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下去,但却使地方上掌握兵权的将领(“藩镇”节度使)割据混战起来。结果唐朝灭亡(907年),藩镇纷纷称帝,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后 蜀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10课
1.知道宋、辽、西夏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2.分析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的影响,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3.了解辽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过程,理解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学习目标
chan
yin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议
三、碰撞与融合
一、崛起与并立
白马青牛的传说
发源辽
河上游
探究一:耶律阿保机与契丹
契丹人的生活: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上京
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
耶律阿保机雕塑
陈桥
陈桥兵变
北宋建立
杯酒释兵权
加强中央集权
探究一:赵匡胤与北宋的建立
东京
北 宋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都汴京
探究三:党项族与西夏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元昊
党项族人
北宋
辽
西夏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辽(契丹)
北宋
西夏
916年
960年
1038年
赵匡胤
汴京
汉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
元昊
兴庆
党项族
二、战争与和议
1.战争的缘起:幽云十六州
(一)宋辽关系(不打不相识)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
辽
北宋
2.战争过程
宋太祖
宋太宗
两次对辽用兵失败
“守内虚外”
(一)宋辽关系(不打不相识)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3.战争结果——澶渊之盟
1.签订时间:
2.内容:
3.评价
1005年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保持宋辽百余年和平,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战争
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
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1044年
(二)宋夏关系:战争与和平
阅读课文56页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3.宋夏和议的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战:
辽与宋
西夏与宋
战:
和:
和:
北宋北伐
澶州之战(1004年)
1005年,澶渊之盟
西夏大举进攻北宋
1044年,宋夏和议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抗辽、西夏的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2. 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战争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人民反对战争。
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3. 你怎样看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
三、碰撞与融合
辽夏汉化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拔(党项)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领土,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
——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说一说:辽、西夏与北宋议和之后,是如何效仿汉制,巩固统治,促进社会发展的。
材料一:
辽和西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耶律阿保机被称为“辽太祖”,元昊被称为“夏景宗”
材料二:
辽太宗耶律德光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官“以国制(契丹制)治契丹”,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辽圣宗之母萧太后(萧绰)重用汉官韩德让,与北宋结好,“岁时修睦,无少间隙”
任用汉人为官
西夏文《孙子兵法》
学习汉人文化
文字
辽
西夏
印章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多元汇聚
器物
辽
西夏
钱币
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学会农耕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任用汉人为官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
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
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幽云十六州
后周大将赵匡胤
960年建立宋朝
定都汴京,史称北宋
1004年澶州之战
1005年澶渊之盟
党项族首领元昊
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1044年
宋夏和约
课堂练习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A
B
3、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B
4、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C
课堂练习
5、澶州之战时,坚决主张抵抗辽军的北宋宰相是( )
A、寇准 B、魏征
C、王安石 D、苏辙
A
课堂练习
6、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
C
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北宋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A ① ② ③ ⑤ ④ B ② ⑤ ④ ③ ①
C ① ② ④ ③ ⑤ D ② ① ③ ⑤ ④
A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