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 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兴趣小组用pH传感器对市售的两种抗酸胃药(碳酸氢钠片和氢氧化铝片)的抗酸性能进行研究。用pH为1.5的盐酸模拟胃酸,按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将药片研成粉末,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混合(同时逐滴滴加盐酸),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pH数据如图。依据图示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服用碳酸氢钠片,能较快降低酸性
B.服用氢氧化铝片,药效持续时间较短
C.服用后,两种药片都只发生中和反应
D.服用后,两种药片都能使pH处于最佳药效范围
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 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水分子不断运动
D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
A.A B.B C.C D.D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碱类
C.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4.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二氧化碳和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二氧化硫和烧碱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5.化学学习中常用到“质量守恒”、“反应先后”等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50mL酒精中加入50mL水,根据溶质守恒推出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酒精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根据原子守恒推出酒精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3
C.少量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反应的先后推出析出固体铜
D.向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根据反应的先后推出先生成蓝色沉淀
6.将过量的稀硫酸加入到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钉表面的锈迹消失,逐渐变得光亮
B.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又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C.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D.试管底部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7.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
A.铜粉 B.铁粉
C.铜粉和铁粉 D.氢氧化铜和铁粉
8.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pH>7
B.c点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b点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小
D.d点时,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g
9.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对 2NaOH+CuSO4=Na2SO4+Cu(OH)2↓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伴随蓝色絮状沉淀的产生 B.恰好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C.元素的存在形态均无变化 D.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12.下图为小明探究中和反应的过程,溶液的pH变化如图4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溶液呈红色
B.当图2溶液的颜色呈红色时,溶液中溶质种类与图4中C点的相同
C.5 g氢氧化钠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D.该实验还可用于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
13.现有①石墨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熟石灰⑥二氧化碳六种常见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14.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2)Ca(OH)2和NaOH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填符号)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和水,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 (举一实例)
15.(1)请选择K、H、N、O、C中恰当的元素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供给动植物呼吸的物质 O2 ②可用作复合肥的硝酸钾是 KNO3
③“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 CH4 ④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C12H22O11
(2)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①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 功能.
②清除以下物质,可使用炉具清洁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污 C.水垢
③“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反应体现了图中 (选填①②③④)性质关系.
④将洁厕灵加入滴有酚酞的炉具清洁剂中,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 .
16.某兴趣小组用下图1所示装置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试回答:
(1)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当溶液刚好由 色变成 色时,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中,某同学不小心又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为 色.这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上图2所示.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a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3)若要除去实验(2)中过量的盐酸,可以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过滤.
17.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
(2)有气泡产生的是 ;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 ;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 ;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
18.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的操作有:①溶解;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稀硫酸;⑥蒸发、结晶。
(1)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几种 。
(2)上述实验中还有不足之处,请你加以改正 。
(3)请写出加入NaOH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综合题
19.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某班级同学往一定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1)当加入盐酸体积为 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 。
(2)当加入20 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无色,此时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 。(填化学式)
(3)如图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 、 。因此,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0.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 色溶液。
(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的单质是 。
(3)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 (填“铁”“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
(2)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可得到过氧乙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2O2=CH3COOOH+X,则X的化学式为 。
(3)用质量分数为4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8000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浸泡消毒,需要取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
22.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中温度和pH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曲线a ~ b上升的原因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
B 60 s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 120 s时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
D 180 s时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能证明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发生反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1)CO2
(2)H2SO4
(3)C
14.【答案】(1)吸水性
(2)OH﹣
(3)盐;用熟石水中和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15.【答案】乳化;B;③②;NaCl、NaOH
16.【答案】蓝;紫;Ca(OH)2+2HCl=CaCl2+2H2O;红;Ca(OH)2、CaCl2;CaCO3
17.【答案】(1)A
(2)BC
(3)B
(4)D
(5)E
18.【答案】(1)三种
(2)⑤中应加入适量稀盐酸
(3)
19.【答案】(1)10;中和反应放热,加入盐酸10 mL时,溶液温度最高
(2)NaCl、HCl
(3)OH-;H+;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分子
20.【答案】(1)蓝
(2)Fe(或铁)
(3)
21.【答案】(1)铁
(2)H2O
(3)7900
22.【答案】(1)
(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
(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