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秋千》教学设计
问题与聚焦:
1.初步了解电和磁的发展历史,学习电磁转换的基本原理。
2.制作电磁秋千,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激发探索电和磁的兴趣。
分析与设计:
在制作电磁秋千之前,可以结合教材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有关电和磁转换的问题和想法。还可以准备几个线圈和指南针,让学生回顾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性和磁极。
材料与工具:
配套器材:磁铁、电池、支架、线材等
自备器材:剪刀
制作与优化: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线圈,提问:给线圈通上电,会产生磁性,你研究过通电线圈的磁极吗?
二、活动一:学习电和磁的发展史
1.组织学生学习电和磁的发展历史。
三、活动二:设计一个电磁秋千
1.提问:利用爱牛套材,你能设计一个电磁秋千吗?
2.完善设计方案:重点:线圈磁极研究和自动开关设计?
三、活动三:制作和使用电磁秋千
1.提供爱牛配套器材,学生自行制作电磁秋千,教师巡回指导。
2.注意点:如果使用漆包线绕制线圈,必须把和电源接触部分的漆刮干净。
3.实践使用电磁秋千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展示与评价:
1.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电和磁的应用。
2. 找一找身边的电和磁。
拓展与应用:
设计“我的电磁玩具”
1.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设计我的电磁玩具,设计要求如下:
玩具名称:
科学原理:
所需材料:
设计草图:
2.学生进行书面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3.部分学生设计图纸展示。(共15张PPT)
学习力/ 思考力/ 创造力 / 专注力/想象力/自信力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电磁秋千
电是危险的!不能用220V做实验!
磁的历史
磁发现得早,先秦时代已经发现了磁的存在并记载了下来。
战国时期,制造出“司南”,这就是最早的指南针。
活动一
1752年7月,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捕捉天电,证明了天电的存在。
1786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发现生物电。
科学史
电的历史
1800年3月20日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特宣布发明了伏特电池,为了纪念他,人们将电压单位取名为伏特(V)。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通电导线靠近磁针,会引起磁针偏转。
电和磁的相遇
要有个随秋千晃动的自动开关控制电源
要让线圈磁极和磁铁磁极相互排斥
设计一个电磁秋千
活动二
材料清单
制作一个电磁秋千
活动三
制作一个电磁秋千
实践交流:我们的电磁秋千
我们的电磁秋千摆幅一样吗?
改进我们的设计和制作水平,让摆幅更大。
改进我的项目
项目名称:
科学原理:
所需材料:
设计草图:
配套器材:
磁铁、电池、支架、线材等
自备器材:
剪刀
身边的科学现象、有趣的科学实验
前沿的科学主题、经典的科学原理
精巧的科学创作、古老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