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
实验目的:
1.学习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过程
2.掌握溶解、过滤、政法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粗盐、蒸馏水;
托盘天平、漏斗、纸片、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滤纸、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火柴、剪刀等。
探究实验:粗盐的初步提纯
1.溶解:量取1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称取2.0g粗盐,边加粗盐边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观察现象;
2.过滤:制作过滤器,组装装置,进行过滤;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如何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溶解:
1
2
过滤:
蒸发:
3
过滤
漏勺捞饺子
茶隔沥茶水
纱网过滤豆浆
过滤器
生活中的过滤
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漏勺
纱网
放大100倍后的照片
滤纸孔径:30-50微米
实验室 滤纸
过滤
(1)仪器
烧杯
玻璃棒
漏斗
铁架台
(2)滤纸折叠
(3)操作要领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加快过滤速度
漏 斗 口
滤纸边缘
液体液面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隙流下
防止液体外流
(3)操作要领
一贴、二低、三靠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外溅
防止捅破滤纸
防止液体外溅
三层
一层
(4)玻璃棒作用
引流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二氧化锰和水
C. 食盐和白糖 D. 铁粉和铜粉
B
3.下列过滤装置图正确的是( )
D
图中所示操作有哪些错误?这些错误将导致什么后果?
没有玻璃棒引流
液体容易溅出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间隙流下
3.过滤后的水 (是/不是)纯水?
思考
(3)仪器不干净。
更换滤纸并清洗仪器重新过滤
不是
过滤不能除去含有可溶性杂质,如色素,异味
1. 过滤后滤液浑浊可能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2)滤纸破损;
(1)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过滤速度慢的原因有哪些?
(1)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
(2)滤渣过多
小组合作:归纳过滤操作要点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
学生实验
组内再交流、反思
1、玻璃棒起什么作用?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引流
(1)滤纸破损
(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蒸发:
注意事项
1.加热时应该不停的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
2.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操作要点
蒸发皿中液体不超过 .
玻璃棒作用 .
当 时,停止加热
为了获得较干燥固体,可采用 ..
蒸发皿用 夹持放在 上
2/3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飞溅
出现较多固体
间歇式加热
坩埚钳
石棉网
食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操作步骤为 : 、 、 。
蒸发
过滤
溶解
课堂检测
2、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中的三个步骤均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填序号)
①溶解时的作用是( )
②过滤时的作用是( )
③蒸发时的作用是( )
A. 加速溶解
B.加速蒸发且防止液滴飞溅
C.引流,防止飞溅
A
C
B
3、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欲分离反应后的生成物,可用 法,滤纸上的物质是 ,滤液里的物质是 。
过滤
碳酸钙
水
4、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粗盐溶液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该再过滤一次
B.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C.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D.当蒸发皿中的水全部蒸发干时,再停止加热
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粗盐的初步提纯教学设计
课题 粗盐的初步提纯 单元 第六章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对比粗盐精盐样品 感知粗盐中含(可溶性、不溶性)杂质。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中的杂质除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掌握。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精制食盐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和同学共同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并增进同学间的友情。
重点 通过粗盐提纯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
难点 通过粗盐提纯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景】展示粗盐和食盐样品,对比提出问题:粗盐和食盐有何不同? 观察思考各抒己见 从生活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引出课题】粗盐中含有杂质,怎么样把粗盐中的杂质分离出去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小结】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提出问题】过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蒸发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投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6,制定具体实验方案 (教师深入实验小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听讲思考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①组内交流,形成方案。②全班交流,互为补充。)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整合来学习新知识。
课堂小结 没有反思就没有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和形成。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板书 一、 粗盐的初步提纯1.步骤: 2.过滤: 一贴: 二低: 三靠: 3.蒸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 习题 沪教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是粗略测定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的部分操作(杂质不溶于水),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甲:称量 B.乙:溶解 C.丙:过滤 D.丁:蒸发
2.有关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A.盐酸除铁锈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食盐作融雪剂 D.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
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除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③
B.④操作中待溶剂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C.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D.所得精盐潮湿会使产率偏低
4.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⑤③②①④
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时,仰视会导致所取水的量偏多
B.两个实验都用到的仪器有烧杯、天平、酒精灯、量筒和蒸发皿
C.加热蒸发滤液时,当蒸发皿中的水完全蒸干时可停止加热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
6.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蒸发时,将蒸发皿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
C.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溶解时,在量筒中边加粗盐边搅拌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粗盐提纯的步骤为:① ;②过滤,该步中玻璃棒的作用 ;③蒸发。
8.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
(1)20℃时,15g水中溶解 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2)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溶液A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操作Ⅱ是 。
9.粗盐水中含有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最后进行蒸发结晶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10.海水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获得多种产品。
海水可以晒盐,得到粗盐。提纯含有泥沙的粗盐,一般要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海水晒盐是利用了 结晶的原理。
(2)操作①的目的是 ,该操作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量筒 B.研钵 C.玻璃棒 D.试管
(3)操作④的名称是 。
(4)操作⑤中为减少食盐晶体飞溅,需要 。
(5)操作③④⑤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其中操作④中该仪器的作用是 。
(6)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计算产率发现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 B.蒸发时液滴飞溅
C.蒸发后得到的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1.如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NaC1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
(1)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 (用图中序号填空)。
(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1溶液。
①配制时,需要称取NaC1 g
②用甲图E方法量取水,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比12% (选填“大“或“小”);
③图H标签上应标明的内容是 。
12.食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如图甲所示操作流程:
(1)图甲实验过程中用到玻璃棒的操作有 (填图中数字序号)。
(2)图乙是过滤装置图,图中a所示的仪器名称是 。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计算发现精盐的质量明显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数字序号)。
①溶解时,溶解不够充分②过滤时,滤渣未清洗③蒸发时,液滴飞溅
④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⑤转移后,蒸发皿上还沾有精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2.【分析】A、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反应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钠作融雪剂的原理是氯化钠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土壤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分析】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B、根据蒸发操作中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D、所得精盐潮,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去除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⑥,故选项说法错误。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⑤②③⑥④,故选项说法正确。
D、所得精盐潮,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碳酸根离子,最后进行蒸发,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⑤②③④。
故选:A。
5.【分析】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时,仰视会导致所取水的量偏多,俯视会导致所取水的量偏少;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不需要酒精灯;
加热蒸发滤液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如果蒸发皿中的水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会导致固体飞溅;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解答】解: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时,仰视会导致所取水的量偏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酒精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热蒸发滤液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6.【分析】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以防止液体从漏斗和滤纸之间流下;
将蒸发皿内液体蒸干,容易导致固体飞溅;
玻璃棒用途: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量筒不能用来溶解物质。
【解答】解:A、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该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预热蒸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加快溶解、引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粗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分析】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答案为:
溶解;引流。
8.【分析】根据氯化钠溶解度可以计算20℃时,15g水中溶解多少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解答】解:(1)设20℃时,15g水中溶解质量为x的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根据题意有:=,
x=5.4g,
故填:5.4。
(2)由图中信息可知,5g粗盐中含有4.5g氯化钠,20℃时,15mL水中溶解4.5g氯化钠形成不饱和溶液;
操作Ⅱ是过滤,通过过滤除去泥沙。
故填:不饱和;过滤。
9.【分析】加入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硫酸钠,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镁,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过量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钙和过量氯化钡;
过滤后,应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答】解: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以上方案还需完善,原因: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补充: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最后进行蒸发结晶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故填: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原因: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补充: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10.【分析】(1)根据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
(2)操作①是大颗粒粗盐变为较细粗盐,进行分析解答。
(3)操作④是将泥沙与滤液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4)操作⑤是蒸发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5)操作③④⑤分别是溶解、过滤、蒸发,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精盐产率=×100%,氯化钠未完全溶解、蒸发时滤液或食盐飞溅等,会导致蒸发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利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
(2)操作①是大颗粒粗盐变为较细粗盐,操作①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粗盐溶解;该操作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研钵。
(3)操作④是将泥沙与滤液分离,操作④的名称是过滤。
(4)操作⑤是蒸发操作,操作⑤中为减少食盐晶体飞溅,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滤液飞溅。
(5)操作③④⑤分别是溶解、过滤、蒸发,都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其中在④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
(6)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会导致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
B.蒸发时液滴飞溅,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
C.蒸发后得到的精盐很潮湿,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高。
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则会使称量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
故答案为:
(1)蒸发;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粗盐溶解;研钵;
(3)过滤;
(4)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玻璃棒;引流;
(6)ABD。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1.【分析】(1)图D是溶解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3)①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②图E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解答。
③图H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图D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
(3)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1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2%=12g。
②图E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图H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填写氯化钠溶液、12%。
故答案为:
(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DFG;
(3)①12;②小;③氯化钠溶液、12%。
12.【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3)氯化钠未完全溶解、蒸发时滤液或食盐飞溅等,会导致蒸发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玻璃棒,作用分别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引流,搅拌。
(2)图中a所示的仪器名称是烧杯。
(3)①溶解时,溶解不够充分,会造成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少,则会造成精盐的质量明显偏小。
②过滤时,滤渣未清洗,滤渣上沾有少量的氯化钠,会造成精盐的质量明显偏小。
③蒸发时,液滴飞溅,会导致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
④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含有水分,会造成精盐的质量明显偏大。
⑤转移后,蒸发皿上还沾有精盐,则会使称量的精盐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
(1)①②③;
(2)烧杯;
(3)①②③⑤。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7/22 14:09:24;用户:金乡化学;邮箱:jxhx@;学号:22291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