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问题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如果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他就会退化、解体。1、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2、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1)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2)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
还将减少 中国耕地不足的形势严峻,耕地不足已是我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3、具体措施: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⑵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⑶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
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能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退化。阅读土壤侵蚀导致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是我国并列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一个共同原因:植被破坏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护林带类型: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等目的: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 植树节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
法国每年3月为法定的“植树月”,月末那天为“植树日”,全国绿化这一天进入高潮;
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12日;
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
美国的植树节一般是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植树节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中国有过3次植树节改革,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后,于民国四年(1915年)确立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第二次是民国十九年,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植树日”。我国现在以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是1979年2月经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定的。
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中国植树节节徽是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标志。
节徽图案中的树,示意我国公民有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镌刻的“中国植树节”和“3.12”字样,既让人们牢记植树节的日子,又寓含中国人民年年植树,造福人类的坚忍不拔决心。五棵树(三棵针叶树和两棵阔叶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的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为什么要全民植树造林?美国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 这一次黑风暴就造就了一场后人听了都后怕的美国黑风暴。 罗斯福“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通常称为“防护林带工程”,是美国林业史上最大的工程。罗斯福自始至终主持了这项工程的决策、规划和实施。这项规模宏大的大草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在中国又称之为“罗斯福防护林工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曾举世瞩目的林业项目在美国林业领域仍影响深远。 治沙之道,不光要种树。还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耕作方法——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①建防风林
②修建梯田
③轮作——矮秆作物防治效果比长秆好
④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⑤保护性犁地-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保护性耕地的效益:
可减少地表径流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提高粮食产量13-16%,降低作业成本20%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暴60%左右。保护耕地的耕作方式:免耕、休耕、轮作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分析: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上中游地区不合理扩耕和过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河段断流,失去灌溉水源。【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第36~39页四则材料:“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的荒漠化”、“ 旧村归并、退宅还耕潜力大——来自正阳县的经验”、“ 我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274万公顷”,结合当地情况,思考:
(1)开发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开发土地资源应注意哪些问题?(1)开发土地资源的途径有:
①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②平整荒废的土地资源。
(2)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二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土地持续利用1 、科学开发:要与生态环境相适应。
(1) 要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投资少、难道小的零星土地:就近开发片大、潜力大、价值高、难度大:政府开发难度大、投资多、见效慢的荒地:招标拍卖 (2)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环境的不科学行为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2.科学整理土地:
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自主学习】 土地平整,是指通过平整土地,增加农用土地,特别是增加耕地的面积,提高耕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复垦,主要是针对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了的大量土地,通过土地复垦,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自学课本第37页正文内容,说明土地平整和土地复垦的不同。土地整理:①土地平整:
②土地复垦:农村废弃地(空心村-旧村归并,退宅还耕)、城市不合理用地的平整等工矿建设用地和废弃地的复垦全国土地平整的重点区域:华北平原区、东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等。全国土地复垦的重点区域:冀东煤炭钢铁基地、黑吉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基地、晋陕蒙煤炭化工基地、冀南晋南豫北煤炭钢铁基地、苏鲁皖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基地、豫中煤炭基地、鄂赣闽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基地、湘粤化工煤炭基地、广西有色金属建材煤炭基地、川滇黔渝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基地。【探究活动】 1.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讨论什么是“宜耕土地”。具有足够肥力的土地就可以开发成为耕地吗?为什么?
2.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为什么还强调要营造植被(森林、草地)?你能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谈谈林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的关系吗?【阅读】 阅读课本第38~39页材料“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了解矿区土地复垦的几种模式。活动探究:教材39页活动1.2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讨论什么是“宜耕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