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化学方程式(1)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2.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最小公倍数法)。
二、预习导学
1.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定律。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原子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并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用化学式来表示 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2)表示各物质间原子与分子的 比。
(3)表示反应物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比。
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2)要遵守 定律,即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如果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如需点燃、加热(通常用△表示)、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必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号表示。
三、合作交流
探究点一:质量守恒
问题1: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回答问题。
(1)教师在探究质量守恒时: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锥形瓶瓶口套一个气球?
。
(2)你能微观粒子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吗?
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问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则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空气中燃烧:
(2)白磷在氧气中燃烧:
(3)细铁丝在氧气中被点燃:
(4)水通直流电分解:
探究点三: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说出水通直流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四、基础练习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分子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种类 ⑦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⑦ B.①②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在A+B=C+D的反应中,7克A和8克B恰好反应生成9克D,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 )
A.6克 B.7克 C.8克 D.9克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 3B2= 2C中,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
A.AB2 B.AB3 C.A2B3 D.A3B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团一定发生改变
5.右图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A、B、C前面的系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6.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______重新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______没有改变,______没有增减,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______相等。
7.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铅丹(红丹),铅丹跟硝酸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中,则铅丹的分子式(化学式)是_______。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1)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得氧气: ( )
(2)硫在氧气中燃烧: ( )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
3.3 化学方程式(2)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 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二、预习导学: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已省略)
(1) NH3 + O2= NO + H2O
(2) Fe + H2O= Fe3O4 + H2↑
(3) Fe2O3 + CO = Fe + CO2
(4) H2S + SO2 = H2O + S
(5) Fe2(SO4)3 + NaOH = Na2SO4 + Fe(OH)3↓
2.对化学方程式2H2+O2燃烧2H2O的读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在点燃条件下,每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D.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1)反应方程式为 。
(2)反应时过氧化氢、水、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 。
(3)反应时过氧化氢、水、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它表示的意义是:
。
(4)反应时过氧化氢的质量若为34克,则产生的氧气应为 克。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
质量比:
即: 份质量的水,能分解生成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
如果提供18份质量的水,则反应后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如果提供72克的水,则反应后得到 克的氢气和 克的氧气。
进一步推导:若要得到1千克的氢气,则需要 千克的水,同时得到 千克的氧气。
问题2:根据上面的学习总结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般为:
(1) ;(2) ;
(3) ;(4) ;
(5) 。
问题3:用规范的格式解答下列问题
1.加热7.9克高锰酸钾,使它完全分解,可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现需要64克氧气。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消耗水的质量为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四、基础巩固
1.加热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克。
2.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由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3.122.5克氯酸钾在40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剩余产物中有二氧化锰多少克,有氯化钾多少克?
4.现有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使之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此时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2克。
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固体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是多少?
5.将16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硫的质量 /g 16 16 16 16 16 16
给定O2的质量 /g 10 15 16 20 24 32
生成SO2的质量 /g 20 30 32 32 32 32
观察分析表中数据,思考:
(1)哪一次实验硫的质量与给定O2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SO2的质量?为什么?
第 次,因为 。
(2)第1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6克SO2? 。
哪种物质有剩余? 有剩余,余下 克。
(3)第5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40克SO2? 。
哪种物质有剩余? 有剩余,余下 克。
反应前 反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