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通关套卷】2014人教地理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章节通关套卷】2014人教地理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4-10 20:0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二 章 城市与城市化
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 各种活动原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读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2~3题。
2.若在该城市建设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3.下列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a区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 a>b>c B. ac D. a>b=c
5.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突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6.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A.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7. 同心阴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三种城市地域结构共同的特点是
A .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模式核心
B. 高级住宅区都沿着交通线向外延伸
c.城市结构模式都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
D. 这些模式都充分考虑了人与向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8.2013年3月“新国五条”突袭房地产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家希望此法能调控楼市。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一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租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B.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因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9.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
B.“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C.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小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读下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巾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居民区 D.Y是工业区
11.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 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1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3~14题。
城市数目(个)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城市人口
(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
1950年
1
12
12
2.7
1980年
3
19
65
38.6
2008年
8
35
83
67.8
13.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A.城市数目 B.工业总产值
C.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比重
14.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
A.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16.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D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18.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缘是为了 (  )
①谋求广阔市场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若该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那么该城市的风频图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层空洞”
2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综合题(共4题,共计56分)
23.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2分)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4分)
(4) 简要说明在图中低级住宅区与高级住宅区分布不同的理由?(4分)
24.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在下图中,绘出一条曲线以示意地租自A到B的变化情况。(2分)
由图可知住宅区布局在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简要说明这种布局的好处(2分)
现假定要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一处建设一个高档生活小区,那么该小区应选择在何处?原因是什么?(8分)
25.阅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其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千米,人口3872万。
(1)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级城市中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这说明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距离,分析距离的大小与城市级别高低的关系。(4分)
结合材料及图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26.近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16分)
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6分)
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4分)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6分)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A卷答案及解析】
1.D 土地的用途取决于它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各种活动所付租金的高低。
2.A 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为中心商务区,应该布局在城市的中心区域。 
3.D a区位中心商务区,白天人流量客流量大晚上人数少,所以不难看出为D答案。
4.A 离市中心越近,交通通达性越好,地租越高,分布的企业的付租能力越高。
5.B 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的指示意义是外凸出的地租高于附近地区,而图中的外凸出是沿公路或河流,说明沿公路或河流地租比其他地区高,即交通和市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6.A 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多分布在城市外缘。
7.A 三种模式均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高级住宅区沿着交通线向外延伸是扇形模式的特点;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是封建社会形成的同心模式所具有的特点;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是未来城市的发展特点。
8.B 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环境质量好的郊区,或者文化氛围好的地区,社会因素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并不趋向于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9.C 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与城市的级别有直接的联系,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城市职能相对较多;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小,城市的高级职能相对较小或是没有。
10.B 由于西欧风向为盛行西风,所以住宅区在上风向上,位于城市西侧;而工业区在下风向,中间有绿化带隔开。因此X为居住区,Y为绿化带,Z为工业区。
11.C一般来讲,一种商业活动职能服务的人数大致相同,人口密度越低,服务的范围越大。
12.A 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追求。“环状—楔形”城市绿地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
13.B 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都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
14.C由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的日益便捷,吸引了大量市区人口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迁移,城市人口减少,即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15.C 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16.B 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约为58%,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15%和24%,应为城市化初期阶段。
17.D甲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目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乙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目前水平低,速度快。
18.C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乡村环境优美,随着小城镇及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城市向乡村及小城镇流动。
19.B 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的用地日益紧张,市内地价上升,同时大多数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样迫使工业企业向市区边缘迁移。
20.B 联系图中的指向标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在居住用地的南北两侧,若该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城市的盛行风为东风和西风。
21.C 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人为因素影响大,植被覆盖少,人为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
22.A“热岛效应”,所形成的城郊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郊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免这一问题,可行而正确的做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23.答案:(1)南风(或偏南风) (2分)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2分) 城市的边缘地区(2分) 
(3)C D (4分)
(4)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或环境优美的地区相联系,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4分) 
24.答案: (1)图略(只要示意中间高,两端低即可)。(2分)
(2) 住宅区布局在工业区与商业之间,既有利于人们上下班又方便购物。(2分)
(3)丁(2分) 地势较高;处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环境质量较好;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6分)
25.答案: (1)省级行政中心(1分) 县(1分) 级别越高数目越少(1分)
(2)大城市之间距离远,小城市之间距离近。(2分)
(3)位于祖国的中部,有多条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实力强;城镇密集,城镇化进程较快;教育、科技水平高;矿产资源、农产品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6分,只要答出3点即可)
26.答案:(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6分)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2分)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2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1分)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1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