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12 23:0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了解历史(1)以四大发明为标志,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2)自16世纪后期起,中国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3)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等原因,中国科技事业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科技的成就与发展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课标要求]1.新中国成立后,为振兴科技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②成立科研机构③壮大科研队伍④编制远景规划①确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吸引海外留学生和学者归国。政府培养一、科研的起步和国力的展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尖端科技。钱学森猜一猜他是谁?________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是谁?________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吴阶平(泌尿外科)华罗庚(数学)钱学森(空气动力学)李四光(地质力学)邓稼先(核物理学)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国防科技医学:农业:①原子反应堆建成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袁隆平培育出“ 杂交水稻”(1973)2、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主要的科技成就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不到3年时间,而同样技术的发展速度,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人昂首跨入了国际太空俱乐部。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重量超过苏美的第一颗卫星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导弹,
“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猜一猜他是谁?________袁隆平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被誉为“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
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 !知识越多越反动!新中国科技之挫折(1966年-1976年)清华大学学生批斗教授 “文革”期间尽管有突破性进展,但科技事业整体受到严重挫折,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988)1、背景:
①“文革”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②1977年,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③1978年,“两会”召开,迎来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
④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科技体制。2.意义:它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三、走向世界中国科技原因成就“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核技术科技规划的实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对巩固国防,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意义: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2)空间技术:
通讯卫星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1990,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3)运载火箭:
长征运载火箭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聂海胜费俊龙神六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
于2008年9月25日21
——9月28日17点37分遨游太空。
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
⑴ 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超过欧日,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具有强大科技和竞争力的国家
⑵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中国芯”(4)信息技术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完成绘制(5)生物工程:
中国军事的突飞猛进J-20J-15“辽宁号” 新中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 .国家的独立(保障)2 .党和政府的重视3 .经济实力的增强4 .科学家的努力5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步步高》蓝本P59 重点精讲 1.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归国,投身国内建设   
B.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C.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
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2、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
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3.下列所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能直接
而充分说明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的有:( )
A. 一箭多星技术的掌握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
D. 籼型水稻培育成功和推广 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
从而更好的把握今天和未来!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