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 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K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性质有差异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阳离子不同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有氢元素
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导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CO2和H2O在光照条件下生成葡萄糖,而CO2溶于H2O却生成碳酸 反应条件
B 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产物是CO2,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产物是CO 反应物的量
C 氯酸钾在加热时反应较慢,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用铜粉加热而不用铜片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4.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金属→盐+H2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CaO B.CO2 C.CO D.H2SO4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6.在含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顺序是( )
A..蓝色﹣紫色﹣红色 B..蓝色﹣红色﹣紫色
C..紫色﹣红色﹣无色 D..紫色﹣蓝色﹣红色
7.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制备H2:用足量的锌粒和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
B.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取样,分别加酚酞溶液
C.除去N2中混有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验证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取反应后溶液滴加CuSO4溶液
8.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金属铝放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3O2═2Al2O3氧化反应
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H2O复分解反应
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Cu+2AgCl=CuCl2+2Ag置换反应
D.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
9.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的学习中经常用到。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则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
B.纯铁硬度大于生铁
C.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1.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看现象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硝酸银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看现象
A.A B.B C.C D.D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
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
二、填空题
13.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 色,此时溶液的pH ,向此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 性,pH ;继续滴入稀盐酸,溶液呈 色,pH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4.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CuSO4溶液(H2SO4)
15.纯净的浓硫酸是 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具有很强的 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还能使纸张、蔗糖、木材、皮肤等物质 而炭化.
16. 在探究性小组实验中,小勇同学取来一小块片状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维持红热状态3min~5min后,再冷却至室温。
⑴请你写出上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对最后得到的产物的判断:
①有如下猜想:(A)产物中已经形成生灰石;(B)产物中仍然含有石灰石。你的猜想是: (填“A”或“B”)。
②验证步骤:取适量产物放入烧杯中,先加入足量蒸馏水并充分搅拌,然后再 看到 。
③结论:证明你的猜想(填“正确”或“错误”) 。
④你验证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
17.雨落叶出红花开
现有白纸、10%的NaOH溶液(A)、5%的硫酸溶液(B)、5%的紫色石蕊试液(C)。设计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填序号、下同) 画上花,再蘸 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用 向纸上喷洒即可。实验的化学原理是 。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液
(2)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 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3)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5)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6)水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使水溶液的凝固点 ,以防止水结冰.
(7)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三、综合题
19.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2)在A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 色.
(3)B处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5)在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
20.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学习完酸、碱、盐后,总结出如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请完成下列空白。
(1)图中的物质A可能是 (填物质类别);
(2)请写出氯化钡溶液和“某”酸符合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为验证反应②,可以选择下列______(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反应。
A.KNO3 B.K2CO3 C.Ba(OH)2 D.NaOH
21.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盐酸(HCl) 过氧化氢 次氯酸钠(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若大理石的污垢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表面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浓硫酸、烧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2)实验室有一瓶已经过期的烧碱固体,如何检验该固体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红;大于7;中;等于7;无;小于7;中和;HCl+NaOH═NaCl+H2O
14.【答案】C;加入过量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过滤
15.【答案】无;吸水;脱水
16.【答案】CaCO3CaO + CO2↑;A(B);滴入几滴无色酚酞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无色酚酞变红(或无色酚酞不变色)( 有气泡产生(或没有气泡产生);正确(或错误);CaO + H2O = Ca(OH)2 (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7.【答案】B;A;C;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18.【答案】C;氧气;+1;分子在不断运动;CO2;降低;混合物
19.【答案】(1)放热
(2)蓝
(3)NaCl
(4)减小
(5)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
20.【答案】(1)金属氧化物
(2)
(3)B;C
21.【答案】(1)﹣1
(2)有大量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
(3)2H2O2 2H2O+O2↑
22.【答案】(1)吸水性
(2)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红,则完全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