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八下科学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2)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浙教版八下科学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2)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1 19: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特点;
2、了解呼吸作用中能量转化特点;
2、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呼吸作用(阅读教材第102~10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由人体细胞内的 与 发生 反应所提供的。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人体细胞内氧化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2、人体细胞内的 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 和 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 。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 进行的氧化反应。
3、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 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 作用。如果没有氧气,这一氧化反应就无法进行。同时,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 运送到 ,进入肺泡内,最后排出体外。
知识点2、动物的呼吸作用(分组进行教材第104页的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试管B的设置有 的作用。
2.实验开始时,A、B试管中红色水滴与橡皮塞的距离 ,10分钟后,A试管中红色水滴向 移动了一段距离,试管B中红色水滴 移动。
3.A试管中红色水滴向 左 移动的原因是动物进行 作用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被 吸收,试管内气压 。
4.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的量应该 。
5.动物跟人一样也在不停地进行 作用,分解 ,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
知识点3、植物的呼吸作用
阅读教材第105~106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进行相关实验,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与大部分动物不一样,植物没有明显的 ,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和空气之间也会通过 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2、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3、 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来说十分重要。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完成了剧烈运动后,往往会“气喘吁吁”。大口喘气或深呼吸,有利于缓解运动后的体力不支现象。大口喘气或深呼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
A.获得更多能量 B.获得更多水分 C.获得更多营养物质 D.获得更多乳酸
例题2、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若Y是瓶内温度,则a是正萌发的种子 B.若Y是瓶内氧气量,则c是煮熟过的种子
C.若Y是种子的质量,则b是正萌发的种子 D.若Y是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是煮熟过的种子
(例题1图) (例题2图)
例题3、如图所示为高等植物在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作用、无氧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较彻底、释放能量较多,是主要的呼吸作用方式
B.无氧呼吸时,无氧呼吸的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参与
D.在细胞内无氧气或氧气较少(即氧气少于一定临界值)时才会进行无氧呼吸
例题4、下列措施:①低温贮藏水果、蔬菜;②养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几个小孔;③在贮藏粮食的密封仓内充加二氧化碳;④种子晒干后保存;⑤定期为农作物松土。其中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例题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如图所示:
(1)实验一中,选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
(2)实验一中若甲袋能使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乙袋不能,则可判断   袋装入的是新鲜蔬菜,这也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   。
(3)实验二的装置如图所示,变量是   ;放置一昼夜后,打开瓶盖,迅速将燃烧的小棒分别伸入二个锥形瓶中后,装有新鲜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的火苗立即熄灭,装有烫过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继续燃烧,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   。
例题6、某兴趣小组选用小麦种子开展了有关呼吸作用的系列探究活动。
请结合所学科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在相同条件下完成图 1 实验,请分析该实验中如何判断呼吸作用是否进行   。
(2)一段时间后拔掉甲、乙两瓶的塞子,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中烛焰无明显变化、乙中烛焰熄灭。此现象可以得出有关呼吸作用的结论是   。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小麦种子培育成幼苗,将小麦幼苗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一昼夜,测得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如图2(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据图可知小麦幼苗接受光照的时间段是   (用折线上字母表示)。
三、随堂练习:
1、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气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3、人体细胞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 (   )
A.氧气    B.水 C.尿素    D. 二氧化碳和水,并伴有能量释放
4、鸟类飞行、萤火虫发光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
A.食物的消化作用  B.细胞的呼吸作用 C.周围环境的能量 D.吸入的空气的能量
5、用保鲜袋封装新鲜水果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6、我们在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最好选用(  )
A.干燥的种子     B.煮熟的种子 C.用盐水浸泡过的种子   D.萌发的种子
7、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植物体的绿色部位  B.有氧气的部位 C.有生命活动的部位    D.任何部位
8、如图是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lear0.010\\1\\ac4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下载的教案与学案\\ZJ\\八下(完成)\\ZJ八下课件、教案、练习(完成)\\第3章\\3.5\\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学案(2课时,含答案)\\ac4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lear0.010\\1\\ac4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下载的教案与学案\\ZJ\\八下(完成)\\ZJ八下课件、教案、练习(完成)\\第3章\\3.5\\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学案(2课时,含答案)\\ac41.tif" \* MERGEFORMATINET
(1)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2)装置乙和装置甲比较,两者存在一个主要的不同点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一段时间后,装置甲中的有色液体将 移动。有色液体能移动是因为试管中 (填字母序号)。
A.氧气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明显增多,气压减小 B.氧气明显增多,二氧化碳明显减少,气压减小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明显增多,气压增加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明显减少,气压减小
四、课后巩固:
1、下列各项生命活动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校运会上,跑完1000米的小东同学因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感到大腿酸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是小东跑步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组织细胞有毒害作用
C.无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D.肌肉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由乳酸直接供给
3、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为(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能量 B.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C.水+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能量
4、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实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吸入氧气 B.人吸入氧,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C.都吸入二氧化碳 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
5、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 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人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氧气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A.用来分解有机物 B.与血红蛋白结合C.用来构建人体组织 D.用来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7、如图,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且Na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小科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按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该实验(  )
A.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C.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后实验现象更明显 D.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目的是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9、如图所示为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A 组 B.本实验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本实验应控制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等量 D.红色液滴移动来反映了试管内CO2含量变化
10、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来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图丙是人体呼吸运动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的情况。根据图来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处于   (填“吸气”或“呼气”)。
(2)丙图中在D点时,肺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空气中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量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用相对值表示)。请根据下表所示测量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1)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呼吸强度,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多,表示   。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会随之   (选填“增多”或“减少”),这是因为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3)为了真实反映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组实验都必须在   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12、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甲图所示的三个相同的装置;
②取?的同种小鼠若干只,按乙图设置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进行实验。
(1)请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    。
(2)实验可通过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其原理是:
   。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对实验进行改进:   。(写出一点即可)
(4)小鼠呼吸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若在乙图A、B装置中加入等量的碱石灰进行实验来证明动物需要呼吸,实验能否成功?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有机物 氧气 氧化 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呼吸作用 缓慢
3、血液循环 呼吸 血液 肺部
知识点2、
1、 对照 2、基本相同 、 左 没有 3、左 呼吸 碱石灰 减小。
4、相等 5、呼吸 有机物 , 能量 。
知识点3、
1、 呼吸器官 , 扩散 2、 活细胞 3、微生物
二、例题讲解:
例题1、A
解析:剧烈运动之后的大口喘气或深呼吸都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这样血液中的含氧量会增加,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从而使身体获得更多的能量;故A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A、若Y表示瓶内温度,a曲线升高,表示释放了热量,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因此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b表示煮熟过的种子,A正确,符合题意;B、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c曲线下降,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煮熟过的种子不能消耗氧气,因此c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B错误,不符合题意;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 b曲线水平,表示质量不变,c曲线表示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量减小,C错误,不符合题意;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a曲线上升,表示产生了二氧化碳,a表示萌发的种子,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b表示煮熟过的种子,D错误,不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A、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较彻底、释放能量较多,是主要的呼吸作用方式,A不符合题意;
B、无氧呼吸时,无氧呼吸的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B符合题意;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参与,C不符合题意;D、在细胞内无氧气或氧气较少(即氧气少于一定临界值)时才会进行无氧呼吸,D不符合题意。
例题4、B
解析:① 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蔬菜水果的呼吸,以减少呼吸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
②养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几个小孔 ,增加盆栽的透气性,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
③ 增加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抑制了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
④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
⑤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 (不是抑制呼吸作用 ) 促进根的生长;
例题5、(1)光合 (2)甲;二氧化碳 (3)植物的生命力;氧气
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选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袋,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选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甲袋能使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乙袋不能,说明了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试管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一中若甲袋能使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乙袋不能,则可判断甲袋装的是新鲜蔬菜, 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3)实验二,一个是新鲜的植物,有生命力,一个是烫过的植物,没有生命力,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烫过的植物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实验二的变量是植物的生命力。 新鲜的植物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放置一昼夜后,打开瓶盖,迅速将燃烧的小棒分别伸入二个锥形瓶中后,装有新鲜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的火苗立即熄灭,装有烫过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继续燃烧,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例题6、(1)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BF 或 BDF 或 BCDEF
解析:(1)呼吸作用植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在瓶内增多导致温度升高,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完成图1实验,请分析该实验中如何判断呼吸作用是否进行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2)没有煮熟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铵,而煮熟的种子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不消耗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因此在乙瓶装置中烛焰熄灭,此现象可以得出有关呼吸作用的结论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3)随着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即二氧化碳释放量下降,而之后光照强度过强,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导致植物吸收的CO2量减少,小麦幼苗接受光照的时间段是BCDEF。
三、随堂练习:
1、B 2、C 3、C 4、B 5、C 6、D 7、C
8、(1)吸收蚱蜢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2)甲中有蚱蜢而乙中没有; 进行对照实验
(3) 向左移 D
四、课后巩固:
1、B 2、C 3、B 4、A 5、D 6、A 7、A 8、B 9、C
10、(1)吸气 (2)等于
11、(1)呼吸作用越强 (2)增多 (3)温度相同
12、(1)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 (2)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 (3)增加小鼠数量、换用更细的导管 (4)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