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 6 粗盐的初步提纯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的液体
B.所有的溶液的溶剂只能是液体
C.mg食用放入ng水中,充分振荡,形成的食盐水的质量一定等于(m+n)g
D.粗盐提纯操作中,蒸发皿出现NaCl晶体停止加热,此时蒸发皿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现称取10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尽可能多的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转移
A.A B.B C.C D.D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过滤,对产率无影响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
C.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红磷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5.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直接把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B.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炸裂——在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C.粗盐提纯实验后所得产率偏低——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D.用6%NaCl溶液加水配制3%NaCl溶液结果偏小——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6.盛夏在烈日下工作的出汗过多的人所穿的衣服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的白色粉末,其主要成分是( )
A.纯碱 B.氯化钠 C.油脂 D.烧碱
7.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多种可溶性杂质。要提纯粗盐得到精盐,提纯的过程需要以下操作步骤: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②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③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④加入过量稀盐酸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⑥⑤ B.②①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①②④③⑥⑤
8.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粗盐 B. 溶解粗盐
C. 过滤粗盐水 D. 蒸干滤液
9.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溶液中仍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为除去这些杂质,需用到①BaCl2溶液 ②Na2CO3溶液 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为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且过量物质须在后续操作中被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NaCl固体。以上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10.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①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②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③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④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用玻璃棒的步骤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12.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和Mg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⑥加过量Ca(OH)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①③⑥②⑤④ B.⑥①⑤③②④
C.⑥①③⑤④② D.①⑥③②⑤④
二、填空题
13.粗盐样品经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应该继续依次加入过量的 溶液,然后过滤、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精盐;向70g碳酸钠和碳酸钾的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76.6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
14.为了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进行如下操作:
①a.计算产率,b.过滤,c.溶解,d.蒸发,e.称量粗盐,f.称量精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填编号)。
②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次序是 (填字母序号)。
a.校正,b.去皮,c.放称量纸,d.放食盐,e.读数
③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 。
④最后得到的精盐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组别 1 2 3 4
产率 75% 65% 88% 72%
教师评价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⑤已知:产率= ×100%。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B.第2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D.第4组: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
15.过滤和结晶是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①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NaCl 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溶解、 、蒸发等操作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得到较纯净的NaCl。
②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 36.6 37.1 38 39.2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Ⅰ由上表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物质是 ;8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100g水,此温度下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KNO3 克。
Ⅱ某NaCl样品中含有KNO3杂质。现有30克NaCl样品,经测定含4克KNO3,现设计如下实验提纯NaCl;
溶液B是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步骤3趁热过滤的设计意图是 。
16.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三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置pH= ,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更纯的食盐,请写出其中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三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可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至pH= ,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更纯的氯化钠.请写出其中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粗盐提纯的步骤是 、 、 。在这三个步骤中都用到的仪器是 ,作用分别是 、 、 。得到的精盐属于 (填“纯净物”和“混合物”)。如果最终得到的精盐偏少,导致偏少的原因是 (只写出一点即可)
三、综合题
19.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水经风吹日晒可获得含有泥沙的粗盐,然后经过加工得到精盐。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粗盐初步提纯实验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进行的操作1是将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溶解,能加速粗食盐溶解的方法是 (写一条)。
(2)在上述实验操作①、②、③均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其在操作②中的作用是 。
(3)操作③的名称是 。
20.粗盐中通常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对于如何除去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等杂质,同学们提出以下方案:
(1)操作②中的试剂X为 溶液。
(2)操作①与操作②所加试剂 (填“能”或“不能”)颠倒,过滤得到滤液二的同时,获得沉淀的成分是BaSO4、Mg(OH)2和 。
(3)最终精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填“>”或“=”或“<”)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21.我国多地曾出现过盐井,从天然盐井中获取粗盐(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为了除去以上杂质得到精盐,小明设计如下实验。
【提示】杂质含量较少,不考虑微溶物形成沉淀。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沉淀b所含物质为 。
(3)物质X是 。
(4)滤液e中含有的阴离子有 (填微粒符号),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的实验现象是 。
22.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制取碳酸钠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过程省略)
(1)如表为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30 50 70 100
溶解度/g 36.3 37.0 37.8 39.8
从海水中获取粗盐,宜选用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粗盐提纯时,每步操作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3)步骤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母液中含有MgCl2,步骤Ⅲ向母液中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步骤Ⅳ中Mg(OH)2与盐酸的反应 中和反应(选填“是”或“不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BaCl2、NaOH、Na2CO3(答案合理即可);34g
14.【答案】ecbdf;acbde;漏斗;引流;滤纸破损;过滤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滤纸高于漏斗;混合物;AC
15.【答案】易溶于水;过滤;NaCl;169;16.9;饱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増大,温度降低可能会得到KNO3的饱和溶液,进而析出KNO3,导致得到的NaCl固体不纯
16.【答案】玻璃棒;7;HCl+NaOH=NaCl+H2O
17.【答案】玻璃棒;7;Na2CO3+2HCl═2NaCl+CO2↑+H2O
18.【答案】溶解;过滤;蒸发;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固液飞溅;纯净物;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液滴飞溅出去
19.【答案】(1)搅拌或将粗盐研碎或用热水溶解
(2)玻璃棒;引流
(3)蒸发(或蒸发结晶)
20.【答案】(1)碳酸钠或
(2)不能;、
(3)>
21.【答案】(1)漏斗
(2)Mg(OH)2、BaSO4
(3)碳酸钠或Na2CO3
(4)Cl-、OH-、;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22.【答案】(1)蒸发结晶
(2)玻璃棒
(3)
(4)CaO+H2O=Ca(OH)2或Ca(OH)2+MgCl2=Mg (OH)2↓+CaCl2
(5)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