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光合作用(1)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重要意义。
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及产物。
二、回顾预习:
1.把少量淀粉溶液倒入试管中,滴一滴碘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淀粉中,观察到 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用碘溶液来检验 。
2.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 和 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 ,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3.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 )
A.闻气味 B.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容器中
C.把活泼的小老鼠放入容器中 D.在容器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4.如果把绿色植物叶中的叶肉细胞比做“绿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原料”、“产物”、和“厂房”分别是( )
A.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和淀粉、叶绿体 B.光能、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
C.光能、氧气和淀粉、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 D.光能、水、淀粉、叶绿体
5.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 ,由此可以推断出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和 元素。
6.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复杂的,它包含了许多化学反应。主要包含以下二方面的变化:(1)物质转化:把简单的 制成了复杂的 ,并放出 ;(2)能量转化:把 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 。
三、思维碰撞:
1.阅读教材:108页活动。回答问题:
(1)天竺葵为什么要放在黑暗处放一昼夜?
(2)为什么铝箔要在叶片相同位置的上下两面盖严,盖一面可以吗?
(3)褪色时为什么要用水浴加热法?
(4)此实验说明了光合作用 。
练习1
1.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绿叶放到加热的酒精中的目的是( )
A.将叶肉细胞杀死
B.去掉叶绿素
C.便于碘液渗透到叶片内部
D.去除表皮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 → → → → → 。(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小潘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上图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阅读教材109面活动。此活动说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 。请你谈谈此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练习2
1.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装置。取一装水的水槽放入金鱼藻,通入一定量的气体CO2,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一会儿,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O2气体的目的是 。
(2)欲达到该实验的目的,整个装置必须置于 (“有光”“无光”)的环境中。
(3)试管内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若出现 的现象,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 。
3.阅读教材109面探究,完成教材上的内容。
4.阅读教材110面最后一段。说明光合作用还需要 。
练习3
1.把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时后,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部分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原因是B部分叶片缺少( )
A.叶绿体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2.请你设计一个光合作用需要水份的实验方案?
四、基础巩固:
1.小华在他的金鱼缸中放入一些水草,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
A.水草给金鱼当食物 B.水草可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
C.水草可有效净化水质 D.水草可彻底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
2.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
A.CO2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B.CO2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C.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 D.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事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但归根到底最终来自于( )
A.绿色植物 B.草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太阳能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繁荣的基础 B.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事物和能量
C.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 D.光合作用正在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进行
5.周末,热爱科学的小潘选取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一种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Na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
实验步骤:暗处理→光照→将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Ⅰ叶中未覆铝箔的部分和Ⅱ叶中的绿色部分都变蓝色,其它不变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不透光的铝箔覆盖部分I叶的目的是设置 实验;
(2)在实验中,将植物放在暗室一昼夜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吸收作用,减少吸收水分 B.促进蒸腾作用,降低叶片温度
C.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消耗淀粉 D.运走、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3)根据小潘实验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Ⅰ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②Ⅱ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③分析Ⅲ叶和Ⅰ叶的实验结果,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6 光合作用(2)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事物本身的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3.培养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研究科学。
二、回顾预习:
1.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2.在太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 )
A.直接将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B.只进行光合作用,贮存能量
C.既有能量的贮存又有能量的释放 D.温度上升的很高,从而使贮存的能量大大增加
3.根据下图来回答:经数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4.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
A.白天 B.晚上 C.没有光照的情况下 D.任何时候
5.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天竺葵要在光亮处中放置24小时以上
B.光合作用时应确保周围空气中没有CO2,以免干扰实验
C.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是为了给叶片消毒
D.滴加碘酒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生成
6.在金鱼缸中放养适量的金鱼藻等水草,金鱼将生活得更好,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加了金鱼所需的食物 B.美化了环境
C.增加了水中氧气的含量 D.增加了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三、思维碰撞:
说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四、基础巩固:
1.小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
(2)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交换。
2.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做过如下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中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有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__________。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空腔果实内由于不发生光合作用,其中的气体可能与空气产生差异。某同学选择了一个熟透的葫芦,按下列方案进行研究。
(1)如图①所示,收集葫芦中气体采用的方法是___
___ 。
(2)如图②所示,是用来测定葫芦中_________ _____
__ _的含量。装置②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葫芦中有无CO2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2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
(2)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3)操作步骤和现象解释:
操作步骤 简答
①将各装置按上图所示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剂,C中放入绿色植物 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⑤ 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与讨论:
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B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___,D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
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题图
第1题图
A
B
第1题图
第5题图
(能吸收CO2)
澄清
澄清