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其可行的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Cu B.Cu和Zn C.Cu和Mg D.Zn、Mg和Cu
4.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2+2H2O═Ca(OH)2+2H2↑,NaH与CaH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NaH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的新物质为( )
A.NaOH和H2 B.NaOH和NaCl
C.NaOH、H2和NaCl D.NaCl和H2
5.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6.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Zn、Cu、Ag、H2SO4溶液
B.Zn(NO3)2溶液、Ag、Cu(NO3)2溶液
C.Zn(NO3)2溶液、Cu、AgNO3溶液
D.Cu、Ag、Zn(NO3)2溶液
7.化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灼烧法法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
8.向2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B.电解水正极一侧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D.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盖时,瓶口有白雾产生
10.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
11.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含有的溶质是( )
A.FeSO4 B.CuSO4 C.Fe2(SO4)3 D.H2SO4
1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钾 B.铁 C.铜 D.金
二、填空题
13.烧开水的铝壶用久了会在壶底沉积一层白色沉淀,它的成分中含有CaCO3,清洗铝壶时可用少量稀盐酸溶解除去,化学方程式是: ,但盐酸用量过多,则会损坏水壶,因为 .
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B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
15. 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内都会有一层水垢,已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稀盐酸可以清除这些水垢。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时,在200g水垢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同时测量了3分钟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s 0 30 50 90 120 150 180
气体质量/g 0 30 50 60 80 66 6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一项测量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其对应的时间是 。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6.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7.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铁锈消失,溶液变成 色,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过了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产生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18.下列物质能与铁、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K2CO3溶液 BCuSO4溶液 CCa(OH)2溶液 D
三、综合题
1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除去木炭还原氧化铜后所得固体中的氧化铜,可选择的溶液为 ;
(2)冬天用煤炉取暖不当会导致煤气中毒。有人认为,在炉具上放盆水就可以有效防止煤气中毒,你对这种做法的看法是 。
(3)将铁粉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0.在实验室中阳阳同学按照图的装置完成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实验,实验后装置中发现只有一种紫红色金属。请回答:
(1)如图是回收该金属的实验操作:操作中有一处不正确,指出不正确 。
(2)经过上(1)中的A操作之后,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出实验过程中铁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 ;固体B的化学式为 ;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22.氢溴酸为溴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无色液体,打开盛氢溴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生成。氢溴酸有强酸性,能与除铂、金和钽等金属外的很多金属发生反应。
(1)通过阅读,可知氢溴酸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写出两条)。
(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到氢溴酸中,可以看到 。
(3)氢溴酸是一种和盐酸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种酸。已知:盐酸在水中的解离可以表示为HCl→H++Cl﹣,其解离过程如图所示,氢溴酸的解离可以表示为 。
(4)请写出氢溴酸与金属铁、碳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2Al+6HCl═2AlCl3+3H2↑
14.【答案】红色棉球褪色;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遇水形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棉球由紫色变成红色;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A处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遇碳酸变红
15.【答案】120;75%
16.【答案】Y>X>Z;Z>Y>X
17.【答案】黄;Fe2O3+6HCl=2FeCl3+3H2O;大量气泡;Fe+2HCl=FeCl2+H2↑
18.【答案】B;H2SO4溶液
19.【答案】(1)稀硫酸(或稀盐酸)
(2)不符合题意
(3)硫酸锌和硫酸亚铁
20.【答案】(1)用手直接去拿蒸发皿
(2);
21.【答案】(1)硫酸锌;Fe
(2)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
(3)取步骤④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22.【答案】(1)无色液体,易挥发
(2)溶液变红色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