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WORD文档】每课一练+专题测试: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WORD文档】每课一练+专题测试: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06 16:47:26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训练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北京中华世纪艺术馆举办“秦汉—罗马文明展”的展品“东
汉书信纸”。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
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东
汉时 (  )
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2.右图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
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实用指
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 (  )
①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②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
③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奠定了基础
④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
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4.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
“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5.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
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
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 (  )
A.指南针和印刷术 B.火药和指南针
C.造纸术和火药 D.印刷术和造纸术
7.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对中外古代科
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②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高 ③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
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
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二、非选择题
9.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答案
1.A 2.D 3.D 4.C 5.A 6.D 7.A 8.A 
9.(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
得到发展。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3)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
训练2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选择题
1.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世称“颜筋柳骨”。如下图所示,他们的作品一个
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一个刚劲挺拔、骨力遒劲,而从字体来看,两者都属于(  )
     颜真卿作品      柳公权作品
A.楷书 B.篆书 C.行书 D.隶书
2.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
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舞蹈艺术 D.书法艺术
3.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
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 (  )
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B.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
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
4.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志趣、思想,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想法。
下图为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墨鱼图》,图中鱼的眼睛瞪得很大,被称为“瞪眼鱼”。作者这一夸张的艺术手法的主要寓意是 (  )
A.反映了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和对现实的不满
B.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绘画风格
C.讽刺中国人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大势
D.反映了中国人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思想
5.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
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6.对于民间舞蹈艺术兴盛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有 (  )
①由于地方特点不同,风俗习惯各异,造成民间舞蹈形式上瑰丽多彩 ②民间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人民欢迎 ③民间舞蹈反映的内容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感情 ④与宫廷舞蹈相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图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角度看,其创意主要取自
(  )
A.篆刻      B.书法
C.山水画 D.戏剧脸谱
8.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生 ②净 ③旦 ④丑
B.①净 ②生 ③旦 ④丑
C.①旦 ②生 ③丑 ④净
D.①生 ②净 ③丑 ④旦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脉相承的汉字,以汉字“车”的字体演变为例
材料二 赏析下边的两幅图片
请回答:
(1)请你从汉字“车”字的变化中总结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并简要分析文字演变的
原因。
(2)图一和图二各属于哪种绘画艺术形式?它们形成的各自原因是什么?
(3)图二绘画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绘画艺术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
1.A 2.D 3.B 4.A 5.C 6.A 7.D 8.C
9.(1)规律: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便
于人们之间的交流。
(2)图一属于文人画,图二属于年画。图一艺术形式形成的原因:进入宋朝之后,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画兴起。图二艺术形式形成的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
(3)绘画艺术逐渐由贵族文人独有的享受转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实用化。
训练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选择题
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
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诗歌成熟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2.“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下列
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  )
A.楚辞 B.汉赋
C.乐府诗 D.宋词
3.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
中不可能有 (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5.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示风格最
为接近的是 (  )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
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
出现 (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8.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辞—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一变
化过程反映了 (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请回答:
(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
(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样的不同的时代特征?
(4)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
1.C 2.B 3.D 4.C 5.B 6.A 7.A 8.D
9.(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
(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离骚》。
(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南宋君臣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4)诗歌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专题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材料的落后。在古代的中
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
车” (  )
A.西周 B.秦代 C.汉代 D.唐代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3.“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4.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
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
5.下列图片和文字揭示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有些汉字的形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B.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C.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D.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6.位于岱庙东御座内的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堪称稀世珍宝。下面图片上字体是 (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7.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图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的是 (  )
8.下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
意味的脚丫,组合成“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请问该字属于 (  )
A.甲骨文 B.篆书
C.隶书 D.楷书
9.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意趣的是 (  )
10.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
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
于 (  )
A.生 B.旦
C.净 D.丑
11.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
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下列诗句中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引用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属于 (  )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宋词
13.《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
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
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4.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 (  )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
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①城市生活丰富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 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性格?(6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绘画的特点。据材料一、二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 (科举)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书(即按照要求作好书法字),有明算。凡择人之法有四:……三曰书,楷法遒美……得者为留,不得者为放。 ——《新唐书·选举志》
材料三 这一时期(明朝)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李斯提出了怎样的建议?秦始皇在“初兼天下”的情况下采纳这一建议有何积极意义?(6分)
(2)据材料二,举出三位唐代“楷法遒美”的著名书法家。唐朝以“明书”和“楷法遒美”作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和选才标准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有何影响?(6分)
(3)据材料三,说明明朝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社会经济因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2分)
答案
1.C 2.C 3.B 4.B 5.D 6.A 7.C 8.B 9.D 10.B 11.B 12.D 
13.C 14.C 15.A 
16.(1)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
(2)注重气节和德操,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3)特点: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盛行。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17.(1)统一文字。巩固统一、维护统治、建立统一的文化、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2)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3)平民化、通俗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