都能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体内的空气
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8.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数目很多 ②总表面积很小
③壁由多层细胞组成 ④外部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食不言寝不语”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下列哪一结构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
A.会厌软骨 B.软腭 C.声带 D.舌根
10.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明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为他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三为他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中,②→①状态转变时,膈肌收缩
B.图一中,①→②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曲线bd段
C.图二中,曲线ac表示吸气过程
D.依据图三可以算出,小明的呼吸频率为27次/分钟
二、综合题
11.甲、乙分别为膈肌的运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①是 (填器官名称),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乙中的a是 (填气体名称),该气体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结合。
(2)图甲所示膈肌收缩时,人体处于 状态(填“吸气”或“呼气”),此时图乙中肺泡内的气体压力 外界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下列运动中,相同时间内需要能量最少的可能是 (填运动名称)。
运动 慢跑 游泳 散步 打篮球
每小时耗氧量(升) 120 120 60 90
12.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由[⑥] 和[⑦] 组成。
(2)图中⑥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⑦的气体 ,湿润、清洁。
(3)当血液流经⑦的毛细血管网后,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血。(填“动脉”或“静脉”)
13.甲、乙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情况,丙图表示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D模拟的是 ;
(2)乙图表示 (填“吸气”还是“呼气”);
(3)丙图中[③]是 ;图中[④]是 ,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E→F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14.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 ] 组成。
(2)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是[ ]咽
(3)痰的形成部位是[ ] 和[5]支气管。
15.图甲、乙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依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各字母所示模拟结构分别为:A 、C 。
(2)呼吸系统由 和肺两部分组成。
(3)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正在完成 动作(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4)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的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清洁和湿润。
(5)图丙中,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北欧人的鼻子高且长,这是与寒冷气候相适应的,由此你可以想到( )
①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了呼吸道
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③北欧人鼻子高且长,有利于对吸入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
④人呼吸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①错误。
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不致因人体吸气而导致气管变瘪,②正确。
③北欧地处寒冷地区,空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特点相适应,北欧人鼻子高且长。这样的鼻子有利于对吸入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③正确。
④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食物进入食道,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但人呼吸时,会厌软骨不会盖住喉口,④错误。
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呼吸道和肺 B.气管和肺
C.气管、支气管和肺 D.鼻、气管和肺
【答案】A
【解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3.肺活量测试过程中,要先深吸气再呼气。吸气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膈肌舒张 B.胸廓容积缩小
C.肋骨间肌肉收缩 D.膈顶部上升
【答案】C
【解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4.某同学做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变化曲线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图甲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顶部下降
C.图丙中b点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图丙中bc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过程
【答案】A
【解析】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A符合题意。
B.图甲所示的是呼气过程,乙所示的是吸气过程,甲图的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端上升,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不符合题意。
D.图乙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图丙中bc段代表呼气,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D不符合题意。
5.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对咽喉被异物阻塞的人进行急救,当救护者用力时,被救者膈顶部上升,此时( )
A.肺内气压变小,吸气 B.肺内气压变小,呼气
C.肺内气压变大,吸气 D.肺内气压变大,呼气
【答案】D
【解析】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6.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其中表示气体交换场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图中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胸廓,④是膈肌,其中,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可见B符合题意。
7.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
C.呼吸道和肺都能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体内的空气
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答案】C
【解析】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A不符合题意。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呼吸道能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体内的空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C符合题意。
D.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其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少”,D不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数目很多 ②总表面积很小
③壁由多层细胞组成 ④外部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肺泡的数目很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利于气体交换,①正确,②错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③错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④正确。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食不言寝不语”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下列哪一结构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
A.会厌软骨 B.软腭 C.声带 D.舌根
【答案】A
【解析】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10.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明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为他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三为他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中,②→①状态转变时,膈肌收缩
B.图一中,①→②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曲线bd段
C.图二中,曲线ac表示吸气过程
D.依据图三可以算出,小明的呼吸频率为27次/分钟
【答案】D
【解析】图二中,bd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是呼气过程,ab、de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是吸气过程。
A、图一中,②→①状态转变时,膈肌顶端上升,是膈肌舒张。A不符合题意。
B、图一中,①→②状态转变时,膈肌收缩,膈的顶端下降,胸廓体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是吸
气过程,对应图二曲线de段。B不符合题意。
C、图二中,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压和外界大气压相等,所以曲线ab段表示吸气过程。C不符合题意。
D、图三中,20内完成9次呼吸,所以1分钟内完成27次呼吸。D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11.甲、乙分别为膈肌的运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①是 (填器官名称),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乙中的a是 (填气体名称),该气体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结合。
(2)图甲所示膈肌收缩时,人体处于 状态(填“吸气”或“呼气”),此时图乙中肺泡内的气体压力 外界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下列运动中,相同时间内需要能量最少的可能是 (填运动名称)。
运动 慢跑 游泳 散步 打篮球
每小时耗氧量(升) 120 120 60 90
【答案】(1)肺;氧气
(2)吸气;低于
(3)散步
【解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①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泡内的气体a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b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a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b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结合。
(2)图甲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因此,图乙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此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3)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消耗的氧气越多,线粒体内呼吸作用越旺盛,提供的能量就越多。反之,需要的能量越少,消耗的氧气越少。故散步需要的能量最少。
12.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由[⑥] 和[⑦] 组成。
(2)图中⑥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⑦的气体 ,湿润、清洁。
(3)当血液流经⑦的毛细血管网后,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血。(填“动脉”或“静脉”)
【答案】(1)呼吸道;肺
(2)温暖
(3)静脉;动脉
【解析】(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⑥]呼吸道和[⑦]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图中[⑥]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⑦]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进行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与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所以,当血液流经[⑦]肺的毛细血管网后,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13.甲、乙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情况,丙图表示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D模拟的是 ;
(2)乙图表示 (填“吸气”还是“呼气”);
(3)丙图中[③]是 ;图中[④]是 ,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E→F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答案】(1)膈肌
(2)吸气
(3)肺;肺泡;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在甲图中,D模拟的是膈肌。
(2)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所以,乙图气球扩张,模拟了吸气过程。
(3)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丙图中[③]是肺;图中[④]是肺泡,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E→F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4.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 ] 组成。
(2)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是[ ]咽
(3)痰的形成部位是[ ] 和[5]支气管。
【答案】(1)6;肺
(2)2
(3)4;气管
【解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6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是2咽。
(3)4气管和5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5.图甲、乙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依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各字母所示模拟结构分别为:A 、C 。
(2)呼吸系统由 和肺两部分组成。
(3)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正在完成 动作(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4)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的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清洁和湿润。
(5)图丙中,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1)气管;肺
(2)呼吸道
(3)吸气
(4)温暖
(5)一
【解析】(1)图甲中,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膈肌。
(2)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3)甲图中的C肺处于收缩状态,D膈顶部处于上升状态,这代表膈肌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收缩,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呼气状态;而乙图中,正好相反:C肺处于舒张状态,D膈顶部处于下降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肺舒张,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吸气状态,这时膈肌收缩。
(4)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呼吸道清除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5)图中①二氧化碳,②氧气,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由许多肺泡构成,是肺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