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05 20: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图个人飞天神舟之行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青田中学 叶新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科学技术的起步
曲折发展走向世界Consider:起步与成就:背景政府措施成就:成立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编制远景规划建立发展方针国防科技医学、农业科技“自力更生”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归国“游子”;政府培养曲折:表现科研工作瘫痪科技差距拉大科研事业受挫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背景提出:文革结束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反映了时代特点两次会议召开科技体制改革邓的口号意义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理论基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国科技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走向世界原因成就“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核技术科技规划的实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钱学森学思之窗他是谁? ________邓稼先学思之窗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猜一猜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是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人。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他学识广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科研与教学成果卓著。是我国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他长期担任我国医学卫生部门的重要领导职务,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建设竭心尽力,在我国科技界享有崇高声望。原子反应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氢弹爆炸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凯文·卡特
《饥饿的女孩》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粮食问题对中国及其世界的影响猜一猜他是谁? ________袁隆平学思之窗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被誉为“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猜一猜他是谁? ________杨利伟学思之窗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工作舱模型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 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聂海胜费俊龙神六2、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
⑴ 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超过欧日,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具有强大科技和竞争力的国家
⑵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四、“神舟”号飞船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月球基地构想中的月球基地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2002年中国研制运转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机器人小姐会讲四国外语机器人小姐会进行业务培训机器人小姐会跳交谊舞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我国第一头克隆猪(黑色) 材料二: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863计划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在863计划所选高技术领域,由跟踪起步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实施15年来,在6个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材料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感受科技的力量? 树立了一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旗帜; ????探索了一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子; ????开拓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塑造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典范; ????取得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 ????锻炼了一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队伍; ????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体系; ????孵化了数万高新技术企业; ????培养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家团队; ????创造了增强综合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贡献率; ????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材料三:火炬计划十五年成就辉煌思考: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学史感悟感悟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感悟二:科教兴国。感悟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感悟四:科学家们的事迹感动中国!让感动变成 行动,让中国感动世界!问题 四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问题 一 16—18 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问题 二 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问题 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国家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结论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结论 2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结论 3 :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 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 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结论: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取得成就的原因1 .国家的独立(保障)2 .党和政府的重视3 .经济实力的增强4 .科学家的努力5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