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3 18: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利弊以及防治措施。
知识点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教材第115页活动:氧循环
实验过程
及现象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密闭
的A玻璃罩里,蜡烛2分钟
左右就熄灭了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密
闭的B玻璃罩里,结果蜡烛5-6分钟熄灭
图示
. .
. .
原因
氧气逐渐消耗完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
氧气,但是氧气还是不足,然后蜡烛熄灭
结论
在以上实验右边的密闭小系统中,氧气不断被消耗,同时也会不断产生,
存在着一个小范围内的氧循环
2.氧循环的含义
氧循环是指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
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氧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重
要的物质循环。
3.教材第116页读图: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1)氧气的产生途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2)氧气的消耗途径: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②动植物死亡后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最后被氧气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③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等的燃烧,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氧循环的意义:能够使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典例1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生活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
C.在室内多放点盆栽 D.装空气清新装置
C
[解析] 空气清新主要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室内的光照总体上是不充足的,尤
其是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处于与人争夺氧气的状态,不
利于室内氧气含量的提高。
知识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教材第117页读图: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2.碳循环的意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
燃烧以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大体上保持稳定的状态。
3.碳—氧平衡
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了
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典例2 [2022·浙江嘉兴模拟] 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B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主要涉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
用以及燃料的燃烧等,这些变化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正确
B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而不是二氧化碳
和氧气的循环
错误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既涉及碳循
环,又涉及氧循环
正确
D
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平衡,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
相对稳定
正确
知识点3 温室效应 重点
1.温室效应的概念
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叫温室效应。
2.教材第118页活动:生活中的保温原理
实验步骤
取2只塑料杯,各装 1/12 清水,在1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一块玻璃片。
把它们同时放在太阳光下晒1小时左右,然后分别测量水温
实验现象
没盖玻璃片的杯内的水温低
盖玻璃片的杯内的水温高
现象分析
玻璃片能让太阳光辐射进入杯内,又能阻止杯内的热辐射热量透过玻璃
片,从而把热量贮存在水杯内
实验结论
有盖容器不易散热,称为温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没盖玻璃片的杯内的水温低
盖玻璃片的杯内的水温高
现象分析
玻璃片能让太阳光辐射进入杯内,又能阻止杯内的热辐射热量透过玻璃
片,从而把热量贮存在水杯内
实验结论
有盖容器不易散热,称为温室
4.“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1)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被大量使用,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
(2)
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减慢
3.温室气体
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水蒸气 (H2O) 、臭氧 (O3) 、氧化亚
(N2O) 、甲烷 (CH4) 、氯氟烃、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温室气体。
?
5.“温室效应”的利与弊

①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②能保持较高含量的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产量等

①过度的“温室效应”会使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如两极冰川融
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
②气候反常、恶化,造成台风和飓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
③气温升高,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6.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少开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减少纸张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等

大力发展储能产业和制氢产业,减小电能浪费,争取到2030年达到碳达峰和
碳中和
典例3 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化为休眠模式
B.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D.循环使用教科书
B
[解析]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
合“低碳”生活理念。
题型 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
?
典例4 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____时移动到
最右端(填数字)。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___点
(填图中字母)。
18
?
F
?
[解析] 根据图一和图二可知,6—18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积累氧气,18时装置
内氧气浓度最高,故18时水滴移动到最右端。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
是曲线中 F 点高于A点,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
(2)请写出图二中 AF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机物+氧气 ?酶?? 二氧化碳+水+能量
?
[解析]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图二中 AF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呼吸作用,其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 ?酶?? 二氧化碳 + 水+能量。
?
(3)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则对该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仍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一组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解析] 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则唯一的变量是水分。对该
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
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仍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一组以水分为
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