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7.1 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8 10: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 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图像
实验 设计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分别向相同的硫酸铜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足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小正同学测得下列水果的pH值,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pH=4.5
B.菠萝pH=4.1
C.柠檬pH=2.2
D.草莓pH=3.1
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2-2.4 B.苹果汁2.9-3.3
C.番茄汁4.0~4.4 D.鸡蛋清7.6-8.0
4.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没看到明显现象,对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B.该溶液加入碳酸钠可能看到气泡
C.该溶液加入石蕊溶液可能变蓝
D.该溶液可能是氯化钠溶液
5.化学课上,化学老师为同学们表演了小魔术,他将一张白纸展示给大家,然后用喷壶向纸上喷了一些无色液体,“化学真奇妙”的红色大字立刻显现于纸上。他所用的试剂可能是下列哪一组(  )
A.酚酞——石灰水溶液 B.酚酞——盐酸溶液
C.石蕊——石灰水溶液 D.石蕊——盐酸溶液
6.下列图像与相应的文字描述相符的是(  )
A. 甲图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B. 乙图反映了某个化合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 丙图表示等质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的反应
D. 丁图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7.根据下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的pH范围判断,其中,一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唾液(6.6~7.1)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血浆(7.35~7.45)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9.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  )
A. B.
C. D.
10.小玲对溶液酸碱性及pH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越小,碱性越强
B.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
C.pH=0的溶液显中性,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紫色
D.在pH=3的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
11.下列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H2 D.N2
12.从溶液酸碱性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D.某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为紫色,则该溶液接近中性
二、填空题
13.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则在图(溶液pH逐渐增大)中表示石灰水的是   ,表示食盐水的是   。
14.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   ,再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   ,说明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然后,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碳酸不稳定,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15.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色,pH   7;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至溶液刚刚褪成无色时,pH   7。
16.小明在家中自制紫甘蓝汁,并测试其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颜色(如图).他找到饮水机清洁剂(含盐酸)、食盐水、纯碱水、小苏打水和石灰水,开始了他的家庭实践活动.
资料:
物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20℃溶解度/g 21.5 9.6
水溶液的pH 11 9
(1)纯碱的化学式为    .
(2)将紫甘蓝汁滴入溶液A中,紫甘蓝汁显红色,则A溶液是    .
(3)将B溶液滴入A中,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4)将C溶液滴入D、E中,均有沉淀产生,该过程的反应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为进一步区别D、E,小明试着向其溶液中分别通入CO2,观察到D中有沉淀产生,E中无明显现象,试推测D的成分并说明理由     .
17.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 B.汽水 C.肥皂水 D.    .
18.“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   ,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   ;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   现象.
三、综合题
19.将下列物质:①氯化氢、②氯化钠、③氢氧化钠、④碳酸钠分别溶于水,在它们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请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填序号)
(1)pH>7的溶液是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   色;
(2)pH<7的溶液是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   色;
(3)pH=7的溶液是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   色.
20.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表.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水中 在碱性溶液中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紫心地瓜 红色 紫色 绿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玫瑰 粉色 粉色 绿色
(1)   不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2)   可以鉴别出稀醋酸和水;
(3)将紫心地瓜汁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将变成   .
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液体乙可能是    。
(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   。
(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2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为测定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0g该硫酸,然后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溶液的pH 所得溶液
30 pH<7 a
40 pH =7 b
45 pH>7 c
(1)a、b、c三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
(2)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解题过程)(H2SO4+2NaOH=Na2SO4+2H2O)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D;C
14.【答案】石蕊不变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水+二氧化碳→碳酸;红色变成紫色;碳酸 水+二氧化碳
15.【答案】红;>;=
16.【答案】Na2CO3;饮水机清洁剂;B是食盐水或石灰水;Ca(OH)2+Na2CO3=CaCO3↓+2NaOH;D为碳酸钠,CO2+H2O+Na2CO3=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从而析出
17.【答案】B;盐酸
18.【答案】无明显变化;变红色;溶液浑浊颜色变浅(或消失)
19.【答案】(1)③④;蓝
(2)①;红
(3)②;紫
20.【答案】(1)胡萝卜
(2)牵牛花、紫心地瓜
(3)绿色
21.【答案】(1)滴加了酚酞的盐酸
(2)水(或H2O)
(3)NaOH+HCl=NaCl+H2O
22.【答案】(1)b
(2)解:设:与40g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硫酸质量为x。
H2SO4+ 2NaOH=Na2SO4+2H2O
98 80
x 40g×10%
x=4.9g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9.8%。
答: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