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识别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等基本实验探究技能。
学习目标
知识点1 茎的结构 重点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
个器官。茎的作用:运输功能、支撑作用。
1.茎的类型
巧学妙记
直立茎最“挺拔”,
匍匐茎要“卧倒”,
缠绕茎靠“身体”,
攀缘茎有“手脚”。
你知道吗
变态茎: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茎。
1.地下变态茎:藕、竹等的茎横生地下,像根一样,称为根状茎;荸荠等茎的变态部分膨
大成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称为球茎;洋葱、水仙等的变态茎极短,呈盘状,其
上着生肥厚的鳞片状叶,称为鳞茎。
2.地上变态茎:葡萄、黄瓜等的卷须是枝的变态茎;仙人掌等的肉质茎呈绿色,肥大
多浆液。
2.教材第146页活动:观察木质茎的横切面
(1)选取一根三年生的椴树(或木槿)枝条 ( 3?5 厘米长),用刀片或解剖刀
横切枝条。
?
(2)用放大镜观察,其横切面可明显分为三层,它们分别是树皮、木质部和髓。
(3)用解剖针轻轻扎一下树皮、木质部和髓部。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质地较软的
是树皮和髓。
(4)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形成层,因此很容易将树皮剥下来。
3.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结构(含教材第148页实验答案)
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一般从外向内分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如图所示。
木质茎的结构
结构
特点
功能
所属组织
树皮
表皮(外树皮)
细胞排列紧密,细
胞间隙比较小
起保护作用
保护组织
韧皮部
在茎的横切面上呈
环状排列,其中含
有韧皮纤维和筛管。
筛管一般由活细胞
组成,韧皮纤维最
大的特点是韧性强
筛管运输有机物
输导组织
韧皮纤维使茎具有
一定的韧性
树干被风刮断时,
树皮仍连在一起
机械组织
结构
特点
功能
所属组织
形成层(在韧皮部和
木质部之间)
只有2~3层细胞组成,
呈环状排列,细胞
扁平
能不断进行细胞分
裂,向外形成韧皮
部,向内形成木质
部,使茎加粗
分生组织
续表
水稻、小麦、毛竹等草本植物经历初期生长后,因为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就不能加粗生长
结构
特点
功能
所属组织
木质部(位于茎的中央)
导管
木质部中较大型的
细胞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输导组织
木纤维
又细又长的死细胞,
体积较小,细胞壁厚
有很强的支持力,
对茎的直立起决定
性作用
机械组织
髓(位于茎的最中央)
细胞体积较大,细
胞壁比较薄
贮藏营养物质
营养组织
续表
4.年轮
(1)概念:在多年生木质茎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环。通常
情况下,一年生成一轮,称为年轮。
(2)形成原因: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
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
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
①春材:春季,水分、气温等环境条件较适宜,形成层活动较旺盛,此时植物生长比较
快,形成的细胞体积较大,形成的木质部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春材。
②秋材:入秋以后,气温较低,雨量减少,形成层细胞活动逐渐减弱,此时植物生长较慢,形
成的细胞体积较小,形成的木质部质地致密,颜色较深,称为秋材。
每年的春材和秋材共同组成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即年轮。
春材与秋材
一浅(春材)一深(秋材)即一年。
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树木生长得好,木质部增加得多,年轮也就较宽,反之年轮就窄
(3)作用:年轮出现在茎的木质部中,根据年轮数可推断出树的年龄。科学家还可
通过年轮的宽度变化等信息推断在植物生长不同时期的气候状况等。
典例1 下列关于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本植物的茎由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B.树皮的外侧部分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是韧皮部
C.在树皮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之间有形成层,能使茎不断加粗
D.杨树的树干比较坚硬,主要是因为木质部的存在
C
[解析] 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能够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
质不断长大,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使茎不断加粗。木质茎
中比较坚硬的部分是木质部,其中的木纤维有很强的支持力。
知识点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重难点
1.教材第150页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提出问题】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什么?
【建立假设】
假设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假设2: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
假设3: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髓进行的。
【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如木槿或银边黄杨等)若干、烧杯
(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3 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
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下表中的 3种处理方法处理。
增大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 3 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若实验当天为阴天或在室内进行实验,可将装置置于灯光下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未被染色
注意 实验时应选用新鲜带叶的植物枝条,新鲜的植物生命活动旺盛,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叶片蒸腾作用较强,水分和无机盐在枝条里的运输速度较快,实验现象更明显。
【表达与交流】
(1)若A、B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C组树皮未被染色,说明水分和
无机盐主要通过木质部运输,且水分和无机盐可通过扩散作用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
韧皮部。
(2)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
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由下向上运输的。
(3)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应对
各组的枝条作如下处理:A组枝条不处理,B组枝条用石蜡密封切面的树皮部分,C
组枝条用石蜡密封切面的木质部和髓。预期实验结果和上表相似。
2.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途径
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导管。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
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茎中央的导管。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
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导管的特点和作用
长形管状死细胞,
上下细胞壁消失,
连接形成空管道,
无机盐水来输导。
典例2 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D.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C
[解析]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在植物体内,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
运输到叶,因此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在导管中沿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科学与生活
“藕断丝连”中的科学知识
.&1& .
当折断荷叶梗或藕时,可以看到无数条长长的藕丝,它们大多为藕的导管,属于输
导组织。荷叶梗的中空管道是气体的通道,便于根的呼吸。
知识点3 有机物的运输 重点
1.教材第151页活动: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
【实验步骤】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厘
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
部位。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枝条环剥部位的变化。
将韧皮部中的筛管处理干净
【实验现象】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将膨大形成枝瘤,而且随着时间的
延长,枝瘤在不断长大。
【实验分析】剥去一圈树皮后,由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
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
来,形成了瘤状物。
【实验结论】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
2.有机物的运输
(1)有机物的来源: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小部分留
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输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2)有机物的运输:有机物主要在茎的韧皮部中沿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采集橡胶
典例3 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其道理是(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C
[解析] 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
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继续存活下去。树没有了树皮,也就切断了韧
皮部中的筛管,时间长了,根系因无法获取有机物而死亡,树也就会随之死亡。
题型1 茎的结构★★★
典例4 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 ] 内填序号)
?
(1)①位于茎的最外层,其内侧部分是________,其中包
含具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韧皮部
筛管
[解析] ①是树皮,②是形成层,③是木质部,④是髓。
树皮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2)在木本植物的茎中,具有很强支持力的是[____]________,其中分布着许多具
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③
木质部
导管
[解析] 木质部内有导管和木纤维,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对茎有很强
的支持作用。
(3)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其内部没有[____]________。
②
形成层
[解析] 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从而能够使
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归纳总结
茎的结构和功能
题型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典例5 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
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
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
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 Y 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
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导管运输物质的方向是
__________。
?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自下而上
(2)若在 X 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选填字母)。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
D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可知,同侧
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导管中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从而形成纵向连续通道,因此将茎沿纵向一分为二,
不会影响导管的运输功能
题型3 有机物的运输★★★
典例6 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上面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
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其原因是切断了______。
B
筛管
[解析] 树皮中有筛管,筛管是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对树皮进行环剥
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由图可知,A果实周围有叶子,
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
故能继续发育;B果实上部树皮被环剥,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
B果实将停止发育而凋落。
(2)枝条上的1~4四处,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处。1处上部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会堆积在1处,使1处的细胞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和生长,形成瘤状物,导致肿胀。
[解析] 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2处无法获得有机物,
2?3 处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4处虽然有绿叶,但叶制造的有机物
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不会积存在4处,所以1处会因有机物积存出现明显肿胀。
?
归纳总结
导管
筛管
存在部位
木质部
韧皮部
细胞特点
死细胞
活细胞
功能
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